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清单列表
脱不完: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部分清单列表
编辑于2022-03-11 11:45:12脱不花早期总结的部分清单
书面表达清单
1.大多数人的“写”都不能称之为写作,定义为“书面表达”更为准确并有效。
2.多年前不知如何下笔时,毒辣端庄告诉我八个字:“眼前有人,对他说话。”至今仍位列我得到过的最佳建议Top3。
3.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相对,区别在于没有情境和场景,执笔者必须靠自己的文字为对方完整的创造出情境和信息链,并且带动阅读者的感受,快速调频。
4.强制自己养成动笔习惯,哪怕只是在朋友圈写个每日清单。
5.一件事能被称之为“习惯”、意味着定时、定量、规律进行、产出明确。
6.书面表达的基因是永远比口头表达更正式、所有要素的分量都变得更重。所以尽量不要在书面形式中表达负面情绪,不要隔空撕逼,姿态非常难看以及会留下证据。#诚心绝交除外# #但多数都会后悔#
7.慎用形容词副词。能不用就不用。
8.眼下最常见的书面表达是微信和邮件。除了私人关系,其他来往,切勿失了分寸。时常问问自己:“我和人家很熟吗我这么说话?”
9.为了便于对方Get到你的点,主动划重点很重要,说正事绝对不用语音、能用清单的不要起承转合,一个邮件最好只说一件事。
10.PPT会毁掉你的书面表达能力。
11.所有伟大的写作者的秘诀都是:一直写。
快速写作清单
1.坐下来,开始写,并且给自己设定一个看得见的完成时间。
2.所谓“看得见的完成时间”,是指十分钟、半小时或者四十分钟,不是指“这周内”或者“下班前”。超过一个小时就不再叫“快速写作”。
3.务必暂停所有社交媒体,尽量减少外部干扰(老板或者客户召唤例外)。
4.快速写作任务,通常是特定场景、特定目的下的写作,而不是创作。也许是一封说明情况的邮件、也许是一篇临时发送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又或许是一份紧急情况汇报。总之是要提供给明确、具体的目标对象来阅读的。
5.一个最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技能是——目标感。不仅仅是意识,而是一种具体的能力,能对形势作预判,知道当我提供什么东西、就能达到什么目标。
6.因此快速写作的头号要诀是:理解应用场景,充分了解你的文字会在什么场景里、什么背景下、被什么人阅读、用于什么用途、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动手前,先把这五个填空题填好。
7.快速写作的第二个要诀是找到最易于快速展开的文本格式。不要在格式上浪费时间。因此,清单体是最好的基础格式。清单体无以比拟的优势是对信息呈现的便利性和格式的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开头加个故事可以成为微信公众号文章,前后加个敬语和背景说明可以包装成汇报材料……
8.快速写作的第三个要诀是适当代入情绪,但不要情绪化。陈述事实,不宣泄情绪,但是需要带着感情,请务必相信,你的真实情绪是可以透过文字和标点符号的组合感染到阅读者的。
9.如果目标读者为多个人,要找到让每个人觉得“只对我一个人说话”的感觉。
10.研究和理解不同阅读场景中对文字的不同要求:
a) 微信公众号文章,用户往往一目十行,是典型的“屏阅读”,即以一个手机屏幕能呈现的内容量为基本阅读单元,所以需要短段落、金句突出、一屏只呈现一个核心信息。而且用户以屏为单位的阅读,调度情绪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快速写作中不可使用感叹号或表情符号。
b) 在微信对话框中发送文字内容,字小且密,所以即使是复杂沟通也需要主动分成不同的对话段落,而且每一层意思讲完,要等待对方回复再继续发送下一层内容,避免把复杂表达“扔”给对方。这是基本礼仪。
c) 在邮件中,切不可发送没有正文、只有附件的邮件。而且,附件是用于补充邮件正文无法呈现的内容的,也就是说,能够用正文呈现的内容,就不要挂附件。
d) 在那些可能被作为邮件附件相对正式的书面呈现甚至纸质呈送的内容中,要额外重视敬语和标准格式。
11.不畏难,动手练。每当想等着开个会再说的时候,先试试能不能用十五分钟写封信把问题解决掉。
管理经验总结清单
到目前为止,罗辑思维团队已经超过180人。远远超过三年前我的预期。有点懵。所幸至今为止这依然是一支非常有个性的队伍,我其实花很少时间在管理上,全靠团队自我运行。总结一下我的全部管理经验,不过如此:
1.尊重人、重视人、相信人。不是指“人”这个群体或者“人才”这个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每一个个体。
2.想法设法请到最聪明的人,给出力所能及的最高待遇。
3.人为制造团队的紧张度。
4.尽可能提高透明度。
5.一刻不停地进行人员、流程、业务精简,保持足够的张力。
6.不妄想系统性一揽子解决方案,遇事,从具体处入手,以及第一时间上手。
7.不要做任何日后不可对人言之事。
8.彻底消除猜测、掂量、试探等同类恶习。
9.培育一套建设性的语言体系。
10.合伙人无论利益还是价值观或工作方式,均是绝对的一致行动人。无条件信任合伙人。绝不猜忌、绝不保留。
公开表达清单
怎么在公开场合的讲话与表达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嘉宾?
1.最重要的是知道听众想要听什么(标志是他们会发朋友圈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想说什么。
2.给干货,在公开表达中干货主要是两种:方法论,或者新数据。而不是感受和洞察。因为后两者虽然非常有价值,但往往需要听众拥有与演讲者相同的阅历和处境才能领会,因此普适价值不大。
3.事先了解流程,提前到场,知道在你前后讲话的人都是谁、会说些什么。
4.在讲话中对其他演讲者做呼应,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得体的能力。
5.了解主办者的意图,讲话过程中至少两次要呼应主题以及给主办方不遗余力的捧场。
6.准确界定自己的目的,一场讲话只传递一个核心点。只有特定方向、很少量的信息类型是便于大众传播的,因此要把目的和表达的内容/形式对应起来。
7.用真实的事件或者数据作为引子切入,而不要用故事、笑话,后者会使人看起来特别油滑。
8.为观众准备呈现核心观点的PPT图像或者金句。(要不大家怎么发朋友圈传播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