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织行为学 绪论
组织行为学 绪论,包括组织的含义、组织的特点、组织与管理的关系、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等内容。
组织行为学 第十章 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包括个人-组织契合度、组织社会化与个体策略、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个体)、心理契约等内容。
组织行为学 第九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知识总结,包括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组织发展趋势和新型组织两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组织行为学绪论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研究并利用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增强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能力,提高管理效能的学科。
行为规律
解释
预测
控制
组织
组织的含义
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运用态度、知识、技能和其他要素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组织、军事组织等。
组织的特点
组织是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
组织的根本特征是人,正是由于人的存在,才使组织具有了生命的意义。
组织有自己的目标
组织的存在一定是为了某个目标的实现。当一个目标靠个人无法完成时,组织就出现了。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合作来实现目标
组织的存在是由于个人不能完成所有的活动和功能,而这些活动和功能对于实现其目标又是必需的。为了完成这些活动或功能,组织中的人就需要有所分工,每个人或一部分人都在实现复杂目标的过程中承担一部分工作或任务。
组织与管理的关系
组织需要管理
组织是一个整体,它由要素组成,要素的协调需要管理
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有效的相互作用需要管理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广义地讲,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狭义的组织行为,是指组织成员在组织内部的工作行为。(主要)
组织行为学具有系统性
研究内容
①把组织作为一个系统,首先是组织内部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也就是不同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②关于系统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组织运作的效果,不是单个组织成员个人效果的简单叠加。
构成学科
心理学 社会学 人类学 政治学 伦理学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认识和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帮助
随着实践的深入和中国企业的成长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
学习组织行为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组织中人的认识水平,为进一步推动认识的进步奠定基础
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利于强化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理论自信,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四个发展阶段
早期的工业心理学派
20世纪初,工业心理学的萌芽与发展为组织行为学乃至整个行为科学学派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典管理学派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行政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科层结构理论
行为学派
人际关系理论:霍桑研究、马斯洛五需求层次模型、麦戈里格X理论和Y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权变学派
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绝对有效的模式或方法,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随机应变。
系统学派
系统学派是指将组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各项管理业务看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的一种管理学派。
组织行为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目的
证明一个命题或判断的合理性
研究术语
变量、假设、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理论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实验研究法
观察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也叫个案研究,是一种常见的质化研究方法,适用于对某个复杂问题或新现象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考察。
对组织行为学的辩证分析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生物特性。
社会是按特殊的规则和特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单个个人所不具有的属性。
个人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辩证统一
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和变化发展
辩证地看待人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本性
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
人的终极目标——全面发展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实质是科学地认识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根本作用。
马克思强调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个体成长的历史,二者发展的一致性又是以劳动为基础的
这些思想,是指导我们管理实践的有效法宝,不可能从西方的组织行为学教材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