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动变现:如何让我们的拼搏更有价值》
杨小米首部人生智慧集,是从近千篇人气文章中精选而成的50篇干货,涉及思维格局、情绪与时间管理、创业心得、职场经验、自我认知等,帮助大家开阔眼界,提升思维与格局,快速获取人生进阶的路线图。
编辑于2022-03-13 18:14:36本身是写给未来十年职场精英的情商、性格、习惯的自我升级指南。决胜职场的工作逻辑是什么?具备什么特质的人会成为抢手人才?读别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值得看看。
成功不靠努力,而靠方法。盲目努力并没有用,掌握一套直击本质的做事方法,才能让努力发挥出10倍甚至100倍的作用,实现超越同龄人的倍速成长,撬动成功人生。
杨小米首部人生智慧集,是从近千篇人气文章中精选而成的50篇干货,涉及思维格局、情绪与时间管理、创业心得、职场经验、自我认知等,帮助大家开阔眼界,提升思维与格局,快速获取人生进阶的路线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身是写给未来十年职场精英的情商、性格、习惯的自我升级指南。决胜职场的工作逻辑是什么?具备什么特质的人会成为抢手人才?读别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值得看看。
成功不靠努力,而靠方法。盲目努力并没有用,掌握一套直击本质的做事方法,才能让努力发挥出10倍甚至100倍的作用,实现超越同龄人的倍速成长,撬动成功人生。
杨小米首部人生智慧集,是从近千篇人气文章中精选而成的50篇干货,涉及思维格局、情绪与时间管理、创业心得、职场经验、自我认知等,帮助大家开阔眼界,提升思维与格局,快速获取人生进阶的路线图。
行动变现:如何让我们的拼搏更有价值 作者:杨小米 制图:夏一木verymuch(全网同昵称)
成长思维
找好的榜样
文文姐
现在在香港读第二个博士学位,她大学就考了托福、GRE。大学毕业,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中山大学的研究生,参考书籍全是英文。然后她直博,去国外做博后,发表了很多重量级的论文。
她推荐我关注豆瓣。在豆瓣上,我找到了很多想看的书和电影。当时她读什么书,我就读什么书。大学里,我每年的阅读量是200本,每周一部经典电影。
我跟着她学会了E-Prime编程,知道了很多心理学界的大牛。并且,我还参加了两届心理学大会,其中一次是因为自己的论文被录用。
上海咨询公司的女老板语姐
语姐,比我大12岁,曾在知名大企业工作,还在国内前三的公关公司工作过。她将工作流程和规范化以及各种做事情的方式方法,都一对一教给了我。
咨询公司的客户,大部分都是老板,和这些人打交道、她问问题的方式、谈的内容,这些我都可以近距离学习,对我现在做大客户服务方面帮助很大。
语姐创业时,我是她的第一个员工。她的思路就非常清楚,拿到第一笔业务时,开始注册公司;拿到第二笔业务时,开始招员工。
1.通过交流,迅速捕捉对方信息的能力。不要对人轻易下判断,因为所有东西都要经过时间考证。交流完,我们会总结出重点,甚至提出疑点。很多看似很厉害的人,他们做的事情,根据逻辑推理,是行不通的,有可能过度包装了。(第一,倾听。第二,提前做功课。在拜访对方之前,一定要收集对方所在公司以及行业的信息,了解对方个人的信息。第三,谈话后进行总结思考。)
2.战略思维能力。语姐经常问我几个问题:十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现在拥有什么?为此,你想做哪些事情?
3.提供了可行的奋斗样本。语姐是带娃期间读书,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创业,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她陪伴孩子都是高质量的陪伴,每天留出一部分时间和孩子对话交流。
4.即时的总结复盘。每次采访结束后,她都会问我:“刚才的交流,哪一点你印象最深?哪一点最触动你?”每次采访稿1万~2万字,我会根据这个原则,删减到4000~5000字,再根据整个采访布局呈现文章。从这份工作中获得的很多技能,都可以让我更好地做现在的工作。
5.最重要的还是我的格局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改变了。我看问题,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想到自己,开始从一个公司的角度考虑,甚至站在行业的角度。我开始看到一个之前没有看到过的世界。
好朋友夏苏末
她每天都读两篇名家短篇,并且写读后感,坚持了十年。
我现在就开始每天读,一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效果,时间久了,相信就会知道了。因为她说这个方法,让她受益匪浅。
上司
他曾在《济南日报》《经济观察报》和正和岛等单位任职,理论和实践功底非常深厚,做事情非常有章法。
拜访客户后写调研报告。他一直跟我强调一件事情:“一定要把东西做出来,有东西呈现与汇报,一定要让客户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想法了。”
“小米,你做再多的功课,如果没有最终的稿件呈现,那么一切等于零。你得先把能写的写出来。”“你写的东西,只是你收集材料的堆砌,没有逻辑在里面。”
当接到一个任务时,并不是为了赶进度马上去做,而是先厘清思路。思路清晰后,就不要犹豫了。无论多么难,一定要开始做第一版,并且给自己一个deadline。
拜访客户回来之后,我会写3000~4000字的客户拜访纪要,有时候,写完已经深夜了。总感觉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但我还是会发给他;第二天,他会告诉我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好的方法
时间管理方法
写下日程表,利用时间记录法知道时间花在哪里。
时间有限,要把时间花在重要的的几件事上。
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或者同类事情,减少切换和进入状态的时间。
坚持写作
没有灵感的情况下写作,这个过程一定很煎熬,但会逼着自己思考更多的东西。
确定且专注一个目标,持续坚持做一件小事,每天至少1小时才会有成效
