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思维导图:包含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外来文化的传入)、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等等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思维导图: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等等
欧洲文化的形成思维导图:古典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古西欧文化、拜占庭、俄罗斯文化、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外来文化的传入
两汉时,佛教传入中国,日益兴盛,逐渐与儒家文化和到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华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
四大石窟
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巨著被译介到中国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
林则徐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62年开设京师同文馆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学说的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陈独秀等人提倡“民主”与“科学”
十月革命后,陈独秀等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传播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3-5世纪,儒学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流行
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把儒学作为官学
古朝鲜,日本,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仿照唐朝
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
四大发明也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在流球传播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
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等也相继传入
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也成为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