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文化概论
一部中国文化的巨著,文中从地理、气候等因素推导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再进一步从文化的诞生、社会演变、家族宗祠的兴起详细描述了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更是有历史脉络的延续和对现今中国文化的解读。非常值得学习。本文已经按章节将核心内容进行了摘抄,非常方便大家的学习。
编辑于2022-03-20 12:15:05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2、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
3、 今天,中国的领土为96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
4、 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味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但并不是说国家建立以后就必定要划分行政区域。
(一) 秦汉都实行郡县制。
(二) 到了2世纪末的东汉末期,原来只起监察作用的州成为最高一级政区,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
(三) 隋大业三年合并、撤销了一些州县,又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县二级制。
(四) 唐朝时,将郡改为州,并有16年时间又改州为郡,但基本上都是二级制。
开元年间,在全国设置了15个道。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抵抗实力,不得不普遍设置方镇。
方镇(又称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形成了方镇(道)——州——县的三级制。
(五) 宋朝时,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州的制度,由原来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各路转运使监管军民事务,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六) 元朝时,全国设十一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省以下一般有路(或府)、州(或县)二级,少数也有路、府、州、县四级。
(七) 明朝洪武九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为布使政司。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隶)十三省或者十五省。省以下废除了路。
(八) 清初设十八省,以下只有府(或直隶州、直隶所)、县(散州、散所)二级。每省还分为若干道。
(九) 中华民国废除了府一级政区,州、所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形成了省——道——县三级制。
(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的政区是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二级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制与省——县二级制并存的局面。
二、民族、人口
1、 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沙陀、契丹、女真、蒙古、满足都层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和满足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2、 到了20世纪初,以云南腾冲——黑龙江瑷珲(今黑河)一线为界,中国形成了东南人口稠密区和西北人口稀疏区。
3、 历史上人口迁移最大的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
4、 在明朝初年,数百万人口被从长江以南迁至江淮之间、淮河流域,从长江中有迁至四川盆地,从山西迁至华北平原。
此后直到20世纪前期,移民的主流是从平原迁入山区,从内地迁往边疆。随着沿海城市和工矿城市的兴起,又有大量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迁入这些城市。
5、 今天的回族以13世纪自中亚、阿拉伯和波斯迁入的移民为主,吸收其他民族而逐渐形成的。
三、地形、地貌
1、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2%,而300米以上的却占25.9%.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国即有7座。
2、 中国的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习惯上称“三大阶梯”。
3、 中国的地形、地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表现在
(一) 湖泊的发育和消亡;
(二) 水道和水系的变迁;
(三) 海路变迁;
(四) 黄土高原的变迁。
四、气候
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
(一) 季风气候明显;
(二) 大陆性气候强;
(三)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 地理环境分为:
(一)自然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文化环境。
2、 地理环境在决定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原因是:
(一) 地理环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二) 地理环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三) 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黄河中下游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中国境内的山脉走向:
(一)东西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
(二)南北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
(三)北东向:太行山、大兴安岭;
(四)北西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五)弧形:喜马拉雅山
2、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1、 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不能简单地作肯定或否定。
(一)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
(二) 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三) 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1、黄河中游地域:
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长江中下游地域:屈家岭文化;
钱塘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2、春秋时期,政治家们的改革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表现:
管仲——“相地而衰征”
李悝——“尽地力之教”
商鞅改革
秦国的“重农固本”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1、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表现在: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处于攻势状态。万里长城是体现。
2、融合表现在:对于农耕民族——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丝绸之路、百家姓 对于游牧民族——他们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出现了农耕化的趋向。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 成分。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中国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 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1、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 显著标志。
2、 西周时期,天子拥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
3、 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但劳动者要先种公田,然后耕作私田。这个时候,诸侯贵族从后天子那里取得土地,他们也逐渐和周天子一样,可以随意处理自己的封地,或作为战争的手段,掠夺别人的封地。“公田”和“私田”分野之后,有些耕作私田的劳动这也逐渐拥有对私田的部分所有权。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1、 东周以后,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
2、 商鞅在秦国推行“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日益合法化,普遍化。
3、 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4、 唐代中叶均田制被破坏之后,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入,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契约制的租佃关系普遍出现,农民对于土地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个体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前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向多种经营的方向迈进。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又加上“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 当农耕经济繁荣时,商品经济也繁荣;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时,商品经济也受到严重的破坏。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传统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1 农业: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蚕桑和茶叶的发展;
2 手工业:工艺品、纺织品、造船业、冶炼业、炼丹术、四大发明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1、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
