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血液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五章血液,知识内容有血液的形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骨髓和血细胞的发生等,收藏下图了解吧!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其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是作为原料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方面,本章重点论述分解代谢。
掌握各种代谢途径的概念,关键酶,生理意义;熟悉糖的各代谢途径的全过程概貌,与各个糖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乳酸循环血糖来源与去向及血糖的调节因素。了解糖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及糖代谢状况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整理了整本书有关的考点与知识,供大家参考与期末复习。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Python语言诞生至今,它已被逐渐广泛应用于系统管理任务的处理和Web编程。Python的创始人为荷兰人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五章 血液
血液的形成
是液体状态的结缔组织,循环流动于心血管管腔内
血浆(55%)
血清
基质
纤维蛋白原
纤维
血浆中含90%水,血浆蛋白,脂蛋白, 酶,激素,无机盐和代谢物。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象:对血细胞的形态,数量, 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形态:双凹圆盘形,直径约7.5μm
意义:①增大与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表面积 ②可变形运动,能通过直径小的毛细血管 ③缓冲低渗压(一定范围)
结构:①无核,无细胞器(人类成熟的RBC)②胞质充满Hb血红蛋白:含亚铁离子
Hb正常值: 男:(120~150)g/L 女:(110~140)g/L
正常值:男:(4.0~5.5)×10¹²/L 女:(3.5~5.0)×10¹²/L
功能:Hb结合与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ABO血型抗原系统,溶血,血影。
网织红细胞:来自骨髓的新生红细胞, 胞质内仍残留部分核糖体,经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
数量: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
功能:具有继续合成Hb的能力
意义:判断骨髓造血功能的一种指示
白细胞:均为球形的有核细胞, 根据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和颗粒的嗜色性。
都有嗜天青颗粒
正常值:(4.0~10)×10∧9/L
有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50%~70%
光镜:杆状或分叶状(2~5叶);胞质中含细小的嗜中性颗粒
分液越多,细胞越衰老, 杆状核与2叶核比例越高,则为核左移,身体出现细菌感染。 4~5叶核的比例增高,则为核右移,身体出现造血障碍。
电镜
嗜天青颗粒: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及醒性水解酶。
特殊颗粒:内含溶菌酶和吞噬素等
功能: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吞噬绸菌后自身成为脓细胞而死亡。
嗜酸性粒细胞0.5%~3%
光镜:核分2叶,胞质内充满分布均匀,粗大的嗜酸性颗粒
电镜:颗粒椭圆形,为特殊的溶酶体,含溶酶体酶,还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 阳离子蛋白
功能:减轻过敏反应,吞噬寄生虫。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时比例升高。
嗜碱性粒细胞0~1%
光镜:核为不规则型,染色浅;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
电镜:颗粒具有异染性,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胞质含有白三烯。(与肥大细胞同)
参与过敏反应
无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20%~30%
光镜:数量仅次于中性粒细胞,核圆,一侧常有凹陷,染色深,胞质较少,嗜碱性,蔚蓝色
功能:免疫防御
单核细胞3%~8%
光镜: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核为肾形或马蹄型,着色浅,胞质较多,弱嗜碱性,呈灰蓝色
功能:分化为巨噬细胞,吞噬
血小板(不是细胞)
光镜:双凸扁盘状,大小不一,血小板周围是透明区
电镜:透明区有微管微丝
功能:止血和凝血
来源: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碎片
骨髓和血细胞的发生
造血器官和造血干细胞
造血器官的演变:卵黄囊→肝→脾→胸腺和淋巴结→骨髓
骨髓的结构:红骨髓
造血组织
网状组织
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脂肪细胞
血窦
抽骨髓:髂后上棘
造血诱导微环境
造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增殖潜能
多向分化
自我复制
造血祖细胞:单能干细胞
无自我复制能力
能定向分化
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
三个阶段:原始,幼稚,成熟
一般规律
胞体由大到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
胞核由大到小(红细胞无,粒细胞杆状到分叶)
胞质由少到多,嗜碱性变弱,特殊成分无→有
核质比例:>1→=1→<1
分裂能力从有到无(淋巴细胞除外)
各系细胞发生过程(仅作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