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这是一篇关于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的思维导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赞收藏起来,这是中国音乐史里的内容。
编辑于2022-03-29 11:06:35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一、宫廷音乐
乐府
汉乐府:秦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始建于秦,汉代沿用并扩建。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音乐,这是乐府最伟大的成就。乐府除了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外,还会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演奏。绥和二年汉哀帝撤销了乐府。汉乐府在音乐史中的地位与周代“大司乐”旗鼓相当。乐府起到了保护民间音乐的作用,促成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其后音乐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李延年
汉代乐府最高领导人,音乐家。早年为宫内太监,后因“性知音,善歌舞”被封为“协律都尉”。除了歌舞,他还十分擅长作曲。在《史记●乐书》、《汉书●礼乐志》中记载了李延年为汉武帝祭祀天地而制作了《郊祀歌》十九章。《晋书●乐志》还记载了李延年根据西域音乐“摩诃兜勒”创作“新生二十八解”,这是汉地吸收西域音乐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
洛庄汉墓乐器群
2000年发掘的西汉初年洛庄汉墓墓葬出土的乐器群,出土乐器中价值最珍贵的为编钟,编钟的音域在四个八度以上,可以在三个调(降A、降B、降E)上分别构成三种不同形态的七声音阶,这种情况出现在非十二律齐全的编钟音列中,至少将荀勖笛律中确立的三种音阶的历史提前了500年。这套乐器群的出土,是继曾侯乙墓之后我国考古界又一次重大音乐发现。
二、民间音乐
百戏
亦称“散乐”
汉代多种民间音乐的总称,包括杂技、魔术、歌舞等艺术形式,在古代文献和图像中均有体现。
鼓吹乐
鼓吹乐:是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并兼有歌唱的艺术形式。它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传入中原后和汉族传统音乐相融合形成的。鼓吹乐以其雄壮、粗狂的气势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根据器乐配置和应用场合不同,鼓吹乐可以分为横吹和鼓吹两种类型。
横吹
以鼓、角为主奏乐器,在仪仗、道路上行进时马上所奏之乐,又被称为“鼓角横吹曲”。现存最早的横吹曲辞,是北朝叙事长诗《木兰诗》。
鼓吹
以排箫和笳为主奏乐器,常在宫殿、宴会中使用。东汉时用于行军中,被称为“短箫铙歌“以排箫和铙作为主奏乐器。现存的鼓吹曲辞:《战城南》、《紫骝马歌》、《上邪》、《有所思》。鼓吹乐展现出雄壮、威武、粗狂的气势。
《孔雀东南飞》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一部长篇叙事歌曲,长达三百五十多句。讲述了关于封建势力和爱情斗争的故事。与《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相和歌
相和歌是汉代北方兴起的一种歌曲形式,后指汉代汉族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相和歌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徒歌“(清唱),“但歌“(一人唱,三人和),“相和歌“(丝竹乐伴奏,演唱者执节),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对艺术的处理程度不同,亦有学者认为三者是相和歌的不同发展阶段。常用伴奏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筝。汉族民歌《江南》被认为是相和歌的正声,其是乐府所传最早的五言作品。
相和大曲
结构为三部性结构,艳—曲(每段后加解)—趋(或乱)
多锻体的大型歌舞套曲作品,为相和歌的最高发展形式。
艳:大曲的引子部分,因其舞姿艳丽得名。段落婉转抒情,以乐器和舞蹈为主。
曲:大曲的主体部分,以歌唱为主,有多段歌词。
解:大曲的主体部分,一般为曲和曲的过渡段落,以器乐为主。
趋或乱:大曲的结尾部分,两者不同时使用,乱更为热烈,速度较快,一般为大曲高潮。
相和三调:指汉代相歌中经常用的三个调式,平调、清调、瑟调。