2、中国的早熟的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它的补充形态而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大扩展了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表层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1、 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特别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这种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2、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由具有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双重性格,这种自我矛盾的政治结构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组该作用。
3、 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4、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1、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2、 中国文化正是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使人们守旧思想,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1、 中国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2、 中国文化一方面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格局;另一方面,也由于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繁荣了中国文化;而且对于外域的文化,中国文化也是扬弃吸收。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1、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2、 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1、地中海岸国家很早就从事海上的工商业贸易活动,强有力地冲破了蒙昧时代的血缘纽带,形成了以地域和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
2、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3、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1、 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等等。 2、 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 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
4、 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
5、 “左宗右社”。“左宗”是总发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共同表示着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臣民的占有。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家天下的延续
1、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2、 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二、封国制度不断
1、 家族制度延续到清代,甚至民国时期,也没有衰亡的迹象。
2、 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欧洲的政治与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要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希腊。其具体演化过程是:产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和产生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汇集到古希腊,由古希腊传至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灭亡后再由日耳曼人传播到整个欧洲。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2、经济基础稳固。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4、对人身控制严密:中国是一个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的特点:宗法色彩浓厚、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
2、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也大于法律。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一、中国人起源
1、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
2、1965年5月,考古学者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猿人化石,定名为元谋猿人。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
3、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文化产生于从猿到人的转变中。
二、原始物质文化
1、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是工具。
2、旧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从元谋人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都处于这个时代。 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3、 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迄今为止,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达七八千处。
4、 最著名的新石器文化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
三、原始观念文化
1、 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原始宗教、原始艺术。
2、 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三类: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3、 在距今4000年的河南密县池北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塑猪头,这是最早的陶塑艺术品。
四、原始社会组织
1、 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
2、 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形成,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
3、 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开始萌生。传说中的五帝:皇帝、颛臾、地觉、唐尧、虞舜都生活在这一时期。
五、上古文化分布
1、 中华民族的远足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华夏、东夷、苗蛮。
2、 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3、 东夷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4、 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伏羲、女娲都属于这个集团。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本文化
1、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徙,史称“不常厥邑”。
2、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3、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管的典册,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4、中国目前确认的最早的古都:殷。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1、周人之“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
2、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创制于西周。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1、公元前722年,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伊洛盆地的洛邑,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2、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根本上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3、同时也依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使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从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形成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二)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三)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
(四)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1、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2、道家:以老、庄为代表。道家倡导“无为”,向往“自然”,尊崇“天道”,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3、法家: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人们害怕,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4、墨家: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主张是: 尚力: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节用: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兼爱:用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天志:尊崇天神;尚同:鼓吹专制主义。
