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国演义思维导图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编辑于2022-03-19 15:09:07《鲁宾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西游记》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鲁宾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西游记》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作者: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历史意义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内容简介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地图
人物形象
诸葛亮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胸怀坦荡
忠贞不渝、为国为民
谦虚谨慎、意志坚定
曹操
阴险、奸诈、好弄权术、暴戾、野心勃勃
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
刘备
仁爱、宽厚、忠义
善于招揽人才、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但无成大事之风
关羽
忠义、武艺超群、有崇高道德修养
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
张飞
生性耿直、粗鲁、莽撞
爱憎分明、勇猛
赵云
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
故事主线
董卓之乱
1、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2、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痛打督邮。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决定剿除宦官。
3、何进被宦官所杀,凉州刺史董卓率兵来到洛阳,欲行废立之事。
4、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曹操刺杀董卓 失败。
5、曹操声讨董卓,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阵前斩董卓大将华雄,威震三军。刘备兄弟三人击败吕布。
6、董卓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7、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8、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
9、吕布杀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王允。
群雄逐鹿
10、李傕、郭汜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11、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12、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13、李傕、郭汜反目,在长安城中作乱。
14、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刘备收留吕布,曹操假借汉帝手诏使刘备攻袁术。张飞却因醉酒被吕布夺取徐州城。
15、孙坚之子孙策向袁术借兵,攻取秣陵,击败扬州刺史刘繇,收降太史慈。
16、刘备为袁术所逼,求助吕布,吕布辕门射戟替刘备解围。张飞盗吕布马匹,吕布将刘备逐出徐州,刘备投奔曹操。张绣在宛城夜袭曹操营寨。
17、袁术称帝,起兵攻击吕布失败。曹操发檄使刘备、吕布、孙策三方面合攻袁术,袁术不得已渡淮而逃,曹操攻陷寿春。
18、曹操与张绣、刘表作战,双方互有输赢
19、吕布被擒,曹操下令将吕布处死。
20、献帝因为曹操专权而感到不安,将血字诏书写在玉带之中,付与国舅董承。
21、刘备为逃出曹操控制,自愿前去攻击袁术,袁术死于淮南。
22、刘备复夺徐州后,担心曹操前来攻击,写信向袁绍求救,袁绍命陈琳写檄文讨伐曹操。曹操使刘岱、王忠前往攻徐州,但二将分别被张飞、关羽所擒。
23、张绣投降曹操。董承向太医吉平吐露心事,吉平在曹操的药中下毒,却被曹操发现,从而使得衣带诏一事泄露。
24、曹操将董承全家处斩,起兵攻打刘备,刘备弃城而走,前往投奔袁绍。曹操攻打下邳,程昱向曹操献计招降关羽。
25、关羽投降曹操。袁绍听刘备之言,遣颜良前去攻打白马,关羽斩颜良。