《陌上桑》:汉代相和大曲的曲目。汉代民间的长篇叙事歌曲,歌长五十多句,讲述一位貌美女子拒绝贵官,摆脱胁迫的故事。
清商乐(自此进入南北朝)
清商乐:南北朝以后,清商乐成为汉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其是北方和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总称,但其主要成分为南方民间音乐。清商乐主要包括相和歌、吴哥、西曲三部分内容。清商乐的表演形式与相和歌基本相同,所用调式也与相和歌相同,称为“清商三调“(平调、清调、瑟调)。
所用乐器十五种: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
清商乐作为宫廷歌舞音乐,在魏晋社会中具有正统地位,故被称为:“华夏正声“
吴歌与西曲
吴歌
吴歌:古代江苏一带的民歌,吴歌多风格抒情细腻,题材多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形式多为五字一句、四字一段的分节歌,曲尾有“送声”。代表作:《子夜歌》。
西曲:古代湖北一带的民歌。西曲为长江流域商业繁盛的产物,题材多为抒发游子思想离别之情。形式多样,有五言、四言、七言、长短句。代表作品:《乌夜啼》、《莫愁乐》、《估客乐》等。
歌舞戏
歌舞戏:指南北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化妆表演、载歌载舞、兼有伴唱和管弦乐伴奏的音乐形式,或为戏曲的雏形。
《大面》《代面》
《钵头》《拨头》
《踏摇娘》
三、器乐与乐器
1、古琴音乐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汉代大型琴曲,最晚在汉末已经出现,可能产生于广陵地区,“散”为一种乐曲的类别。据:《琴操》载,《广陵散》乐曲描写的是 “聂政刺韩王”的故事。现存的《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谱中有“刺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分段小标题。《广陵散》全曲共45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相传嵇康善弹此曲。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根据《神奇秘谱》对《广陵散》乐谱进行了整理和打谱。
《胡笳十八拍》:相传为汉魏时期蔡文姬所做的一首琴歌(实际可能是五代南唐蔡翼所作),作品的创作参考了胡笳的声音。作品的内容叙述了蔡文姬一生的坎坷遭遇。全曲共18个段落,1拍为一个段落。宋末元初时期,这首作品十分流行。
《酒狂》:相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阮籍创作的古琴曲,作品是由五个段落和一个尾声组成的“变奏曲体”,乐谱载于《神奇秘谱》、《风宣玄品》、《重修真传》等琴谱中。作品以“借酒佯狂”为主旨,刻画了醉意朦胧的神态和痛苦绝望的情感。从侧面揭露了当权者的凶暴,展示了魏晋文人的文化修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碣石调●幽兰》:用文字记谱法保存下来的古琴曲。我国现存最早的琴谱。是目前仅有的一首文字谱。南朝时隐士邱明传谱,谱本为唐人抄本。因曹操填词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而得名“碣石调”,碣石调是它的曲调形式,“幽兰”是指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碣石调”源于相和歌“瑟调曲”中的《陇西行》。作品内容,一般是借深山兰花来抒发文人隐士的清高思想。全曲共四段,由一基本音调发展而成,在作品中产生了纯律的音程。
“文字谱”:一种用文字记录弹琴的指法和弦位的记谱法。具体来说,就是用文字详细描述演奏古琴的手法,其既属于“音位谱”系统,也称“手法谱”。(由于记谱中的手法在时间间隔上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文字谱”不但间接的记录了音高,也保留了节拍、节奏信息。)
古琴的纯律问题:从古琴曲《碣石调●幽兰》中泛音的弹奏方法可以看出,在公元6世纪以前,纯律音阶已经在古琴上得以正式应用。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此曲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一般认为唐代被琴人颜师古改编为古琴曲。琴曲《梅花三弄》全曲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梅花主题”在全曲出现了三次,并用泛音演奏。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芬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2、乐器
