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审计抽样
这是一个关于审计抽样的思维导图,介绍了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其展开了详细阐述。
编辑于2022-03-22 10:12:01审计抽样
基本概念
测试方法
全选
适用于凭证资料较少,工作量较小时
选样比例:100%
特选
适用于因特殊需求单独选出
选样比例:针对特定科目100%
抽样
适用于凭证资料较多、工作量较大时
选样比例:小于100%
审计抽样
特征
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代表性的影响因素
相关因素
样本整体
如何选取样本
错报的发生率
无关因素
样本中的单个项目
样本规模
错报的特定性质
适用性
风险评估程序:否
控制测试
留下运行轨迹的内部控制:是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测试:否
实质性程序
细节测试:是
实质性分析程序:否
审计风险
抽样风险
含义:抽出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可能性
说明:只要使用审计抽样,就会存在抽样风险,除非100%全查
分类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率,多费力
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易发表不当审计意见,有风险)
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易发表不当审计意见,有风险)
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多费力
记忆口诀:过受影响效果
相关因素:与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相关 无论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均可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
来源
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未能适当的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记忆思路:选错了总体→定错了标准→用错了程序→评价错了结果
说明:由人为因素造成,难以量化
降低方式
采取适当的质量管理政策和程序
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
仔细设计审计程序
对审计实务的适当改进
二者相同点
涉及环节: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检查风险的确定过程中均可涉及
具体运用:控制测试、细节测试
是否可控:均可控
是否影响审计风险:均影响
审计抽样分类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
特征
随机选取样本
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优点
客观计量,精确控制风险
高效设计样本
计量已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定量评价样本结果
缺点:成本高
非统计抽样
优点特征:不同时具备统计抽样的两点特征的
优点
操作简单,成本低
主要适用于定性分析
缺点:无法精确地测定抽样风险
两者相同点
都要求CPAer在设计、选取和评价样本时运用职业判断
对选取的样本项目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与使用的抽样方法无关
都是通过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
扩大样本量均可降低抽样风险
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适当,也能提供与统计抽样方法同样有限的结果 因此两者的选择主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
用途:控制测试
目标:内部控制是否值得信赖
性质:定性(发生率)
审计评价关键点:控制偏差
结论: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赖,确定实质性程序范围(做多做少)
变量抽样
用途:细节测试
目标:测试总体错误金额大小
性质:定量(金额)
对象:财务报表项目
审计评价关键点:金额大小
结论:确定错报金额的大小,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基础
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样本设计阶段
确定测试目标:目标在于提供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定义总体
适当性
指总体应适合特定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测试的方向
举例
要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CPAer从已开单的项目中抽取样本不能发现误差,因为该总体不包含那些已发运但未开单的项目。为发现这种误差,将所有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通常比较合适当。
要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如果从已得到授权的项目中抽取样本,CPAer不能发现控制偏差,因为该总体不包含那些已支付但未得到授权的项目。
完整性
CPAer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举例
如果CPAer从档案中选取付款证明,除非确信所有的付款证明都已归档,否则CPAer不能对该期间的所有付款证明得出结论。
如果CPAer对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得出结论,总体应包括来自整个报告期间的所有有关项目
同质性
指总体中的所有项目应该具有同样的特征
举例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出口和内销业务的处理方式不同,CPAer应分别评价两种不同的控制情况因而出现两个独立的总体。
虽然被审计单位的所有分支机构的经营可能都相同,但每个分支机构是由不同的人运行。如果对每个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和员工感兴趣,可以将每个分支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总体对待;如果关心的不是每个分支机构而是被审计单位整体的经营,且各分支机构的控制具有足够的相同之处,则可将被审计单位视为一个单独的总体。
改变某个特定控制:如果旧控制被用于实现相同控制目标的新控制所取代,CPAer需确定
测试这两个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预期都有效:视为一个总体
两个控制差异很大,可以分别测试:视为两个总体
只测新控制,不测或少测旧控制: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主要取决于控制的后期或截至某个特定时点的有效运行,此时,新控制是一个独立的总体。
