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概述
考研教育综合333,教育学原理-教育学概述章节知识点梳理汇总
编辑于2022-03-11 18:19:00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概念
含义
教育学就是关于“教育”的学问,即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探讨教育艺术和教育价值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
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描述教育问题和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探究教育价值观念与教育艺术。
价值
教育学是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抽象,是在人类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
教育学的萌芽
《论语》《学记》《孟子》《中庸》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特点
①教育思想没有从哲学或政治体系中分化出来
②育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③教育著作停留在经验描述和总结上,抽象概括能力比较低
④教育论述多以论文形式出现
独立形态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代表人物
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提出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康德: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独立形态教育学形成时期的特点
①在研究对象上,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②在概念和范畴上,有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
③在研究方法上,有了专门的研究方法,以思辨式的演绎和推理为主
④在研究结果上,有了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⑤在组织机构上,有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时期
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
观点
①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
②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中
③将教育实验划分为提出假设、实验计划、验证结论三个阶段
④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有差别,心理实验要在实验室里进行,教育实验要在真实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
⑤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优点: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局限性:当后继者把定量方法扩大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观点
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②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
③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进行
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为,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
⑤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要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优点:文化教育学深刻影响到了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等问题上给人以许多启发
局限性
①思辨气息太浓,哲学色彩太重,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给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②它一味地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客观规律的存在,使这一理论缺乏彻底性
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观点
①教育即生活,教育要与当前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②教育即经验,课程组织要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③学校即社会,学生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④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只是促进人本身的生长,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⑤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不是领导者 者
⑥主张做中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独立性和体验,主张在经验中学习,在操作中
优点: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不断地遭到批判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克鲁普斯卡娅、凯洛夫
观点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③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⑤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优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局限性:在现实运用中,人们往往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该理论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蒂斯
观点
①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
②社会大众已经对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丧失了“意识”
③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启蒙”,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
④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研究教育
优点:批判教育学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力量。批判霸权主义,培养民主对话的环境
局限性:批判教育学陷入了晦涩、空泛的批判性话语之中,缺乏实践取向
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
观点
①教育学研究应该首先研究教育制度,阐明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的影响
②教育中的官僚主义、师生与行政人员间的隔离主要由教育制度造成
③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分析那些显性的制度,还要分析隐性的制度
优点:制度教育学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重视教育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问题对教育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局限性:制度教育学过分依赖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制度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