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知觉醒
下图整理了认知觉醒一书的读书笔记,内容有内观自己摆脱焦虑、外观世界借力前行两大板块,感兴趣的朋友收藏下图阅读吧!
编辑于2022-03-13 16:04:17[读书笔记]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上篇】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第一节 大脑:重新认识你自己 (人类的大脑)
本能脑
情绪脑
大脑里约860亿神经元细胞,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 运行速度极快,至少可达11 000 000次/秒,掌管潜意识和生理系统
理智脑 (不直接干活,驱动本能和情绪)
最快运行速度仅为40次/秒,且运行非常耗能
图示
第二节 焦虑:焦虑的根源 (安全感源于自身在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能力/财富/影响力/权势等)
完成焦虑
定位焦虑
选择焦虑
环境焦虑
难度焦虑
急于求成 + 避难趋易
希望立马看到效果 (缺乏耐心,容易放弃)
希望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第三节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在舒适区边缘扩展行动范围
成长权重对比: 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学习进展和时间是波浪式的上升曲线
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 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
第二章 潜意识一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第一节 模糊: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认知模糊来自内部,而情绪模糊来自外界
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
第二节 感性:顶级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
理性、感性、天性的选择倾向
看到有启发的内容或场景,立即触发熔断点,对自己提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选择:借助感性能力 思考:借助理性能力
如何捕捉感性?
1. “最”字法。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并深入分析挖掘,往往会有丰厚的收获。
2. “总”字法。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绪波动的源头。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审视并消除它时,自己会变得更加平和。
3. 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
4. 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
5. 身体。关注生理和心理的不适
6. 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就像丘吉尔一样。
第三章 元认知一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第一节 元认知:成长慢,是因为你不会“飞”
元认知
被动元认知
主动元认知
通过“冥想”提高元认知能力
第二节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
【下篇】 外观世界,借力前行
第四章 专注力一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第一节 情绪专注:一招提振你的注意力
注意力分布:“集中在行动上的”+“集中在感受上的”
身心分离(本质:逃避,身体受困于现实,只好让思想天马行空)
觉得当下太无聊,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
觉得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
让感受回归行动,感受当下
第二节 学习专注: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安全剑柄 (天才本质=“正确的方法”+“大量的练习”)
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练习时极度专注
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刻意练习四要素
第五章 学习力一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第一节 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舒适区边缘
能解释的现象越多,概念就越底层
第二节 深度: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获取+缝接+输出
学习金字塔
阅读金字塔
第三节 关联:高手的“暗箱”
获取信息点
关联相关经验
行动和改变
第四节 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
第五节 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第六节 反馈:是时候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了
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的样子
制定分享策略,展示给那些能力不及你的人
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
第七节 休息:你没成功,可能是因为太刻苦了
番茄工作法,学会主动有效的休息
第六章 行动力一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第一节 清晰:一个观念,重构你的行动力
把目标细化、具体化
第二节 “傻瓜”:这个世界会奖励那些不计得失的“傻瓜”
“做到”和“想要”的怪圈
现实结果才是最好的“评判师”
行动量需要突破阈值
如果觉得别人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而自己暂时无法反驳,碰巧自己又非常想做这件事,那就相信他们说的是对的,然后笃定地行动
不适则改、适则用
第三节 行动:“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破解
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无效的学习
真正的成长=自己改变了多少
知道≠做到,中间隔着大量练习
第七章 情绪力一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第一节 心智带宽:唯有富足,方能解忧
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保持较大的格局和远见)
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即使不去做天也不会塌下来的事情,就不是目标)
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留出足够的时间休息)
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兴奋、愤怒时不做重大决定)
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体会过犹不及的内涵)
第二节 单一视角:你的坏情绪,源于视角单一 (多角度看问题)
勤移动
善学习
保持客观、不臆断
寻帮助
多运动
常反思
第三节 游戏心态:幸福的人,总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人的内在需求
关系需求
能力需求
自主需求
为自己而做、为玩而做
第八章 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第一节 早起:无闹钟、不参团、不打卡
拒绝形式主义
第二节 冥想:终有一天,你要解锁这条隐藏赛道
第三节 阅读:如何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
情绪决定
理智决定
如何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
脚步无法抵达的地方,文字可以
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书籍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写作:谢谢你,费曼先生
翻译:用自己的话,把事情讲清楚,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第五节 运动: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健身就是健脑,运动之后及时进行高耗能思考
【每日复盘】小技巧
1. 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2. 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3. 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大脑的发展
数十亿年前
1. 远古的海洋中的“复制子”
2. 单细胞生物
3.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动物这条分支进化成各种原始鱼类
约3.6亿年前
向陆地进军,爬行动物出现最初的“本能脑”
大约2亿年前
哺乳动物登场,进化出情绪,“情绪脑”(猴子脑)出现
距今约250万年前
人类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在大脑前额区域进化出“新皮层”,“理智脑”出现
理智脑还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