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单招对口高考生理学-3血液
这是一篇关于单招对口高考生理学-3血液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09 11:11:01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及其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血浆
溶质
血浆蛋白
电解质、其他
水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
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反映全血中血细胞数量的相对值
男性40%~50% 女性37%~48% 新生儿为55%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浆渗透压
即血浆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约为300mOsm/L。 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如Na+和Cl−)
(二)血浆的酸碱度
正常血浆pH值为7.35~7.45
血浆pH值相对恒定主要依赖于血浆缓冲对和肺、肾的调节功能
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
第二节 血浆及其功能
一、血浆的成分及作用
(一)水和晶体物质
水分:占90%~92%
大量晶体物质: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等 其中主要离子有Na+,K+,Ca2+,Mg2+,Cl−,HCO3−等
(二)胶体物质
血浆蛋白
白蛋白(清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分类
主要功能
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②作为载体运输物质
③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
④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⑤营养功能
二、血浆渗透压
(一)形成
渗透压概念:溶液中溶质分子所具有的透过半透膜对水分子吸引和保持的能力
分类
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晶体物质(主要为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正常值298.5mOsm/L,约占血浆总渗透压的99%以上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其数值很小,仅1.5mOsm/L
血浆渗透压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相近的溶液,如0.9% NaCl溶液(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等
高渗溶液: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如20%的葡萄糖溶液
低渗溶液: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如0.65%的NaCl溶液
等张溶液:红细胞悬浮于其中能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
(二)生理意义
晶体渗透压
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胶体渗透压
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容量的作用
第三节 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
(一)形态、数量与功能
形态:正常的成熟红细胞无核和细胞器,呈双凹圆盘形,平均直径为7~8μm
数量:
男性:(4.5~5.5)×10^12/L,平均5.0×10^12/L
女性:(3.5~5.0)×10^12/L,平均4.2 ×10^12/L
新生儿:超过6.0×10^12/L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可达200g/L
主要功能:运输O2和CO2
O2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
CO2主要以碳酸氢盐(88%)形式存在
(二)生成和破坏
1.生成部位
成人红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由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贫血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2.生成原料
蛋白质+铁
当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长期慢性失血导致机体缺铁时,可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
3.成熟因子
叶酸:叶酸的转化需要维生素B12的参与
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时,DNA的合成减少,幼红细胞分裂增殖减慢,红细胞体积增大,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免受消化酶的破坏并促进其在回肠远端吸收。缺乏内因子,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生成的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主由肾合成
组织缺氧或耗氧量增加时,EPO的浓度增加,使红细胞生成增多,增加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提高血液的运氧能力,以满足组织对氧的需要
(2)雄激素
主要作用于肾脏,促进EPO的合成,使骨髓造血功能增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
还可直接刺激红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增多,青春期后男性红细胞数量多于女性可能与此有关
5.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
衰老或破损的红细胞,在脾被破坏
二、白细胞
(一)数量与分类
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数(4.0~10.0)× 10^9/L
(二)功能
1.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
吞噬细菌
(2)嗜碱性粒细胞
在过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
①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②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2.单核细胞
主要作用
①吞噬、杀灭病原微生物
②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
③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并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④清除变性的血浆蛋白、衰老与受损的细胞
3.淋巴细胞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主要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在骨髓内分化成熟,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执行者,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等,发挥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三、血小板
(一)形态和数量
来源: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破裂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
形态:在血液中呈双凸面圆形或椭圆形盘状,寿命为7~14天
正常(100~300)×10^9/L
低于50×10^9/L时,皮肤和黏膜下出现瘀点,甚至紫癜或瘀斑,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低于100×10^9/L时,为血小板减少
(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
2.参与凝血功能
3.维持毛细血管壁内皮的完整性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概述
血液凝固概念: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简称血凝
本质: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血清:血液凝固1~2小时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前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增加了少量凝血过程中由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一、血液凝固
(一)凝血因子
概念: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特点
除因子Ⅳ是Ca2+外,其余已知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大多数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须被激活才具有活性
除因子Ⅲ(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血浆中,且多数在肝内合成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生成需要Vit K的参与,当肝脏受损或Vit K缺乏时,将导致凝血障碍而发生出血倾向。
(二)凝血过程
三个步骤
①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
②凝血酶原的激活
③纤维蛋白的生成
分类
1.内源性 凝血途径
始动因子是因子Ⅻ,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浆
缺乏因子Ⅷ、Ⅸ、Ⅺ的患者,凝血过程缓慢,微小的外伤也会出血不止,分别称血友病A、血友病B和血友病C
2.外源性 凝血途径
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进入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因子Ⅲ(组织因子)是始动因子,存在于大多数组织细胞,当组织细胞受损伤时释放出来
(三)抗凝系统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的血液能始终保持流动状态而不易凝固,主要原因有
①血管内膜光滑、完整、不易激活凝血因子
②血流速率快,凝血因子不易聚集
③血浆中存在着与凝血系统相抗衡的抗凝系统
抗凝血酶Ⅲ
使凝血酶失活
肝素
抗凝机制
①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增强2000倍
②增强对血液凝固的抑制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③抑制血小板的黏着、聚集和释放反应
二、纤维蛋白溶解
概念: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称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作用:使生理止血过程中所产生的局部凝血块随时溶解,从而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畅通
第五节 血量、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正常成人血量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约70~80ml血液
二、血型
(一)概念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二)ABO血型系统
1.分型
凡红细胞膜上只含A凝集原的称A型 只存在B凝集原的称B型 A与B两种凝集原均有的称为AB型 A与B两种凝集原均无者称为O型
2.地位:ABO血型的相互输血关系正确测定血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
3.血液凝集:当某种抗原遇到相对应抗体时,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三、输血原则
基本原则:供血者红细胞不能被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所凝集
首先必须鉴定血型
其次,无论同型或异型相输,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
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做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
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
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
如果主侧无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只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异型输血。此时,输血不宜太快太多,并密切观察,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
提倡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