把想做的事情大声讲出来,并且赋予这个事情重大的意义。
在持续行动中,把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取得成绩就给自己奖励。
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过往我取得多好的成绩,昨天已经清零,今天重新开始。
只要一周不更新,粉丝增长缓慢,掉粉也很多。只要保持更新,粉丝就会稳步上升
坚持每周4-5篇
赚钱
看李笑来的书,订阅他的专栏,还去听他的讲座,把他讲的东西,反复琢磨,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于自己工作中,慢慢赚到了钱。
零售自己的时间,为自己做事而不是为工资做事。
学会购买他人的时间。
请人帮忙的原则
介绍你自己的相关情况,把需要帮助的事情说明白。
一定要找到具体的人,并表示感谢。
重视中间人的价值。
找到对方习惯的联系方式,尽可能地方便别人。
关系的经营,需要把功夫用在平时。
管控情绪的ABC法
情绪这件事,改变需要大量的练习。第一步:反思自己的C(感觉和行为);认真看自己的B是怎么弄成了C的样子;如何反击和对抗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用什么样的更好的选择来替代非理性思维。
这中间很重要一个环节,就是有坚定的信念,这些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需要理论+实践。这些理论就需要阅读好的书籍获得,实践就是正确的训练方法。
每次发生情绪失控的事情,冷静下来,拿出纸和笔写下来,看看到底什么让自己如此生气。然后问自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我们把注意力聚焦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弃时,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戒掉暴脾气的方法
彻底戒掉你的抱怨。
时刻记得,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认真做事情是最好的修行。
在职场快速进阶的经验
重视午餐社交时间,建立友谊。
重视午餐社交时间,建立友谊。
与人为善,不打小报告,不怕别人议论你。
坚持原则,保护好自己。
做好本职工作,持续学习,重视业绩。
1.列出自己的工作职责,条理清晰,先有一个大框架,然后发散小框架。其次,正确预估每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以及完成的标准。最后,把这些事情,根据deadline分到日常工作中,并认真完成。
2.我工作的同时,还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写一份市场部操作手册,把每一部分工作尽可能流程化,当我不在这个部门的时候,别人依然可以根据这个手册查找相关的事情和相关方法。这也是对自己工作系统化的总结。
3.我现在做事情的风格更多的是好好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地提升自己。我始终有一个原则,进入一个企业,尽快确立我的位置和未来。
4.位置就是有我的一席之地,慢慢地做成不可替代。现在企业一般没有谁不可替代,更多的用性价比来描述更确切,就是在这个职位上我性价比是最高的。关于未来,是指这份工作能够让我提升,获得不一样的能力,未来能够赚更多的钱,获得更高的职位。
做好总结
1.做业务培训,写总结,我写了近6000字。
2.以前公司要求每周周日交一篇工作总结,我几乎每一篇都是6000到1万字,年终总结更是写了18页Word文档。
3.每篇工作总结里,我都会写大量的案例,讲故事,写总结,并且用数字说话。
4.经过这样高强度的锻炼,我基本上见过了各种类型的客户,而且每次结束后,我都写总结。
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线上就是参加一些学习活动,积极参与,和更多的人发生联结,我们写作班的很多小伙伴都已经成为很好的朋友。线下活动,就是一些户外的运动或学习班,只要你多参加,各方面能力都会提升的。
虽然我定居上海,但经常去北京,会约很多朋友见面,和他们在一起,我学习到很多,也获得了很多资讯,对于我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包括人脉积累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抓住机会
确定可量化的目标,不被一些“障碍”干扰。
把事情做到位,并谨记不要过度。
把事情做到位,并谨记不要过度。
把事情做到位,并谨记不要过度。
把事情做到位,并谨记不要过度。
混圈子
换资源,找信息。
不要想“空手套白狼”。
筛掉不靠谱的人。
少废话,多做事。
有付出才有存在感。
真心付出,必有回报。
没钱就付出经验和感情。
领导人的水平决定圈子的水平。
开眼界比挖资源更有价值。
好老板的标准
肯定是给员工应得的报酬。
考虑员工的发展,给予很多学习的机会,同时给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举例
在第一份工作中,我们每周都会写工作总结,每一篇直属领导都会看,还会回复。每周二开例会的时候,并不是讲讲事务性的东西,而是业务培训。
作者推荐书籍
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
吴军《大富靠命,小富靠运》
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大熊老师(宗宁)《格局逆袭:普通人的制胜之道》
杂志《人物周刊》
特劳特《定位》
工具书,推荐看第20-21章节
大岛祥誉《麦肯锡工作法:个人竞争力提升50%的7堂课》
格拉德威尔《异类》
熊秉元《正义的成本》
毕淑敏《心灵七游戏》
武志红《为何爱会伤人》
武志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王烁《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
古典老师《拆掉思维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