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这是一篇关于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思维导图,包括特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鉴真和玄奘相同点等内容。
第5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思维导图,详细整理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有关考点的知识。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思维导图,简单介绍了日常生活的变化、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的变化。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的思维导图,介绍了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文化事业的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特点: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遣唐使
背景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影响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
唐太宗时期。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6次东渡
第1次受到诬告,被拘留。
第2次在长江口遭遇风浪沉船。
第3次越州僧人为挽留鉴真,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
第4次受到扬州当地政府的阻挠。
第5次鉴真已是60岁高龄,出门不顺,突遭海上风暴,在海上漂流了多日才得救,而自己心爱的大弟子又坐化了,因悲劳过度,鉴真不幸双目失明。
失败
第6次鉴真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作用
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传于民间。
玄奘西行
唐玄宗时除期。
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四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
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
内容: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作用: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
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国家安定统一
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交通发达
鉴真和玄奘相同点
都是生活在唐朝
都促进中外交往
都为了完成任务历经艰苦
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守理想不放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