26、关羽杀文丑。关羽得到刘备来信,毅然决定离开曹操。
27、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28、刘备、关羽、赵云、张飞相会。
29、孙策被许贡家客袭击,身受重伤,不久不治身亡。孙策之弟孙权继领父兄基业,在江东招贤纳士。
30、袁绍起七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军中无粮,许攸向袁绍献计攻取许都,袁绍不予采纳,许攸一气之下投奔曹操,劝说曹操袭取袁绍粮草囤积地点:乌巢。
31、袁绍惨败,逃回邺城。刘备欲乘虚攻击曹操,被曹操用计袭取汝南,刘备败走,投奔荆州刺史刘表。
32、袁绍病死,幼子袁尚继立,引来袁尚之兄袁谭不满,袁氏兄弟两败俱伤,被曹操从中渔利。
33、曹操在平原攻杀袁谭,袁熙、袁尚投奔乌桓,郭嘉劝曹操攻打乌桓,二袁不得已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却反被公孙康斩杀。
34、刘备缴获的卢马。蔡瑁屡次设计陷害刘备,刘备从西门逃脱。
35、单福(徐庶)投奔,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曹仁部队。
36、曹操假借徐庶母亲书信要徐庶前往许都,徐庶临走之前劝刘备前往隆中寻找卧龙先生诸葛亮。
37、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往隆中2次,均未见到诸葛亮。
38、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阐述“天下三分”的形势。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
39、曹操派夏侯敦率兵攻打新野,诸葛亮用计在博望坡火烧曹军,大获全胜。
40、刘表病死,蔡瑁立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蒯越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曹操因此得到了荆州。刘备用诸葛亮之谋,弃城而走,火烧新野,击退曹仁部队。
41、刘备带领百姓前往江陵,在长坂坡遭到曹操夜袭,刘备与部将、家眷失散。赵云舍命救刘备家眷。
42、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大喝,惊退曹操百万大军。关羽率领江夏士兵,击退曹军。刘备率残兵来到江夏,诸葛亮自告奋勇前去东吴联合孙权抗曹。
43、诸葛亮舌辩群雄,用激将法使孙权坚定抗曹决心,但孙权最终还是犹豫不决,召回周瑜。
44、诸葛亮促使周瑜决定迎战曹操。周瑜派诸葛瑾前去劝降诸葛亮,却无功而返。
45、周瑜夜探曹操水寨,用计除掉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46、诸葛亮草船借箭。黄盖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前去诈降。
47、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
48、曹操开连环战船与东吴交战,部将焦触、张南自告奋勇前去挑战,却被吴将韩当、周泰所杀。
49诸葛亮借东风,周瑜派黄盖开火船前去烧曹操战船,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损伤大半。
50、曹操从赤壁逃脱,诸葛亮在路上布下数路伏兵,使得曹操部下士兵又折伤大半。曹操走华容道遇关羽伏兵,关羽放走曹操。
51、周瑜率大军攻打荆州南郡,曹仁故意弃城而走,引周瑜入城,却在敌楼上埋伏弓弩手,周瑜中箭坠马,被众人救回。南郡、荆襄落入刘备手中,周瑜气得箭疮发作。
52、周瑜派鲁肃前去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用马良之计,攻打荆南四郡,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
53、关羽攻打长沙郡,与大将黄忠展开大战孙权攻打合淝,守将张辽识破了孙权的里应外合之计,导致孙权大败,太史慈战死。
54、周瑜欲用美人计困住刘备,但赵云用诸葛亮之计使得周瑜弄假成真,刘备得到孙权继母吴国太的认可,吴国太将女儿许配给了刘备。
55、周瑜设计将刘备软禁在东吴,赵云用诸葛亮之计假称荆州告急,刘备带孙夫人一同回荆州。孙权、周瑜分别派兵拦截,但都被孙夫人喝退。
56、鲁肃前来索要荆州,刘备、诸葛亮推脱说取得益州之后再归还荆州。周瑜欲以劳军为名袭取荆州,但计谋被诸葛亮识破,安排四路大军等待周瑜部队到来。
57、周瑜病逝。刘备因为庞统容貌丑陋,没有重用,张飞发现庞统非凡才能。
58、马腾被曹操杀害后,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攻打长安、潼关,曹操几乎丧命。
59、曹操用贾诩之谋,设计离间马超、韩遂,使得二人反目成仇,韩遂被马超砍断手臂,马超受到曹操大军的攻击,逃往羌中。