5、阴阳家:邹衍为代表。深观阴阳消息。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到春秋战国时,中国燕山以南、长江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及淮、汉流域广大地区的居民,已基本上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致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1、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主要措施:
(一)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
(二)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修筑驰道,大大加强了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畅通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三)度同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四)行同论:“以法为教”,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
(五)地同域:废除周代以来的封土建国制度,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边境地区,传播中原文化。
2、焚书坑儒,开历史上君主思想专制的恶例。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1、西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东汉七经:《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
3、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的激烈争论。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今文经学的特点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一、玄学兴起
1、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宗旨是“贵无”,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2、玄学的兴起,对魏晋文化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使魏晋文化产生了新的活力,富于谈玄析理的色彩;
(二)玄学所要达到的无限与美学内在的联结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
(三)玄学的现实意蕴是对魏晋人所孜孜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1、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次使用“道教”一词。
2、这一时期,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也传到了中国。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1、《老子》、《庄子》被奉为道教经典,称为《道教真经》和《南华真经》。
2、佛教和玄、儒、道的关系颇为复杂。大体而言,玄、佛一拍即合,到了东晋,玄学几乎全部融入佛教之中。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不相调和的。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1、门阀世族地主阶级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
2、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1、唐文化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至主义。
2、另外,唐文化还积极吸收外域文化。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1、中国文学的首唱是诗,而中国诗的辉煌巅峰在唐代。
2、中国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唐代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唐代推出了中国书法的宗师——颜真卿与柳公权。
3、在绘画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出现了“画圣”吴道子。
4、散文方面出现了韩愈、柳宗元,他们发起了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发生了深刻影响。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一、理学结构
1、安史之乱后,中国爆发了种种危机,以杨炎的两税法的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均田制的瓦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
2、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转变: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3、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1、宋代词坛的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大夫与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绪。
2、宋画也表现出“雅”的特点。
三、市民文化之勃兴
1、《清明上河图》
2、傀儡戏、参军戏是中唐以后市井间流行的歌舞小戏。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1、宋代官学系统的两个特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重视发展地方学校。
2、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会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双重效应的表现:北宋人因为被动挨打而产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1、代表《窦娥冤》、以包拯为主角的一系列清宫戏。
2、元杂剧不仅愤激谴责黑暗、凝重地传递、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
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1、亚欧大陆的沟通。
2、《马克波罗游记》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明清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的时代,文化专制空前严酷的钳制着思想文化界。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是文字狱盛行;另一方面崇正宗、灭异端。
二、早期启蒙思潮
1、与社会形势相适应,出现了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王明阳的“致良知”,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2、市民文学的兴起,理论代表是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独抒性灵”。
3、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文化相当的欧洲文化是文艺复兴。
4、文艺复兴的主旨是人文主义,锋芒指对中世纪的神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而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业抨击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
5、明清时期最富于战斗精神的政治哲学著作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和唐甄《潜书》。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1、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
2、大型图书的编纂:《永乐大典》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
3、《四库全书》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4、科学技术巨著的出现:李时珍《本草纲目》,潘季驯《河防一览》,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方以智《物理小识》
5、钱嘉学者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承传不坠以及向前推进,做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
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由于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的强固以及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深厚沉重,“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到了雍正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逐出过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门日益关闭。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1、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可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三个文化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中心。
2、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线为边际线。400毫米等降水线的东南,是中原定居农业文化;400毫米等降水线的西北,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3、在游牧——农耕界线的长城各关口自古进行着“茶马互市”的物质交换活动。
4、明长城的路线走向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这说明,长城是中华文化圈内农耕与游牧这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1、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定居农耕文化的特征:
(一)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
(二)与汉族“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不同,游耕民族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