排箫:古代的排箫,这时候得到普遍运用,在鼓吹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河南地区曾出土过汉代吹排箫俑。
笛:横吹的笛,在鼓吹中间有相当重要地位。
羌笛:汉代简称(笛)。是箫的前身,本来是西方边区少数民族羌族的乐器,最初只有四个孔,后经过京房在改造后变成五孔。
笳:在今天已不见。关于古代笳的形制记载不详。大概最初把芦叶卷起来吹奏就叫做笳;后来进一步把芦苇制成哨,装在一根没有按孔的管子上吹奏,也叫做笳,汉代鼓吹乐中所用到的笳,已经具备完备的乐器形制和性能。应该属于后者。后来的笳和角相混。和牧业生活有关,早期在少数民族应用,后来传播到全国。
角:最初的角,大概是用动物天然的角吹奏的,后来进一步有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成,汉代的角形体很大,变成了人工的角。和牧业生活有关,早期在少数民族应用,后来传播到全国。
琵琶:古代的琵琶,与现在的琵琶不同,现在琵琶这一名称,只适用于一个弹弦乐器。古代琵琶则是一个概括乐器种类的名称。在秦、汉时期有两种琵琶,琴琵琶(其音箱为圆的,两面蒙皮,形体较小,演奏时用一手持柄摇动发声)、汉代人们参照筝、筑等乐器造了一种琵琶,汉琵琶(其音箱是圆的、柄是直的、有四弦、十二柱、形制较大、又称为“阮咸”)。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新的琵琶:曲项琵琶(曲颈,音箱作梨形,有四弦,由波斯传入中国,后来传到南方)而五弦琵琶:(比曲颈琵琶小些,音箱作梨形,有五弦,由印度传入中国)
箜篌:早期出现的箜篌是横弹的,所谓“箜篌瑟”即“卧箜篌”,汉代出现“竖箜篌”,在汉灵帝时期传入我国,当时被称为“胡箜篌”
四、音乐家
曹植:三国时期魏时诗人,曹操之子,世称陈思王。曹植“改梵为秦”,创制《鱼山梵呗》,开辟了佛教音乐中国化的道路。
嵇康: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十分具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敢于与封建统治者斗争。相传嵇康十分善弹《广陵散》,这首曲目也成为了他“生前绝唱”。嵇康也能创作琴曲,其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和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为《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的琴曲,隋炀帝曾经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必备条件之一。嵇康还创作了一部音乐美学理论著作《声无哀乐论》主要表达了他对儒家音乐思想的批判。
《声无哀乐论》:嵇康所著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文中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的八次问答,阐述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声无哀乐”的核心内容:“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嵇康认为,音乐是客观的存在,哀乐之情是主观的存在,两者没有因果关系,与儒家的音乐观点相对立。书中还从不同角度对此观点进行了完善,比如:“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之当以感情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认为,人们的哀乐之前来自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音乐只是诱导其表现出来;“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认为,音乐的本体是“大小、单复、高埤、善恶”的总和,它只能引发人们的“躁静”、“专散”。并且提出“人情不同,各施所解,则发其所怀。 《声无哀乐论》中还涉及音乐本质、音乐的功能、音乐的审美感受等内容,是我国古代代表性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整体来看,嵇康肯定了音乐的娱乐作用和美感作用,大胆否定了儒家,一贯提倡的音乐的教化作用、道德作用。同时反对无视音乐的艺术性,把音乐简单地与政治等同的观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中音乐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阮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酒狂》是阮籍创作的一首琴曲,作品是有五个段落和一个尾声组成的“变奏曲体”,乐谱在于《神奇秘谱》、《风宣玄品》、《重修真传》等琴谱中。作品以“借酒佯狂”为主旨。刻画了醉意朦胧的神态和痛苦绝望的情感。从侧面揭露了当权者的胸吧,展示了魏晋为人的文化修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阮籍还完成了一篇音乐理论著作《乐论》,其中阮籍表面上继承了儒家“移风易俗,善莫于乐”的观点,但实际上是借着批判郑卫之音来批判司马家族的骄奢淫逸。
