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审计学原理》第三章:审计规范
这是一篇关于《审计学原理》第三章:审计规范的思维导图,其中包括了审计规范,审计法律规律,审计准则体系,审计职业道德等。
第八章:财务报告的思维导图,包含考点一:财务报告的概念及其编制要求;考点二:资产负债表;考点三:利润表等。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思维导图,知识点有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及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职业道德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三章:审计规范
一:审计规范
其含义
是在组织实施审计工作和审计管理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和判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各种活动是否和法合规、高质有效的标准和依据
其基本内容
审计法规
审计准则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审计职业道德
其分类
国家审计规范
内部审计规范
注册会计师审计规范
二:审计法律规范
含义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各种审计监督关系的行为准则
组成
行为模式
法律后果
内容
审计组织法
审计程序法
审计实体法
审计责任及法律责任
层次
第一层
宪法(宪法关于审计监督的规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二层
审计法和其他有关审计方面的法律(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三层
审计方面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四层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地方制定)
三:审计准则体系
审计准则是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内涵
审计实验经验的总结
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依据
审计人员出具最终审计意见时的客观保证
审计准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很强的约束性
作用
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审计工作规范
有利于维护公众和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促进国际审计经验交流
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准则
是由世界各国最高一级国家机关形成的国际性组织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84年5月成立了审计标准委员会,于1992年10月通过了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准则
政府审计的基本要求
政府审计的一般准则
政府审计的现场操作标准
政府审计的报告准则
国家审计准则体系
国家审计准则框架
中华人名共和国审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国家审计准则基本内容
1·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2·审计计划
3·审计实施
4·审计报告
5·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
6·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的特别规定
内部审计准则
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框架
强制性指南
强力推荐指南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框架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框架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审阅准则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相关服务准则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代编财务信息
应当尊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恪守客观、公平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的信息保密
审计风险准则的特征
重大错报风险
检查风险
控制风险
固有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定义和目标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见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鉴证业务要素
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鉴证报告
鉴证业务分类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
直接报告业务
鉴证业务的目标
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
合理保证
有限保证
业务承接
承接条件
应谨慎决策是否承接某审计业务
承接步骤
初步了解业务环境
是否符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标准不适当时的处理方式
已承接鉴证业务的变更
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
责任方
注册会计师
预期使用者
鉴证对象
鉴证对象是否适当(前提条件)
不适当的鉴证对象
可能会误导预期使用者
可能造成工作范围受到限制
在适当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标准
可以是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规定
适当的标准特征
相关性
完整性
可靠性
中立性
可理解性
预期使用者获取标准的方式
公开发布
在称述鉴证对象信息时以明确的的方式表述
在鉴证报告中以明确的方式表述
常识理解
证据
总体要求
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适当的证据
对得出结论做出记录
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考虑重要性、鉴证业务风险以及可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
职业怀疑态度
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重要性
鉴证业务风险
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可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
记录
鉴证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含有鉴证结论的书面报告
鉴证结论的两种表述形式
明确提及责任方认定
直接提及鉴证对象和标准
提出鉴证结论的积极方式和消极方式
注册会计师不能出具无保留结论报告的情况
工作范围受到限制
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
责任方认定未在所有重大方面作出公允表达
标准或鉴证对象不适当
注册会计师姓名的使用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目标
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体系
1·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评估程序
2·治理和领导层
3·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4·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5·业务执行
6·资源
7·信息与沟通
8·监控和整改程序
四:审计职业道德
是为指导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中保持独立的地位、公正的态度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制定的一套职业道德规范
保障审计任务的顺利完成
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自身品德素养
有利于社会整体道德风尚的提升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不得泄露秘密、玩忽职守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诚信
客观公正
专业胜任能力和勤勉尽责
保密
良好的职业行为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对职业道德框架的具体运用
不利影响的具体形式
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
应对不利影响
审计和审阅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基本要求
独立性
保持独立性的期间
与治理层的沟通
工作记录
独立性概念框架分析思路
影响独立性的情况
经济利益
收费
与审计客户存在长期业务关系
与公众利益实体审计客户长期存在业务关系
与公众利益实体审计客户关键审计合伙人轮流相关的任职期规定
关键审计合伙人
关键审计合伙人轮流相关的任职期规定
关键审计合伙人轮流相关的冷却期规定
贷款和担保
家庭和私人关系
审计项目组成员最近曾担任审计客户的董高特
兼任审计客户的董高特
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
一般规定
属于公众利益实体的审计客户
临时借出员工
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
薪酬和业绩评价政策
礼品和款待
诉讼或诉讼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