(三)南方山地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处于不成熟水平。
2、历代王朝对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设官治理、羁藦柔远政策与强硬镇压并重;另一方面积极推行教化。对于这些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3、移民在促进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4、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同样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是游耕民族“汉化”程度日益加深,以至某些支系消失于汉族之中。另一方面,与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汉人,业出现了“夷化”现象。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1、表现在经济生活、衣着服饰、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和史学方面。
2、蒙古三大历史名著:《元朝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一、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1、中国文化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2、中国文化从汉代开始,进入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这是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外来文化先是指西域(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指南亚次大陆文化。
3、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文化的主体。
4、汉唐时期中国文化能够兴隆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规模的文化输入,同时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选择取舍,加工改制,产生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的特征,使中国文化自身更加繁荣和稳定。
二、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中叶。这次文化大交汇已延续了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中。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文学、中国哲学都对国外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第一节 汉语的历史与特点
一、汉语的历史
1、语言的三要素:词汇、语法和语音。其中变化最慢的是语法,其次是语音,变化最快的是词汇。
2、词汇的发展是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
3、语音的发展规律是由以单派生为主,逐渐变为以双音合成为主。汉语语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
(一)声母方面最主要的变化是浊音清化,唐宋以前的浊音到元代变成了清音。
(二)韵母方面主要的变化是入声韵尾的消失。大约到元代,入声韵尾已经彻底消失了。
(三)声调方面有不同的看法。普通话的调类,即阴阳上去四声,在元代已经形成。
4、韩愈语音的变化的系统性:一方面声调韵的变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另一方面语音的变化往往是整个系统中符合某一个条件的一律发生变化。
5、虚词的日益丰富,每个虚词功能的分工逐渐明确,增强了汉语语法的严密性。
6、句式日渐丰富,句子结构日益严密化,是汉语语法发展的又一趋势。原因是因为虚词增多,句法手段多样化,表达同一意思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以达到不同的传意效果;同时也与外来语的影响有关。
7、汉语的发展有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言文是脱节的。汉语口语经过了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阶段。但是书面语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都是文言文。
二、汉语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1、世界语言大约有5000种左右,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只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1/5。
2、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3、按照语法结构,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汉语是孤立语的一个代表。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第二节 汉字的历史与特点
一、汉字的历史
1、汉字大致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起源于图画。夏代是中国第一个有完整世系流传下来的朝代,所以汉字字符开始积累的年代,可以算作是夏初。
2、汉字的发展: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以来的楷书。汉字的历史变化主要表现在书写和构造两个方面。
3、汉字从历史的演变出发,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一)自甲骨文到秦代小篆,通称古汉字;
(二)自秦汉隶书以后,通称今汉字。
4、汉字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一)汉字一直顽强地坚持表意特点,不断采用新的方式,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系统的表意功能。
(二)汉字在易写与易识的矛盾中,不断对个体符形进行调整,以实现简繁适度的优化造型。
(三)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简化自己的构型体系。
(四)汉字必须在自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人为的规范。
二、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字中的地位
1、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个大类型: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2、汉字的特点:
(一)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
(三)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成的。这个两维度的空间为汉字构件的结合提供了许多区别的因素。
第三节 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一、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1、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象,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汉语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文化的诞生。另一方面汉语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民族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
(二)汉语是重要的中国文化事象。一方面汉字的出现是中国文化从“史前时期”走向“有史时期”的界碑;另一方面汉字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主要载体,记录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码,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媒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三、汉语汉字与文化交流和传播
共同语的口语在春秋时代被称为“雅言”,汉代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一、天学
1、天象记录
(一)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欧洲记录黑子最早的一次是公元807年,比世界公认的中国记录晚800多年。
(二)对彗星的最早记录在周昭王十九年(公元前1034年),世界公认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欧洲最早记录彗星在公元前11年,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在公元66年,分别比中国晚1000多年和670多年。
(三)对现代天文贡献最大的,是新星与超新星的记录。 (四)中国对日月食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
2、天体测量
(一)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的创造。
(二)把天体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28个星区,每个星区各取一星为主,称为二十八宿。
(三)石申《石氏星经》记录了121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四)唐代著名天文学家一行和尚创制黄道游仪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情况,最早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
(五)郭守敬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天文观测,期中测定黄赤交角和二十八宿距度的数据精确度,都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3、历法
(一)人类历法的开端是在一万年前氏族公社初期的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迭相搭配以记日的方法。
(二)殷代开始使用四分历,岁实为365.25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
二、数学
1、十进位值制
2、《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界出现了两位巨星:刘徽、祖冲之。
3、宋元算学;宋元四大数学家:秦九韶、李治、杨辉、朱世杰
三、医学
1、中医学
(一)《黄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学的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都出于此书。
(二)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这本书被后人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学四大经典”。