萧衍:南北朝两朝的皇帝,是称梁武帝,其十分精通清商乐,还亲自创作了清商乐的歌辞,他还创作了很多佛教音乐作品,推动了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
沈约:南朝梁文学家,为“竟陵八友”成员。其与周颙等创作“四声八病”,著有《四声谱》等著作,他的理论对音韵雪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其在正史《宋书乐志》中大篇幅的记载民间音乐内容,为后世“乐志”的撰写提供了范例。
曹妙达:北齐宫廷中的西域乐人,唐代多位琵琶演奏家均为曹妙达后人。这一家族字北魏至唐末400年间,对曲项琵琶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苏衹婆:北周天和三年随阿史那公主抵达长安的一位龟兹乐人。其善于演奏琵琶。且精通龟兹宫调理论。将西域的“五旦七声”(有学者认为五旦七调)传授给北国内史下大夫郑译。到了隋代,郑译以“五旦七声”为理论基础,提出了“ 84 Dell ”乐律理论。苏衹婆对于西域和中原音乐,文化的交流,以及后来的隋唐宫廷燕乐宫调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五、乐律学理论
京房六十律:西汉乐律学家京房确立的乐律理论。京房是第一个从理论上发现“仲吕不能还生黄钟”的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其创作了“ 60律”理论。具体来讲,京房六十律适用三分损益法产生十二律之后,继续往下相生至六十律,即产生五组不同律高的“十二律”。至第54律,京房称之为“色育律”,与第一律黄钟音程值只差3.6音分,金榜将其称为“ 一日”,我们当今称其为“京房音差”。而由“色育”继续向下生至六十律产生的七声音阶,与最初“黄钟”所生七音都相差“一日”,差别,十分微小。京房认为,在六十律中基本实现了“周而复始”的旋宫转调了,但实际上还有差别。 “京房准”:京房采用弦律,制造了13弦律准,后世称为“京房准”。“准”是弦律的正律器,《后汉书律例上》对“准”有过细致描述。京房是我国律学史上第一个将管律和弦律加以区别的人,又自制弦准,开创了律学研究的新方向。
荀勖笛律:西晋律学家荀勖,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矫正”制作出较精准的12笛,每只笛适合吹一律,正好应对十二律,每管开六个孔。可吹奏“3宫21变”。即荀勖说的“正声调”、“下徵调”、“清角调”三种不同形态的七声音乐。这十二支标准笛,后世称之为“荀勖笛律”。 “管口校正数”:是笛子管的长度与笛子管的气柱长度之间的差数,或可以说是黄钟律的长度与姑冼律的长度之间的差数,即相当于黄钟长度减去姑冼长度,这就是黄钟笛的管口校正,其他各笛子的管口校正均以此类推。 笛上三调:荀勖所制的十二支笛,每支笛子适用于“三宫”的演奏,即荀勖说的“正声调”、“下徵调”、“清角调”,这三种调式被称为“笛上三调”。这三种不同形态的七声音阶,正是魏晋时期“清商乐”兼用的三种音阶:古音阶,新音阶,俗乐音阶的商调式。学界一般称之为:“正声音阶”、“下徵音阶”、“清商音阶”。
钱乐之三百六十律:南朝宋太史钱乐之在元嘉年间,提出的三百六十律的理论。所谓“三百六十律”,是在“京房六十律”的基础上继续用“三分损益法”往下生律,共生出30组不同律高的“十二律”。其最后一律与黄钟律的音差,其音程值为1.845音分。比巴洛克时期,法国拉莫发现的“小微音差”1.954音分还要小,见称之为。“钱乐之音差”。
何承天“新律”:南朝杰出律学家何承天创立得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奇异在消除由三分,损益法算出的十二律“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宫转调的缺憾。具体的计算方法是:用黄钟本律之数9寸与仲吕所生黄钟之数8.8788寸相减,差数为0.1212寸。这将此差数平均分为12等份,即为0.0101 ,然后将所得数依次递加在各个律上,生至第13律时,恰成九寸而还原黄钟。 何承天的“新律”,从理论上还不是真正的十二平均律,但确实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数字计算十二平均律的探索,在中国乐律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声曲折:汉代的一种歌谱,称为声曲折,但无实物可考)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