导图社区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这是一篇关于第7课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08 10:45:22第7课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全球联系 初步建立
人口迁移
欧洲白人、非洲黑人大批来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有族群混合现象
迁移方向: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移民 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迁移方式:建立殖民地, 黑奴贸易、 移民(自愿与被迫)
1500-1800年人口减少?
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压榨;天花、麻疹等传染病的流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1500-1800年人口增加?
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饮食营养的改善; 医疗进步与卫生条件改善
影响
积极
改变世界人口格局,布局日益均衡; 广泛的物质和人文交流,缩短不同族群地区间差距; 出现族群混合,促进物种流动,有利于新的民族形成和文化融合
消极
传染病,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丧失壮劳动力,导致非洲的发展滞后与社会混乱 疾病全球范围内传播
物种交换
植物
欧亚→美洲:小麦、燕麦、大麦,裸麦、橄榄、葡萄
美洲→欧亚: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可可
动物
欧亚→美洲:马、牛、猪、羊、鸡
影响:
积极
丰富食物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人口增长; 经济开发;文明交融; 发展经济作物; 冲击传统农业结构
消极
殖民掠夺;破坏生态环境;疾病的传播;
商品流动
大西洋
三角贸易;欧美贸易
印度洋(欧洲)
太平洋(日本墨西哥)
影响:价格革命、商业革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世界格局 演变
殖民霸权的争夺
打破原来相对平衡的多元面貌文明格局
西班牙
范围:中南美洲、菲律宾
特点:开采黄金白银、 建立大庄园、种植园、奴隶贸易
葡萄牙
范围:巴西、西非、东非海岸的一些据点、印度、印尼、马六甲、澳门
特点:侵占军事据点;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
荷兰(17C海上马车夫)
经商传统;造船业;鼓励发展工商业;银行吸收资金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东印度公司); 垄断贸易;
英国(18C日不落帝国)
地理位置优越;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军事优势
海盗掠夺; 商业(殖民)战争; 殖民地的商业活动;(东印度公司)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欧洲社会的变革
商业革命
范围:贸易范围扩大(三大贸易区)
种类:商品种类大大增加(美洲的物种)
中心:地中海——大西洋沿岸
方式: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
西欧为中心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价格革命
金银价格下降、商品价格飞涨
封建制度濒于解体、资本主义加速发展
多元文明格局的打破
世界
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疾病;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提升,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环节;
欧洲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商品经济发展,殖民扩张运动;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非、美
中断独立发展,改变了社会发展走向;劳动力丧失,部落矛盾尖锐;美洲涌入大量移民,疾病和土著人种,落后的重要原因;传播欧洲先进生产技术,主要殖民扩张掠夺地
亚洲
强行租占澳门;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冲击“海禁—朝贡”;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明代传入中国,改变饮食结构,农产品商品化和经济作物专门化;白银流入,江南纺织业早期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中断印度社会独立发展,印度封建社会瓦解,迈向近代社会
历史发展进程改变
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分散走向整体;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①都采取暴力征服手段掠夺财富 ②都属于封建性质的,掠夺的财富用于奢侈消费, 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