2、中药学
(一)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二)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或“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四、科学
一、火药,火药发明以后,首先被用在军事上。
二、指南针,磁针罗盘的使用,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造纸术
四、印刷术,隋代在墨拓的基础上发明了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宋代,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刻成单子烧硬,再拼版印刷。元代发明的锡活字和铜活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后来明代又在世界上最早使用了铅活字。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实用性
2、整体观
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科技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化。
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3、封建制度的扼制。首先是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低下;其次是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一、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鸦片战争使中华民族不仅遇到了通常意义上的“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而且还遇到了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题的危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传统文化的危机。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危机。
二、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
第二节 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
一、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搞起一场改革运动——洋务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译介西学的高潮。
二、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
1、19世纪70——80年代,早期维新派逐渐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他们要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即从学习“西技”发展到学习“西政”。
2、康有为和梁启超等所创造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是戊戌时期新文化的主流,它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三、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个性主义、科学、民主
第三节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一、西方文化的冲击
二、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1、经世思想
2、变易思想
3、民本思想
三、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和动力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节 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一、近代文化论争:
1、“中体西用”论: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方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另一方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
2、“本位文化”论:正式提出是在1935年1月。“本位文化”论的核心观点是: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中国本位的基础。
3、“全盘西化”论:胡适是个全盘西化者。他在1929年首次使用全盘西化这个词来表示他的文化观点。主要是针对20——30年代的“东方文化”派和“中国本位文化”派等文化保守主义派别而提出来的。
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民族的:一是指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一是指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征。
2、科学的:一是指内容是科学的;一是指方法是科学的。
3、大众的:就是民主的。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第一节 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二、无以人灭天
三、力命之辨与人的自由
第二节 群己关系的定位
一、修己以安人:儒家是最早对君己关系作自觉反省的学派之一。儒家提出了“为己”和“成己”之说。“为人”是指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誉,其评价标准存在于他人,个人的行为完全以他人的取向为转移。“为己”是指自我的完善,其目标在于实现自我的内在价值,即“成己”。
二、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
三、群体原则的强化
第三节 义利与理欲:价值观的深层展开
一、“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
二、功利的取向
1、从价值观上看,墨家突出功利原则,对扬弃儒家道义原则的抽象性,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2、法家赋予功利原则更极端的形式。按照法家的看法,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
3、儒家的道义原则与墨家的功利原则构成了传统价值观在义利关系上的不同取向,二者各有所见,又各有其片面性。但是儒家的道义原则始终居于正统地位。
三、理欲之辨的价值意蕴
第四节 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一、“内圣”的追求: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除了仁德之外,人格还包括“知”的规定。从人格取向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所谓外王,指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二、“逍遥”的境界:道家赋予理想人格以“真”的品格。人格典范也被称为“真人”。人格上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一、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它必须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二、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髓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第二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二、以人为本: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三、贵和尚中
四、刚健有为
第三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一、民族凝聚功能
二、精神激励功能
三、整合创新功能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机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
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天地合德的伦理类型。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
1、同化力。是指外语文化进入中国后,打斗逐步中国化。
2、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的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
3、延续力。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
4、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每个人要和起码两代人发生关系,这样,父亲、自己、儿子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
四、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集权主义和民本主义
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七、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1、中国伦理型文化在外在形式上的特点是经学传统。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有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
2、中国文化的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
(1)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
(2)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
(3)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原始儒家
1、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有四个: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
2、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3、原始儒学的经典,被称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乐》没有流传下来,所以称为“五经”。
二、原始道家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
三、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四、宋明理学(道学)
1、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2、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教是他的学说。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一、创化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二、天人之际性命之原
