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为什么《哲学的贫困》为马克
这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为什么《哲学的贫困》为马克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11 00:02:03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为什么《哲学的贫困》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一,批判蒲鲁东的价值理论,初步阐述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蒲鲁东经济学思想的中心是他的 价值理论,他认为“价值是经济结构的基石"他把自己的价值理论吹嘘为一个科学发现,将极大地促进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改造。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关于交换价值起源的观点是脱离了历史真实的先验性虚构。 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根本不懂分工和交换的历史性,在他看来”分工和这种分工所包含的交换等都是凭空掉下来的。 马克思认为,交换是以一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因而与物质生产方式一样,交换也有他的历史并经历了各个不同的阶段。马克思通过对交换历史的考察,揭示了交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
2,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蒲鲁东价值论的核心——“构成价值'说,指出构成价值是经济矛盾体系的基石。所谓”构成价值“在蒲鲁东看来就是指一切商品均按照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来交换,只有这样他的价值才会达到”构成“状态。马克思指出,蒲鲁东自我吹嘘的这个伟大科学发现,是盗用李嘉图等经济学家的思想并加以歪曲的结果。根本错误在于混淆了商品价值和劳动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本身也是商品。马克思由于看到了劳动价值与工人生产商品的价值之间的差额,因而为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开辟了道路
3,《哲学的贫困》的重要作用:
(1),表现在对待劳动价值论的态度上,在此书中,马克思肯定了劳动价值论并做出新的阐述,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2),《哲学的贫困》对剩余价值理论做了初步的分析,马克思虽然当时还没有将劳动与劳动力区分开,但他明确把作为商品的劳动的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区分开,指出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与他由于劳动从资本家哪里获得的报酬之间存在差额,这个差额就是资本家积累财富的源泉。
(3)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满足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和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来源,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两个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包括,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已初步阐述关于剩余价值的观点,这也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阐述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
1,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的过程中丰富了唯物史观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马克思强调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来说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不是观念的力量或永恒理性的自我发展,而是生产力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充分肯定生产力中物的要素特别是生产工具的使用,说明生产工具不仅是某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而且还是某一时期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志,但他更加强调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巨大作用。这就说明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认识比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看法更加深化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形成生产关系的基本思想,但并没有提出生产关系的基本概念,而在《哲学的贫困》中不仅提出了这一概念,而且对它做出了科学的界定。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用“社会机体”这一范畴表达自己对社会形态的理解,已接近“社会经济形态”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
2,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研究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法时,阐述了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包括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观,其中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的特点。发展则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矛盾则是事物矛盾双方既对立有统一推动事务运动变化发展。具有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的特点。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三,批判蒲鲁东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1,蒲鲁东从自己的唯心史观和经济学观点出发,提出一整套带有空想色彩的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主张。他反对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工人阶级的一切经济和政治斗争,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蒲鲁东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时,阐述了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阶级斗争的伟大历史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是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的,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是,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2,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的。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权不以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为基础,而是以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为目标,随着无产阶级政权这一历史使命的完成,它也最终走向消亡。这些论断实际上蕴含着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萌芽,初步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的的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稍后再《共产党宣言》中得到明确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