60、益州牧刘璋派使节张松前去结连曹操,却反被曹操赶出许都。刘备派部将迎接经过荆州的张松,张松感激刘备之恩,临走之前将西川四十一州地理图本献给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一同入川。
61、曹操加封魏公,受九锡,率军攻打东吴,被孙权击败。
62、刘备用庞统之计,袭取涪水关。
63、庞统在落凤坡被张任伏兵射杀。诸葛亮、张飞、赵云兵分两路前往西川,留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途经巴郡,用奇计生擒巴郡太守严颜。
64、诸葛亮生擒川将张任。马超借西羌兵攻打凉州,杀太守韦康,韦康部将杨阜假意投降马超,暗地联络姜叙、梁宽、赵衢,里应外合攻破马超,马超妻小均被杀。
65、马超投奔汉中张鲁。马超与张飞大战一整天,不分胜负,诸葛亮派人前去贿赂张鲁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欲谋反,刘备趁机劝降马超,在马超的辅助下攻取益州,刘璋投降。
66、鲁肃定计请关羽渡江赴会,意在索取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最终使得鲁肃之计毫无效果。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失败。
67、曹操率兵攻打张鲁,收服张鲁大将庞德。杨松、张鲁投降曹操。合淝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在逍遥津大破孙权队伍,威震东吴。
68、曹操平汉中之后,率部前来援助张辽,孙权求和。
69、少府耿纪等五人决定在正月十五夜谋杀曹操,被曹操部将发觉,五人全部被害。
70、刘备进军汉中,张飞与曹将张郃对垒,智取瓦口关三寨,使得曹军损失惨重。黄忠自告奋勇前去迎战张郃,张郃被迫逃往天荡山,黄忠进兵天荡,斩杀守将韩浩、夏侯德。
71、黄忠采用法正“以逸待劳”之计,斩杀夏侯渊。曹操率军前来报仇,黄忠被围,赵云单枪匹马前去营救。
72、刘备背水一战,大破曹军主力部队,主簿杨修看透曹操想要退兵的心思,被曹操处斩。刘备乘胜追击,曹操不得已撤回许都。
73、刘备自封“汉中王”,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为五虎大将。关羽得到刘备指令,进取襄阳,乘胜攻打樊城,樊城守将曹仁坚守不出。
74、曹操派于禁前去救樊城,于禁被关羽决水淹寨,于禁统领的七军全军覆没,于禁被擒,庞德被斩。
75、关羽刮骨疗毒。东吴吕蒙用陆逊之计,使关羽不设防荆州,吕蒙率领军士乘夜占领烽火台,不费一兵一卒,夺得荆州。
76、曹操派徐晃前来助战,徐晃用计大破关羽军队。关羽被迫退守麦城。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关羽不从。
77、孙权在麦城小路设伏,关羽、关平被孙权所擒,均被斩。
78、刘备欲进兵东吴问罪,诸葛亮苦谏方止。曹操病死。
79、曹丕继承王位,曹植作七步诗。
三国鼎立
80、曹丕废汉献帝,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汉。
81、刘备欲兴兵伐吴。张飞毒打部将范疆、张达,二人心怀怨恨,入帐刺杀张飞,刘备愤恨,当即率领七十万大军,讨伐东吴。
82、孙权派赵咨向曹丕求援,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孙权欲罢兵不战,刘备不允,派关羽、张飞之子关兴、张苞为前部先锋,杀向东吴。
83、刘备一直不肯罢休,定要扫平东吴。阚泽向孙权推荐陆逊为大都督,但陆逊年少,诸将大都不服。
84、陆逊设计火烧连营,刘备率残兵败将回到白帝城。
85、刘备白帝城托孤,刘禅称帝,曹丕乘机派五路大军攻击西蜀。诸葛亮暗地调遣兵马,退去其中四路,派邓芝出使东吴。
86、邓芝对孙权陈述蜀、吴两国利害关系,终于使孙权决定断绝与魏国的来往,联合蜀国共同抗魏。曹丕御驾亲征,南下伐吴,吴将徐盛设计大破曹丕,魏将张辽身死。
87、诸葛亮用反间计平定雍闿叛乱,设下伏兵,生擒孟获,但孟获并不心服。
88、诸葛亮夜渡泸水,孟获帐下洞主对孟获不满,生擒孟获,献给诸葛亮。孟获仍然不服,率兵再度反抗,遣弟孟优前去蜀营中诈降,却被诸葛亮识破,孟获前来接应,又被诸葛亮所擒。
89、诸葛亮设下伏兵,生擒孟获。诸葛亮得到孟节帮助,深入蛮方,孟获被擒。
90、诸葛亮巧用假兽驱逐蛮方真兽,孟获大败。孟获欲用诈降计骗过诸葛亮,但失败遭擒。孟获欲借乌戈国藤甲军击垮蜀军,但诸葛亮用火攻消灭了藤甲军。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终于投降。
91、诸葛亮上《出师表》,劝后主刘禅尽心治国。诸葛亮率领众将北伐,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魏主曹丕身亡,曹睿继立,派遣武帝曹操女婿夏侯茂引兵迎战蜀军。
92、诸葛亮用计生擒夏侯茂,命他前去招安安定、天水二郡太守。安定太守崔谅诈降,但被诸葛亮识破,崔谅身死。
93、诸葛亮用反间计离间姜维和天水太守马遵,姜维降蜀。诸葛亮出祁山,魏主曹睿派曹真迎战诸葛亮。