三、人生境界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逻辑分析辨证综合
二、直觉体悟
三、知行动态统合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各种文化现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宗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二、中国远古宗教
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其中尤以自然神崇拜和鬼魂崇拜最为盛行。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1、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2、道教成为一个有组字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道教的“天师道”是张陵。东汉时期道教还有另外一个教派叫做“太平道”。此派由张角创立。
3、道教在魏晋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东晋时的葛洪创立了道教的丹鼎一系。代表作是《抱朴子》。此时,“天师道”在江东盛行,并逐渐向义理方面发展,先后形成上清、灵宝、三皇三支经法。这三支经法到南朝刘宋时由陆修静汇归一流,后陶弘景加以发挥,形成经录系,史称“南天师道”。
4、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最大发展是北魏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创立了“北天师道”。
5、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商上清、灵宝等到派逐渐合流,形成以讲究符箓为主的“正一道”。信奉“正一道”的道士可以结婚。
6、唐宋以后道教的另一大派系是“全真道”。它与“正一道”相反,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注重“识心见性”的内修真功。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1、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
2、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道教所说的神仙,不但指灵魂常在,而且指肉体永生。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1、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影响最为深刻。
2、道教对中国古代化学的影响:因为要得道成仙,就要服用丹药。于是道教徒们写了很多炼造金丹的书,做了很多了炼丹实验。
3、道教与中国古代医学、药物学也有关系。道教炼丹家往往兼攻医学和药物学。在气功方面,也有影响。
4、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很大。六朝时期就出现了很多的志怪小说,其中不少作品是为道教而作的。
5、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也很广泛。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佛法之东传
1、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2、佛教早在两汉之际就已东渐。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六家”是指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后来“本元”一家后又分出“本无异”一宗,合称“七宗”。“六家七宗”分为三个主要派别:心无、即色、本无。
2、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
三、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哲学、诗、书、画都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四节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性
一、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
1、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
2、儒家和新儒家都注重用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
3、儒学的历史发展,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就是志存天下,积极用世。
二、传统儒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人”的发现,对鬼神敬而远之,把眼光转向现实的人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思想不再具偶任何宗教色彩。
2、董仲舒把一切都归结于“天”,重新神学化、宗教化。
3、此外,儒学的宗教色彩还表现在修养理论上。儒家修行方法的宗教色彩还表现在“慎独”的修行理论中。“寡欲”也是儒家的一种基本的修行方法。都带有浓重的宗教禁欲主义的色彩。
三、宋明理学具有准宗教的性格
1、南北朝之后儒、释、道三教的不断融汇,由于儒家大量的吸收了佛、道二教的有关思维方法和思想内容,宋明理学的新儒学把佛、道二教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从而使自己具有了准宗教的性格。
2、宋明理学深摄佛教思想,表现在
(一)其理论纲骨“心性”学说,实际上是隋唐佛教佛性理论的翻版。
(二)由于宋明理学把心性本体化,汽修行方法也逐渐地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1、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2、家国一体,由国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二、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文以载道”、美善合一。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孔子建构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扩展为“五伦十教”。法家代表管仲提出“四维七体”。
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1、仁爱孝悌
2、谦和好礼
3、诚信知报
4、精忠爱国
5、克己奉公
6、修己慎独
7、见利思义
8、勤俭廉政
9、笃实宽厚
10、勇毅力行
三、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
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人格:圣人、贤人、仁人、大人、君子、成人、善人等等。
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一、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孕育展开——抽象发展——辨证综合的过程,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三大阶段(先秦——汉唐——宋明)相符合。
1、先秦——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
中国古神话有三个重要特点:崇德不崇力;
惩恶扬善,善恶报应;
重天命而轻命运。
2、汉唐——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两汉儒家、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大学》、《中庸》是儒家伦理成熟的标志。
董仲舒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化的统一。
3、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辨证综合阶段
这一时期的儒学是新儒学,融合了道玄与佛学的“新儒学”。它的最重要的学派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二、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1、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构成: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人性的认同。概括的说就是:人伦、人道、人性。“礼”的法则,“仁”的原理,修养的精神,构成中国伦理体系的基本结构要素。
2、“礼”的四次转化:
(1)西周的维新,把氏族社会作为习俗法规的礼转化为文明社会的秩序,即“周礼”;
(2)孔子对“礼”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提升;
(3)两汉时期,董仲舒把“礼”转化为“三纲五常”大一统的封建礼教;
(4)宋明时期,新儒学把“礼”转化为神圣的、绝对的“天理”。
3、“礼”包含的民族因素主要有三个:
(1)五伦设计。建构起身、家、国、天下四位一体的伦理系统,和以返本回报为原型的互惠互利的双向的伦理关系,形成以“孝悌”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
(2)整体主义。
(3)伦理政治。
4、“人道”的核心是“仁”,内涵有三:
(1)人伦决定人格。
(2)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
(3)德性主义。
5、人性论是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中国的人性思想的特点:
(1)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的尊严。
(2)人格均等,人人可圣。
(3)修身养性,向内探求。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1、卜辞(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负责记载的史官,是最早的历史学家。
2、《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之为史。
3、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国诸侯都有了国史。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史为基础,编成《春秋》。《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继孔子之后,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很大发展,代表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3、秦汉时期是中国史学的成长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继代史的出现。《史记》的“成一家之言”标志着史学已卓然成为一家。班固的《汉书》,断代为史,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荀悦的《汉记》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4、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到了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