定义抽样单元: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
定义偏差构成条件
CPAer必须详细了解控制目标和控制政策与程序(未达到控制目标/不复符合控制政策程序即为控制偏差),方可恰当地定义偏差。
举例:检查仓库门卫是否对进门的访客全部都登记了按控制制度规定,每个访客都需要登记只要检查到一个没有登记就是控制偏差,不论门卫给出什么理由。
定义测试期间
前提:如在会计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测试期间通常就是整个会计年度,无需专门定义测试期间。 由于内部控制的相对稳定性,CPAer通常在期中实施控制测试,此时需要定义测试期间。
处理方法:如控制测试在期中实施,需要确定如何获取关于剩余期间的证据。 CPAer可以有两种做法:
将测试扩展至剩余期间
高估:提前多选
低估:做替代程序
不将测试扩展至剩余期间:剩余期间做其他测试
举例:⒈预计总体1~10月实际发生10000笔,预计剩下的11~12月将发生2500笔,合计12500笔 ⒉预计样本125笔,期中已抽105笔,余下20笔未抽 ⒊实际发生
在11~12月只发生2000笔,少了500笔→剩余的20个样本编号中,有15个在10001~12000间,后5个没有对应的业务发生,这种情况,可再次从整体中(00001~120000)之间抽取5个样本(替代)
在11~12月发生3500笔,多了1000笔→重新定义总体,1~10月算一个总体,11~12月算一个新总体,单独进行测试
选取样本阶段
确定样本规模
影响因素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反向变动:可接受的风险越小(要求越严格),规模越大
可容忍偏差率→反向变动:可容忍偏差率越小(要求越严格),规模越大
预计总体偏差率→同向变动:规模越大,总体偏差率越大(自然规律)
总体规模→影响很小
其他因素
控制运行的相关期间越长,需测试的样本越多
控制程序越复杂,测试的样本越多
控制的类型
人工控制:偶发性大,测试量偏大
信息技术控制:一般控制有效,应用控制测试一次即可
针对运行频率较低的内部控制的考虑:某些重要的内部控制并不经常运行(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可能是按月执行)
确定样本量
非统计抽样:运用企业判断进行定性估计
统计抽样:必须进行量化,并利用专门的计算机程序或样本量表来确定
确定选样方法
简单随机选样
适用范围: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均适用
举例:使用计算机或随机数表获得所需的随机数
系统选样
适用范围:非统计抽样,在总体随机分布时也适用于统计抽样
举例:总体范围100,样本量10,那么选样间距为10,必须从第一个间隔(0~10)中随机选取一个样本项目,作为抽样起点。如果随机数是7,那么其余项目分别是7+10,17+10…以此类推,直到97
随意选样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非统计抽样
整群选样
适用范围:不能在审计抽样中使用
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
无效单据(如空白、作废单据):合理确信该收据的无效是正常的且不构成对设定控制的偏差,就用另外的单据替代
未使用(单据业务未发生):同上
不适用(选取的项目不适用于事先定义的偏差):同上
对总体的估计出现错误:高估总体规模,要用额外的随机数代替,以确定对应的适当单据
在结束之前停止测试:偏差太多,不值得信赖,直接做实质性程序
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查(如单据丢失、污损)
当偏差:如无法实施替代程序,就考虑将该样本项目视为控制偏差
考虑影响:要考虑造成该限制的原因及其可能对了解内控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影响
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计算样本偏差率
样本偏差率=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样本规模
样本偏差率就是CPAer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因而在控制测试中无须另外推断总体偏差率,但须考虑抽样风险
考虑抽样风险:定量衡量
统计抽样
总体偏差率上限=总体偏差率+抽样风险(风险可量化)or风险系数÷样本量
将总体偏差率上限和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判断总体是否可接受
非统计抽样
抽样风险不可量化,没办法考虑
将总体偏差率和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样本结果评价
统计抽样
低于:总体能接受
大大低于:能
大于或等于:否,应当修正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增加实质性程序的数量
低于但接近:考虑是否接受总体,并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测试范围
非统计抽样
大于:否
低于,不大不小:扩大样本规模
低于但很接近:否
大大低于:可以接受
考虑偏差性质和原因:定性衡量
应当调查识别出的所有偏差的性质和原因,即使样本的评价结果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对样本结果的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一样重要
如果在样本中发现了控制偏差,CPAer有两种处理办法
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收集证据
认为控制没有有效运行,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增加对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
形成结论
样本结果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不需要修改计划的实质性程序
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二选一)
进一步测试其他控制
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相应修改实质性程序
记录抽样程序
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样本设计阶段
确定测试目标:在细节测试中,抽样通常用来为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提供特定水平的合理保证。
定义总体
考虑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识别单个重大项目(超过可容忍错报应当单独测试的项目)和极不重要的项目(不包括在总体)
借方和贷方作为不同总体(如应收账款)
收入和成本视为两个总体
定义抽样单元: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个记录,甚至是每个货币单元
界定错报
CPAer应根据审计目标界定错报
不适应界定错报的情形
时间差异:如银行存款的未达账项
串户:被审计单位在不同客户之间误登明细账
