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精馏
化工原理(下)第一章 精馏 精馏段 提馏段 ,平衡状态下,某组分的气相分压与其液相摩尔分数之比,介绍了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段、提馏段等术语解释。
有机化学烷烃部分,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叫做烃,烷烃是其中的一类,也叫饱和链烃。本图涉及烷烃的构型,结构理论,反应机理等。
有机化学-立体化学部分,立体化学是从三维空间揭示分子的结构和性能。本思维导图整理了对称因素和构型及平面表达知识,涉及有机化学中几种构型和立体化学角度的分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挥发度υ
平衡态下,某组分的气相分压与其液相摩尔分数之比。
若为理想溶液,符合拉乌尔定律,有:
由原式可得
α体现了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
① α>1,A比B更易挥发;且α越大,越易分离。
② α=1,yA=xA,汽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即发生共沸。
主题
平衡蒸馏的串联——精馏
简化须假设
1. 理论板:传质、传热阻力为零,气液两相能完全混合,离开板的气液平衡。
2. 恒摩尔流
简单蒸馏
特点
(1)长期、间歇、非稳态。
(2)可得不同含量的产品。
(3)适于稀溶液初步分离
物料衡算
总物料:dD=dL 易挥发组分:Lx=(L-dL)(x-dx)+ydD
平衡蒸馏
1.混合物瞬间达到汽液平衡的分离过程。
2.又称闪蒸。
3.连续、稳定、粗分
计算
F = D + W Fxf = DyD + Wxw
液化率 q=W/F 则物料衡算化
精馏段
操作线方程
斜率<1
R越大、直线斜率越大,但斜率始终小于1。 此线过点 ( xD, xD )。
回流比
最小回流比
提馏段
斜率>1
直线方程,L’ 、W 、xw决定斜率与截距,过点(xw , xw )。
进料热状况只影响提馏段:
q值的变化对精馏段操作线无影响。
1. q减小,q线向左旋转,提馏段操作线斜率L’/V’增大、气液组成靠近平衡线,传质推动力减小,完成相同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增加。
2. q减小,提馏段斜率L’/V’增大,且L’<L=V/(1+1/R),所以热进料会导致提馏段气量V’明显小于精馏段气量V,塔内气相负荷不均,影响塔径设计。
3. q值越小,提馏段上升蒸汽量越小,操作费用有所减少。
加料板
此式为加料板的操作线方程, 也称q线方程。 q线斜率q/(q-1), 过点( xF ,xF )。随进料热状况改变,q线围绕( xF , xF )旋转。
塔板数的确定
当塔顶用全凝器,塔底用再沸器时:
N理论=n+m-1
当塔顶用部分冷凝器,塔底用再沸器时:
N理论=n+m-2
最少理论板数计算--芬斯克方程
两种特殊情况理论板层数
直接蒸汽加热
应用背景
1. 待分离的物系为水溶液
2. 水为难挥发组分
加热的意义
1. 省掉再沸器,减少设备费用
2. 提高加热蒸汽利用率,节约能耗,减少操作费用
理论板层数的计算
直接蒸汽加热的精馏段操作线和q线与常规塔相同,但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应予修正。
提馏段操 作线方程
提馏段操作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 (xW , 0) , 不再过点(xW, xW)
多侧线的精馏塔
多侧线进料
分离浓度不同的原料液,在不同塔板位置上设有进料口。
中间段
多侧线出料
为获得不同规格的产品,在不同位置处设出料口。
塔板效率
全塔效率E0
精馏节能技术
1. 热泵技术(功+低温热=高温热)
省掉再沸器,减少设备费用
提高加热蒸汽利用率,节约能耗,减少操作费用
2. 多效精馏(换热匹配,类似多效蒸发)
3. 中间冷凝器&中间再沸器(热能品位)
间歇精馏
非稳态
只有精馏段
操作灵活
泡点进料
操作方式
回流比恒定
馏出液组成恒定
非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
当异种分子小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时,混合液易汽化,导致溶液中组分的平衡分压高于拉乌尔定律的预计值,产生正偏差。此时t-y线变瘪(露点降低),如乙醇-水体系
当异种分子大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时,混合液难汽化,导致溶液中组分的平衡分压低于拉乌尔定律的预计值,产生负偏差。此时t-y线鼓起,如硝酸-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