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单招对口高考生理学-2细胞的基本功能
这是一篇关于单招对口高考生理学-2细胞的基本功能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09 10:30:52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跨膜物质 转运形式
一、单纯扩散
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跨细胞膜转运,不耗能
影响因素:物质跨膜转运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等
举例:如O2、CO2、N2、乙醇和尿素等
二、易化扩散
概念:某些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转运的形式
分类
(一)载体运输 (载体易化扩散)
一些小分子亲水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本质:不耗能、由载体蛋白介导、顺浓度梯度
特点: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二)通道运输 (通道易化扩散)
一些离子在膜通道蛋白帮助下的扩散
举例:如Na+、K+、Ca+、Cl-等
本质:不耗能、由通道蛋白介导、顺电-化学梯度
特点:离子选择性、门控特性
三、主动转运
概念:指在细胞膜泵蛋白作用下,将物质逆电-化学梯度转运的过程
本质:耗能、由膜蛋白介导、逆电-化学梯度
分类
原发性 主动转运
直接利用ATP
举例:钠-钾泵(简称钠泵)、钙泵、氢泵(质子泵)等
钠泵(Na+-K+依赖式ATP酶)
每分解一分子ATP,可泵出3个Na+和泵入2个K+,故钠泵是一种生电性泵
意义
1.形成细胞内高钾,为细胞各种代谢提供条件
2.维持细胞容积,防止细胞水肿
3.形成钠钾跨膜浓度梯度,是发生电活动的基础,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势能储备
继发性 主动转运
间接利用ATP
举例: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Na+-Ca+交换体
四、入胞与出胞
本质:耗能、需蛋白质参与
入胞: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蛋白质、脂肪颗粒、细菌和异物等进入细胞的过程。 如果是固形物,称为吞噬或胞吞;如果为液体,则称为吞饮或胞饮。
出胞:指一些大分子物质、固态或液态的物质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 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如内分泌腺把激素分泌到细胞外液中。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及 其形成机制
静息电位
概念: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表现:膜内相对膜外带负电
极化状态:安静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稳定的内负外正电位状态
以极化(或静息电位)为准,膜内负电位增大,称为超极化
膜内负电位减小,称为去极化
细胞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又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化
机制
膜内、外离子的不均匀分布
安静状态下K+选择性跨膜移动
此电位差为K+的电化学平衡(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及 其形成机制
动作电位
概念: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电位产生的一次快速、短暂和可扩布的膜电位的波动
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共同变化
动作电位的出现可作为细胞兴奋的标志,也可将细胞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机制
细胞膜受到有效刺激时,Na+内流引起去极化,K+外流引起复极化
特点
全或无现象
不衰减性传导
脉冲式发放
二、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
(一)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
概念:能使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为阈电位。 阈电位是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它对动作电位只起触发作用。
(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是膜的已兴奋部分通过局部电流“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分,使之出现动作电位
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表现为在相邻郎飞结处相继出现,称为兴奋的跳跃式传导,其传导速度快得多
(三)兴奋在细胞之间传导机制
通过缝隙链接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
肌小节的明带和暗带包含有平行排列的丝状结构,称为肌丝
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一)肌丝的滑行过程
当肌细胞上的动作电位引起肌浆中Ca2+浓度升高时
每一个肌小节内发生了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的滑行
肌小节长度变短, 完成肌肉的收缩
肌浆内Ca2+减少后,引起肌细胞舒张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①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②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③肌浆网(即纵管系统)对Ca2+释放和回收
关键部位在三联管,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Ca2+
三、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1.前负荷与后负荷
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影响肌小节初长度,来影响肌肉收缩能力
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后承受的负荷。后负荷会直接影响肌肉的收缩形式
2.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后负荷存在的情况下,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负荷时,肌肉长度变化使负荷发生位移,但其张力保持不变
等长收缩:是指如果后负荷高于肌肉产生的最大张力时,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无长度缩短
3.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正常骨骼肌的收缩不可能是单收缩而是强直收缩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时,爆发一次动作电位,引起一次收缩
强直收缩:指在连续刺激下,肌肉产生的多个单收缩发生融合
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刺激频率较低,后一刺激落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内,表现为舒张不完全,记录的收缩曲线成锯齿状
完全强直收缩:如果刺激频率较高,后一刺激落在在前一收缩的缩短期内,就会出现收缩的叠加现象,即只见有缩短期而没有舒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