已更正:被审计单位自己发现并已在适当时间予以更正的错报
选取样本阶段
确定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
传统产量抽样
优点
如果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传统变量抽烟后可能只需较小的样本规模就能满足审计目标
CPAer关注总体的低估时,使用传统变量抽样更合适
需要在每一层追加选取额外的样本项目时,传统产量抽样更易于扩大样本规模
对零余额或负余额项目的选取,传统变量抽样不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缺点
传统变量抽样更复杂,CPAer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
确定样本规模时,CPAer需估计总体特征的标准差,而这种估计往往难以作出,CPAer可能利用以前对总体的了解过根据初始样本的标准差进行估计
如果存在非常大的项目,或在总体的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且样本规模比较小,正态分布理论可能不适用,更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如果几乎不存在错报,传统变量抽样中的差异法和比率法讲无法使用
方法
均值法
计算公式
样本平均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估计的总体金额=样本平均金额×总体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
使用条件:如未对总体进行分层,CPAer通常不使用均值法,因此时所需样本规模可能太大,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差额法
计算公式
样本平均错报=(样本账面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样本平均错报×总体规模
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推断的总体错报
使用条件:样本项目存在错报
比率法
计算公式
比率=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比率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
使用条件:样本项目存在错报
使用注意事项
若CPAer决定使用统计抽样,且预计没有差异或仅有少量差异,就不应使用比率法和差额法,而应用均值法或货币单元抽样
如果发现错报金额与项目金额紧密相关,CPAer通常会选择比率法
如果发现错报金额与项目数量紧密相关,CPAer通常选择差额法
货币单元抽样
定义:运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以货币单元为抽样单元
优点
CPAer可以很方便的计算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因而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在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时无需直接考虑总体的特征(如变异性)
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无需通过分层减少变异性
选样时,如果项目金额等于或大于选样间距货币单元抽样将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即该项目一定会被选中
如果CPAer预计不存在错报,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最终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缺点
不适用于测试总体的低估
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货币单元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CPAer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CPAer通常需逐个累计总体金额,以确定总体是否完整并与财务报表一致
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这时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非统计抽样
确定样本规模
影响因素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反向变动
可容忍错报:反向变动
预计总体错报: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影响很小
总体变异性:同向变动
前提: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CPAer可以考虑将总体分层
作用:分层可以降低每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确定样本量
统计抽样:CPAer通常使用计算机程序确样本规模
非统计抽样
利用样本规模表做参考
公式法: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CPAer应针对选取的每个样本,实施适合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参考控制测试
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推断总体的错报
总述
CPAer应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错报
CPAer不能根据未回函的消极函证推断总体错报
方法:参考选取样本阶段
特殊情况的处理
期中测试:如果在期中实施细节测试时用到审计抽样, CPAer只能根据样本结果推断从中选取样本的总体的错报金额,且需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细确定能否将期中测试得出的结论合理延伸至期末
分层
错报=
分层错报+个别重大项目错报
推断错报+事实错报+判断错报
步骤
CPAer在设计样本时将进行抽样的项目分为几层,则要在每层分别推断错报
然后将各层推断的金额加总是计算估计的总体错报
CPAer还要将在进行百分百检查的个别重大项目中发现的所有错报与推断错报金额汇总
考虑抽样风险→样本结果评价
统计抽样
大于:不能接受
等于:不能接受
小于:可接受
非统计抽样
大于:不能接受
等于:不能接受
低于但很接近:不能接受
低于但不大不小:扩大样本规模
大大低于:可以接受
考虑错报的性质和原因
得出总体结论
调查错报:如果样本结果不支持总体账面金额,且CPAer认为账面金额可能存在错报,CPAer通常建议被审计单位对错报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调整账面记录
汇总未更正错报
记录错报:无论样本结果是否表明错报总额超过了可容忍错报,CPAer都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记录已发生的事实错报(除非明显微小)
记录抽样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