5、随唐五代时期,中国史学出现了重要转折。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总结性著作的出现,是此期史学发展的又一个特点。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为史学开辟了新路。
6、宋元时代,尤其在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袁枢新创纪事本末体。
7、明代时期方志撰述兴盛和稗史空前增多。
8、清代学风以考据为盛,乾嘉时期是其黄金时期。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1、中国古代史籍分类的体制在《隋书。经籍志》里大致确定下来。分为13类。后来刘知几分类10类。
2、乾隆时编《四库全书总目》,把史书分为15类。
二、贯通古今的编年体
1、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中国历史之有确切纪年是公元前841年。
2、《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文句简短,措词隐晦。出现很多解《春秋》的书。称之为“传”。主要有“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3、东汉末年,荀悦《汉纪》是关于西汉一朝的编年体断代史。袁宏的《后汉纪》也是一部断代编年史。扩大了编年史的容量。
4、北宋司马光撰写编年通史《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上唯一一部划时代的名著。
5、南宋李焘撰写《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李心传撰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6、清代末,毕沅李焘、李心传的著作以及清初徐乾学所撰《资治通鉴后编》的基础上,撰写《续资治通鉴》。后人把她同《通鉴》合刊,称为《正续资治通鉴》。
7、汉以后的编年体史书还有一个重要系列,就是历朝的“起居注”和“实录”。
三、列朝相承的纪传史
1、《史记》——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列传(70)
2、《汉书》——纪(12)、表(8)、志(10)、传(70)(费“世家,改“书”为“志”)
3、纪传体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流行的史书体裁。中国古代所谓“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纪传体史书创始于《史书》,它的作者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之父。
4、前四史:《汉书》、《后汉书》(范晔)、《史记》、《三国志》(陈寿)
四、典章制度的渊海
1、唐代,杜佑创作了我国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通典》。 2、南宋,史学家郑樵撰写《通志》。
3、宋末,史学家马端临撰写通史《文献通考》。
4、《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
五、纪事本末与史评
1、史评可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批评史事;一类重在批评史书。
2、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是史评杰出的代表作。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人会通古今
二、以古为镜经世致用
三、求实直书书法不隐
四、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
一、原始彩陶
1、中国原始彩陶的时间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道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空间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2、中国彩陶有两个特点:一是彩陶图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与中国文化观念的演进同步;二是彩陶图案的结构特点与中国美学的基本法则相合。
二、青铜纹饰
1、中国远古艺术另一个高峰就是青铜纹饰。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其中商周青铜器由于处于文化意识形态的核心,具有重要意义。
2、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饕餮纹;二是人兽共生。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一、建筑
1、中国古代建筑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
2、宫殿建筑以皇宫为代表,主要有高、大、深、庄四大特点。
3、陵墓表现已逝帝王的威严。其地面建筑仍有高、大、深、庄的特征。
4、中国寺庙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十年建立的洛阳白马寺。
5、中国的园林刻意追溯到西周初的苑囿合池。其发展和壮大是从春秋道秦汉。园林的核心是情趣,其情趣主要是自然情趣。
二、雕塑
1、中国雕塑主要由四个集群组成:
(1)陵墓集群,包括陵墓表饰、墓室雕饰、明器艺术;
(2)宗教集群,包括佛道寺庙和佛教石窟里的塑像、浮雕;
(3)建筑装饰,包括宫殿、苑囿、会馆、牌坊、民居、桥梁等建筑物上的装饰性雕塑;
(4)工艺雕塑,包括工艺性的泥塑、瓷塑、木雕等。
2、中国雕塑具有两个绘画的特点: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
三、书法
1、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篆书古雅、隶书丽姿、楷书雅正、行书流利、草书飘逸。
2、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是王羲之、颜真卿、张旭。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 ——《兰亭集序》;颜真卿——楷书天下第一 ——《颜勤礼碑》;张旭——草书之圣——《古诗四贴》
四、绘画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期。顾恺之——以形写神;宗炳、王微——随寄情山水产生了使人可“澄怀味象”的山水画。
2、中国古代绘画大体上可分为五类:
(1)宫廷绘画分为两类:有政教实用性的;有闲适性。
(2)文人绘画主要是表现士大夫的情趣。
(3)宗教绘画画的是佛道人物和佛经道教故事。
(4)市民绘画主要是指小说戏曲读本中的插图。
(5)民间绘画主要是与民间习俗有关,反映一般民众趋福避害的心理。
3、中国绘画显示出的美学原则:
(1)散点透视的“游目”。
(2)以大观小。
(3)遗貌取神。
(4)游目式的笔、色、墨。
五、音乐
1、 按照功能开分,中国音乐可分为:
(1)仪式音乐。其特点是音域不宽、节奏缓慢,完全服从于仪式的过程,肃穆庄严;
(2)宫廷舞乐。主要用于帝王享乐。
(3)声乐。
(4)独奏器乐。
(5)民乐。
2、中国音乐的特色:
(1)旋律为主。
(2)理性精神。
(3)节奏宣泄。
六、戏曲
戏曲之美体现在程式化和虚拟化。程式化。角色分行是程式化的,生、旦、净、丑为四大基本分行。程式化一方面是类型化,另一方面又是虚拟化。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中国文化的宇宙观在于它是一个气的宇宙。汽运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为中国艺术的基本准则。
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中国艺术有两大基本类型:阳刚与阴柔。儒家中阳刚之美,道家重阴柔之美。“神”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所谓“神”,就是以形写神。所谓“逸”,就是超朝廷、越世俗、拙规矩、轻法度,以神写形。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宇宙之和。所以中国艺术也把“和”最为最高境界。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
二、漫长的发展历程
1、中国文学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即是从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中国文学也走 过了3000多年的历程。
2、诗歌的发展:
(一)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基本编定了。主要是四言诗。
(二)到公元前4世纪,南方兴起了另一类诗歌——“楚辞”。形式主要是杂言体,句末多以感叹词“兮”字结尾。
(三)汉代,五言诗和七言诗开始兴起,经过魏晋南北朝诗人的不断努力,在声律和丽辞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唐代,五、七言律诗的格律成熟了,这种格律主要着眼于以汉字四声来协调诗歌的韵律,堪称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最大特征。
(五)唐以后,词、曲等诗歌样式也有长足发展,但五、七言古体诗和律诗一直最受诗人的重视。
3、散文的发展:
(一)散文的渊源可以追溯道商代的甲骨卜辞与稍后的铜器铭文。
(二)随着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的转变,出现了专门记录商周时代王公的言辞、政令的《尚书》,标志着散文的形式。
(三)《尚书》以后,散文分别向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和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形成了壮观的先秦散文。
(四)秦汉以后,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文和骈文两大类。古文以散行的单句为主,骈文以骈偶的对句为主,也有互相交融的情形。
(五)魏晋南北朝是骈文形成并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期。
(六)中唐古文运动以后,古文又渐渐地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直至近代白话文兴起为止。
4、叙事文学的发展
(一)叙事文学的源头可推至上古神话和史传作品。
(二)真正的文学创作始于魏晋小说。魏晋及南北朝的小说有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大类。
(三)唐代时,传奇小说奇峰突起。与此同时,民间的说话艺术也开始发展。
(四)宋代,产生了成熟的话本小说。
(五)明清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长篇章回小说,标志着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
(六)叙事文学的另一门类——戏曲,萌芽于汉代百戏,经过唐戏和宋金杂剧的阶段,到元杂剧而臻于成熟。以后又进一步演变为明清传奇与近代戏曲。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 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共收入自西周初 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一)根据音乐的类别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国风》,共160篇,是从十五个地区采集的民间歌谣;二是《大雅》、《小雅》,共105篇,多是宫廷宴饮的乐歌;三是《周颂》、《鲁颂》、《商颂》,分别为西周王室和春秋前期鲁国、宋国用于宗庙祭祀 的乐歌。
