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温里药-简洁版
这是一篇关于温里药-简洁版的思维导图。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经。为常用的温里药。
组成:祛湿药。 治证:水湿病证。1、湿邪特点:重浊粘滞,易困气机,易伤阳气,向下,病程长,难愈。2、与脏腑关系:肺主气,通调水道—调水在肺脾主运化—制水在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主水—主水在肾其次与膀胱三焦气化失常,水道不通有关。3、治水湿大...
这是一篇关于01解表药的思维导图,包括:1.性能特点;2.功效主治;3.分类;4.使用注意。
这是一篇关于中药开窍药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温里药
1. 性能特点
味辛甘苦;性温热;少数有毒性
归脾胃肝肾心经
2. 作用+主治
主效:温里祛寒
主治:里寒证(脾胃寒证)
3. 配伍应用
虚:阳虚——补阳药
实:表寒——发散风寒 水湿——除湿 痰饮、痰浊——化痰 饮食积滞——消食 寒凝气滞——行气 寒滞血瘀——活血化瘀
症状:恶心呕吐——和胃止呕 便溏腹泻——除湿止泻
4. 使用注意
证候禁忌:热证/真热假寒+阴虚火旺+孕妇
1. 附子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
亡阳虚脱,肢冷脉微
上助心阳以通脉,中补脾阳以健运 下壮肾阳以益火,外固卫阳以祛寒
补火助阳
阳虚诸证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脾肾阳虚水泛
脾阳亏虚,寒湿内停
心阳虚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
阳虚外感风寒
散寒止痛
寒湿痹痛
①先煎,久煎,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②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③T辛热燥烈,阴虚阳亢及孕妇 忌用
2. 干姜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
脾胃寒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回阳通脉
亡阳证,肢冷脉微
附子无姜不热
温肺化饮
寒饮喘咳
T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 者忌用
3. 肉桂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腰膝冷痛
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
温经通脉
冲任虚寒、寒凝血滞之痛经经闭,寒湿痹痛,阴疽流注
引火归元
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
使下元虚衰所致上浮之虚阳回归故里
①芳香,不宜久煎,入汤剂后下或焗服;丸散剂或研末冲服 ②阴虚火旺、血热妄行、里有实热及孕妇 禁用 ③畏赤石脂
4.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肿痛, 经行腹痛(肝寒气滞诸痛)
降逆止呕
脘腹胀痛,呕吐反酸
胃寒呕吐最佳
助阳止泻
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①T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 ②孕妇慎用;阴虚有热 者忌用;
5. 小茴香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痛经,少腹冷痛
理气和胃
脾胃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阴虚火旺 者慎用
6. 丁香
辛温;归脾胃肾经
温中降逆
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
心腹冷痛
温肾助阳
肾虚阳痿,宫冷
①热证、阴虚内热 忌用 ②不宜与郁金同用
7. 高良姜
辛热;归脾胃经
温中止呕
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胃寒脘腹冷痛
8. 花椒
温中止痛
中焦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杀虫止痒
虫积腹痛(蛔虫、蛲虫等)
湿疹,阴痒
煎汤熏洗
温性甚于干姜,散寒止痛在干姜之上
治胃寒呕逆之要药
善温肝寒,治厥阴头痛要药
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
善温补命门之火,为治肾阳虚之要药
温暖中焦之主药
回阳救逆之第一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