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知识点疏导
希望你看到这份导图的时候还不晚!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在这历史长河中,抗日战争的胜利对我们现在的意义重大,这份导图详细概括了与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条理清晰,快收藏起来准备学习吧!
八上历史敌后战场的抗战专题知识分享!内容包含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三大部分知识点。详细介绍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背景、时间、目的、地点、意义,抗日根据的建立发展过程。快来一起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国民党
台儿庄战役
目的: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 沿津浦铁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时间:1938年3月
指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结果:日落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共歼敌一万余人)
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战,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保卫大武汉
时间:1938年6月~1938年十月
地点: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主要战役:江西 万家岭大捷
特点:兵力最多 战线最长 牺牲最重 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武汉保卫战后期,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1941年12月
结果: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意义: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