(二)《诗经》有五方面的内容: (1)描写了周部族的历史;(2)描写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3)描写战争和徭役的情形;(4)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5)叙述爱情和婚姻。
(三)《诗经》的艺术特征: (1)赋:直接的叙述和抒写。(2)比:比喻或比拟。(3)兴:从意义、声音方面的类比关系来引发诗歌。
2、《楚辞》:“楚辞”本是战国初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经过刘向、王逸等学者的 收集、整理,编成《楚辞》。《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长达2400多字的《离骚》。
3、《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
二、先秦散文与汉赋
1、史官的记录成为史书,也就是所谓的历史散文。
(一)先秦的史书主要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专记个人言行的《晏子春秋》。
(二)春秋末年开始,“士”的阶层兴起、壮大,他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政治主张、展开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了以论说为主的诸子散文。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主要是语录体,代表作《论语》;(2)战国中叶,由语录体向对话体、论辩体过渡,代表作《孟子》、《庄子》;(3)战国后期,发展成为专题论著,代表作《荀子》、《韩非子》。
2、赋: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主要特点是铺陈描写、不歌而颂。产生于战国后期,接受了纵横家游说之辞及楚辞的巨大影响,到汉代达到鼎盛阶段。之后有六朝的骈赋、唐代的律赋和送以后的文赋。汉赋按题材取向可分为两大类:
(一)抒情述志的短赋。
(二)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体物”大赋。这是汉赋的主流。例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也是代表作。
三、唐诗宋词
1、唐诗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一)盛唐是指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的50年。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边塞诗派。
富于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的精神面貌在诗歌中的体现就是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李白。与李白齐名的是杜甫。
(二)中唐诗坛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为代表继承了杜甫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精神,强化了诗歌的封建美刺功能;另一个是以韩愈、孟郊、贾岛、卢仝、李贺为代表的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勇于创新的精神。
2、宋词可分为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宋词的特征是: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的生活而不是社会现实;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风格倾向上偏重阴柔和婉而不是阳刚雄豪。
三、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1、元杂剧是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主要有唱词、对白、动作三个部分,一般分为四折。
(一)“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著名的《西厢记》的作家王实甫都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
(二)元杂剧的题材有五个:
(1)爱情剧。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2)公安剧。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鲁斋郎》,无名氏的《陈州粜米》。
(3)水浒剧。 例如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4)世情剧。例如关汉卿的《救风尘》,郑廷玉的《看钱奴》,秦简夫的《东堂老》。
(5)历史剧。例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关汉卿的《单刀会》,马致远的《汉宫秋》。
(三)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1)元杂剧高扬了反抗精神,抨击黑暗势力,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
(2)元杂剧褒贬分明,剧中人物的忠*美恶判若泾渭,具有进步意义。
(3)元杂剧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的题材。
2、中国的小说经历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后,到明清时代臻于极盛。涌现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六部著名的长篇小说。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想精神
二、“文以载道”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1、强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作家重视国家、人民的群体利益,即使在纯属个人抒情的作品中也时刻不忘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
2、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
1、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
2、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这样在精炼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教育传递下来的
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
1、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民间私学大师,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
2、《学记》和《大学》是春秋时期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总结,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古典教育学专著,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3、到西汉,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开创太学。汉代的学校是官学和私学并举。地方政府所办的学校,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中央学制分为两种,一为国子学,一为太学。南朝宋文帝时,在京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称为“四学制”。
4、 唐代建立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
5、 唐宋以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书院。当时著名的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登封的嵩阳书院、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等。
6、 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由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则有卫学(军事学校)。
7、 清代学制,大致沿袭明制。
8、 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9、考试内容,第一类为经义,出题限于五经四书,文体多为八股;
10、第二类诏诰律令;
11、第三类为经史时务策。
12、科举制自隋唐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在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优点是:和汉代选举制和魏晋九品中正制相比,要客观公正,严格认真,不易发生舞弊,参加科考者确实普及道下民百姓。缺点是:考试偏重经籍文辞,忽略德行才能;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自由发展;把受教育与仕进、利禄直接挂钩,考试合格者不乏思想僵化、毫无能力的庸才和利禄之徒;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变成科举的附庸。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1、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主义的教育,主要由以下三个特色:
(一)综合观,即大教育观。教育的作用包涵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一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
(三)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2、中国古代教育与外国教育相比,还有一些特点:
(一)它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灵活的因人因时而异的;
(二)不是分科细密的,而是整体综合的;
(三)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术的,而是德智合一的;
(四)不是师生脱离、教育与人生实践脱节的,而是教学相长、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之中的;
(五)不是以知识体系为枢纽,而是以人生为枢纽,以一代一代人风的建树和培育为目的。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孟子继承发挥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温故知新也是孔子提出来的。
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孔子的学生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
四、长善救失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的教学思想是《礼记。学记》提出来的。《礼记。学记》还明确地提出了教学 相长的思想;韩愈继承和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
五、言传身教尊师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