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肿瘤
以下梳理了肿瘤的知识内容,包括肿瘤的分类、易混概念、癌前病变、肿瘤的转移、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的发生机制等。
北京地区考研西综240,考研期间整理的笔记,融合了刘忠保和小亮的知识点,思维清晰,内容全面,完全可以代替笔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肿瘤
分类
良性
恶性
癌
来源于上皮细胞
肉瘤
来源于间叶组织(除上皮和神经外的组织)
易混概念
1
肿瘤性增殖
非肿瘤性增殖
单克隆性:单个细胞失去分化能力无限增殖
多克隆性:每个细胞都受基因正常调控分裂增殖
2
真性肿瘤
良性肿瘤
神经鞘瘤
间皮瘤
畸胎瘤
葡萄胎
单说崎胎瘤、葡萄糖默认为良性
血管瘤
淋巴管瘤
母细胞瘤中有4个是良性
骨母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
肌母细胞瘤
脂肪母细胞瘤
古巨基他爸吃葡萄不吐皮只吐血翘辫子了
恶性肿瘤
淋巴瘤
黑色素瘤
骨髓瘤
绿色瘤(粒细胞肉瘤)
无性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
不成熟崎胎瘤
白血病
Bowen病
除上述4种母细胞瘤外的所有母细胞瘤
交界性肿瘤
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
骨巨细胞瘤
恶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
带状瘤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
假性肿瘤
名称中带“瘤”,但不是肿瘤
动脉瘤
室壁瘤
迷离瘤
误位于异常位置的正常组织
炎性假瘤
错构瘤
正常组织出现异常排列
结核瘤
梅毒瘤
AS中的粥瘤
3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异型性
区分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
指外形(具体)
异型性越大→分化程度、成熟度越低
明显的异型性→
间变
=肿瘤去分化(失去分化)。异型性显著
高度恶性肿瘤
包括
细胞异型性
细胞体积异常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
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质比增加
核大小形状染色差别较大
核分裂像增加,出现异常核分裂像(病理性核分裂像)
结构异型性
肿瘤组织的空间排列方式与正常组织不同
良性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而结构异型性明显 恶性肿瘤细胞、结构异型性均明显
异质性
指内在(抽象)
4
分级
病理科显微镜下所见
分化程度
核分裂像
Ⅰ级
高分化,低度恶性
Ⅱ级
中分化,中度恶性
Ⅲ级
低分化,高度恶性
分期
临床肉眼观
生长范围
播散程度
肿瘤大小
浸润深度范围
邻近器官受累
T
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情况
N
远处转移
M
5
肿瘤浸润深度
异型增生(非典型增生)
轻度
<上皮层的下1/3
中度
<上皮层的下2/3
重度
≥上皮层的下2/3但未累及全层
原位癌
累及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
上皮内瘤变CIN
=轻度
=中度
=重度+原位癌
浸润癌
突破基底膜
早期癌
仅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
进展期癌
已侵入肌层/浆膜层
癌前病变
喂港姐大白兔奶(乳)子皮
慢性胃炎 胃的肠上皮化生
肝硬化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腺癌(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00%癌变)
黏膜白斑
Barrett(兔)食管炎
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症
皮肤慢性溃疡
肿瘤的转移
转移方式
常经淋巴道转移,晚期经血行转移
常经血性转移
转移机制
种子土壤学说
癌细胞表面黏附因子CAMS减少→肿瘤彼此分离
癌细胞与基底膜黏着增加(层粘连蛋白LN受体表达增加)
癌细胞产生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
癌细胞以阿米巴样运动从基底膜缺损处移出进入血管淋巴管
常考肿瘤的转移方式
原发性肝癌
最早/最常见/最容易经 血性转移 转移到肝脏本身(肝内转移)
肝外转移最常见的器官是肺
经淋巴道转移最常见的转移位置为肝门淋巴结
胃癌
最常经 淋巴道转移 转移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virchow/魏氏淋巴结) 通常是渐进性转移
尤其恶性程度高的胃癌(如印戒细胞癌)可以【跳跃式转移】直接转移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
非霍奇金淋巴瘤也是跳跃式转移
种植性转移常见于女性胃印戒细胞癌→种植于双侧卵巢上【Krukenberg瘤 库肯勃瘤】
血性转移最常转移到 肝
呈浸润性生长,很少发生转移
基底细胞癌
虽为良性肿瘤,但呈浸润性生长
其余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
带状瘤(交界性肿瘤)
胆管癌
颈椎旁静脉系统的转移
甲状腺癌→颅骨
乳腺癌→椎体
前列腺癌→脊椎
记忆:一椎三腺爱
绒癌
骨肉瘤
骨肉瘤手术前需拍胸片/胸部CT
易转移到肺
常见的恶性肿瘤
鳞癌
好发于
鳞状上皮覆盖部位(皮肤,消化道头尾-口腔喉食管肛管,阴道,阴茎)
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
支气管
膀胱
分化好:癌巢中可见角化珠/癌珠,有细胞间桥
分化差:无角化珠,细胞间桥少或无
腺癌
癌细胞形成腺样,腺体样结构
特殊类型
粘液癌
特殊类型:印戒细胞癌
共同点
都可分泌大量黏液
都好发于胃、大肠
不同点——黏液位置
印戒细胞癌分泌的黏液位于细胞内部
其余粘液癌分泌的黏液位于细胞外
肿瘤的发生机制
癌基因
原癌基因(细胞癌基因)
病毒癌基因
抑癌基因
野生型P53为抑癌基因,突变型P53为癌基因。没说默认为野生型
生物致癌因素
主要为病毒(病毒癌基因)
HPV
E6蛋白
抑制P53
E7蛋白
抑制RB
宫颈癌,喉癌
EBV
淋巴瘤(Burkitt伯基特淋巴瘤) 鼻咽癌
HBV
肝细胞癌
细菌
HP
胃癌 胃粘膜相关组织MALT淋巴瘤
HP还与慢性B型胃炎、胃溃疡有关
与遗传有关的肿瘤
常隐:FBI找猫
常显:神仙 西 施 圣母 乳腺癌
区分良恶性肿瘤
异型性(细胞/结构)
细胞核的分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