94、曹真欲借羌人之力击破诸葛亮,诸葛亮用计击败羌军。孟达欲归蜀国,决定起兵伐魏,曹睿重新起用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司马懿攻破上庸,孟达战死。
95、诸葛亮遣马谡镇守要塞街亭,马谡不听王平之言,坚持在山顶下寨,导致蜀军惨败。诸葛亮在西城用“空城计”使得司马懿产生疑心,下令撤军。
96、诸葛亮退回汉中,挥泪斩马谡,并自贬三级。吴将周鲂诈降魏国,魏国大将军曹休起兵伐吴,周鲂为了取得曹休的信任,割断头发为誓。曹休进兵石头城,却中了埋伏,大败而归。
97、赵云病逝后,诸葛亮再上《出师表》,二出祁山,却在陈仓道口受挫。姜维诈降曹真,曹真部将费耀出兵攻击诸葛亮,中了埋伏,费耀身死。
98、诸葛亮军中无粮,决定退兵。魏延受诸葛亮密计,斩了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吴王孙权称帝。诸葛亮三出祁山,计破陈仓城,守将郝昭身死。
99、诸葛亮计取武都、阴平。诸葛亮以退兵为名,大败前来追击的魏军。张苞病逝,诸葛亮下令退回汉中。曹真、司马懿入寇西蜀,诸葛亮预测一月内必有大雨,坚守不战。
100、曹真被诸葛亮击败,一病不起,诸葛亮遣人送信往魏营,曹真看后气死。诸葛亮四出祁山,与司马懿斗阵,魏军大败。司马懿遣降将苟安散布流言,刘禅召诸葛亮回。
101、诸葛亮五出祁山,用奇计使司马懿不敢进犯,因此士兵得以在卤城打麦。李严误了粮草,恐诸葛亮责怪,谎报军情,说东吴入寇。诸葛亮撤军回蜀,张郃前往追击,诸葛亮在木门道设下伏兵,射死张郃。
102、诸葛亮六出祁山,准备攻击司马懿营寨,但却被司马懿预先发觉,吴班战死。诸葛亮在上方谷制造木牛流马运粮,司马懿决定仿造,但诸葛亮却设计将魏军的木牛流马尽数夺得。
103、诸葛亮设计将司马懿困在上方谷,放火焚烧,但天降大雨,司马懿得以逃脱。
104、诸葛亮病逝,姜维等人用诸葛亮的木像瞒过司马懿,因此蜀兵得以退回。
105、魏延不满杨仪领兵,起兵造反,杨仪用诸葛亮遗计斩了魏延。曹睿在魏国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106、辽东公孙渊起兵造反,司马懿率兵斩公孙渊,平定辽东。曹芳即位,权臣曹爽设计撤去司马懿兵权,司马懿为消除曹爽的戒心,诈作重病,使曹爽消除了疑心。
107、司马懿用计除掉了曹爽,曹爽亲族夏侯霸心怀不安,投降蜀国。姜维乘魏国内乱而伐魏,却被郭淮、陈泰用计击败,姜维不得已而退兵,在路上设下连弩,防止追兵。
108、司马懿病卒,司马师、司马昭掌管魏国大权。吴主孙权亡,孙亮继立,司马昭乘机伐吴,吴将丁奉率领步卒上敌船,一举击败魏国船队。吴国皇族孙峻对太傅诸葛恪不满,设计谋杀诸葛恪,掌握吴国兵权。
109、姜维二伐中原,将司马昭困在铁笼山上,但救兵来到,司马昭乘机下山。魏主曹芳欲谋杀司马师,但被司马师发觉,废曹芳为齐王,另立曹髦为帝。
110、魏将毋丘俭、文钦起兵反对司马师的暴政,司马昭镇压毋丘俭叛乱。姜维乘机三伐中原,背水一战,击败魏将王经,但随后因轻入敌境,被魏将邓艾设计击败。
111、姜维四伐中原,邓艾设计将姜维困于段谷,蜀将张嶷阵亡,姜维退回蜀地。魏将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昭,东吴大将军孙綝派兵援救,司马昭起兵前往镇压。
112、诸葛诞被杀。姜维乘诸葛诞叛乱,五伐中原,与邓艾父子交锋。邓艾用缓兵之计延捱时日,诸葛诞失败之后,姜维只得退兵。
113、吴国大将军孙綝废吴主孙亮为会稽王,另立孙休为帝。姜维六伐中原,与邓艾、司马望斗阵,大破魏军,邓艾用党均之谋,派人往成都散布流言,刘禅将姜维召回成都。
114、魏主曹髦不满司马昭的大权,率兵讨伐,司马昭部下武士成济杀了曹髦。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姜维假借问罪之名七伐中原,邓艾遣王瓘前去诈降,却被姜维识破,击败魏军,但同时蜀军也因此损失重大,只得退军。
115、姜维不听劝阻,八伐中原,导致夏侯霸阵亡。姜维设计在祁山寨围困邓艾。刘禅听宦官黄皓之言,召回姜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兵分两路,去取西蜀。
116、钟会率兵取道汉中,汉中守将蒋舒、王含、蒋斌投降,钟会因此得了汉中。姜维往守剑阁,以拒魏兵,声东击西,使得魏将诸葛绪退兵。
117、邓艾取道阴平岭,从险峻之地度过,攻取江油、涪城。刘禅遣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守绵竹城,邓艾欲招降不成,乃设计围困蜀军,诸葛瞻自刎而死。
三国归晋
118、邓艾进军成都,刘禅出降邓艾,蜀汉灭亡。姜维为复兴汉室,假意投降钟会,欲借钟会之力消灭邓艾。
119、司马昭命卫瓘收监邓艾,钟会欲率部将造反,卫瓘引军来收钟会,钟会被射杀,姜维自刎而死。卫瓘又遣田续追斩邓艾。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袭爵,废魏主曹奂,自立为帝,建立晋朝。
120、吴主孙休病卒,乌程侯孙皓继立。晋帝司马炎派羊祜前往伐吴,后遣杜预、王浚等人分兵攻击东吴,兵临城下,吴主孙皓出降,晋朝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