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书知识点导图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书知识点导图,涵盖了生物和生物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22-04-04 11:21:19七年级上册生物 全书知识点导图
生物和生物圈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的光合作用
动物的猎食
生物能进行呼吸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出汗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种子萌发
鳄鱼蛋孵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二)生物圈
0.定义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因素
定义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非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
........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非生物因素
光照影响鼠妇的分布
温度影响金鱼的呼吸
生物因素
七星瓢虫捕食蛀虫
蚂蚁群居分工合作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植物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
真菌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定义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起始环节
生产者
食物网
定义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渠道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如果外界干预超过自动调节限度
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
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
从地域关系来说
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
可以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显微镜
构造
特征
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
使用方法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2.植物细胞
玻片标本
为什么
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求被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类型
切片
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
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
可制作长期保存或临时保存;有些生物体微小,也可直接做成装片
制作工具
载玻片
托载标本的玻璃片
盖玻片
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制作观察临时装片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具体内容详见课本
基本结构
细胞壁
最外层,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3.动物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具体内容详见课本
基本结构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4.细胞的生活
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中物质的分类
无机物
不含碳的简单物质
水
氧
无机盐
有机物
含碳的物质
糖类
蛋白质
核酸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运输营养物质
排出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
细胞能量来源
能量提供
动植物
能量存在形式
化学能
光能
热能
能量的特点
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案例
克隆羊多莉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遗传物质
DNA
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二)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新细胞的产生
分裂
定义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过程
细胞核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细胞分裂特点
动物细胞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植物细胞
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再分裂
染色体
定义
细胞中那些被碱性物质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染色体
组成
DNA
蛋白质
意义
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细胞分裂时
染色体完全复制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组织
定义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组织形成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系统
定义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类型
消化系统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
茎
叶
营养器官
花
果实
种子
生殖器官
几种主要组织
分生组织
成熟植物体内不分化的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由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保护内部柔嫩部分
营养组织
储藏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
运输有机物
机械组织
支撑和保护植物
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从宏观到微观看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由六大器官组成
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
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4.单细胞生物
定义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生存环境
水域或湿润的环境
或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繁殖
分裂产生新个体
结构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的
水中浮游生物
鱼类的天然饵料
草履虫
净化污水
有害的
侵入人体,危害健康
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四大类群
1.藻类植物
种类
单细胞
多细胞
绿色的
褐色或紫色的
生活在淡水
生活在海水
生活在陆地潮湿地方
特征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与人类的关系
释放氧气
给鱼类提供食物
供人类食用
供工业和医药上的使用
2.苔藓植物
生活环境
陆地上的潮湿环境
特点
矮小
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
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与人类的关系
用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
特点
有根、茎、叶的分化
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
输导组织
繁殖
孢子繁殖
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
药用
绿肥和饲料
4.种子植物
种子的基本结构
种皮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胚乳)
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
两大类群
裸子植物
定义
种子是裸露的植物
特点
根茎叶发达,里面有输导组织
植物长得高大
可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
常见裸子植物
苏铁
银杏
红豆杉
被子植物
定义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
特点
输导组织发达
都能开花结果
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
常见被子植物
椰子
毛白杨
桃
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制造汽车和自行车轮胎的橡胶
中药材
(二)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
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
无法萌发的种子
干瘪的种子
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
储藏时间过长,胚已经死亡的种子
正在休眠的种子
过程
种子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
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2.植株的生长
幼根的生长
根尖
定义
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
结构
根冠
保护作用
分生区
分裂产生细胞
伸长区
成熟区
形成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生长
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植株的芽的分类
按照着生的位置
顶芽
是指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
侧芽
是指生在主干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
芽如何发育
芽中的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枝条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其上的芽又发育成新的枝条
需要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
含磷的无机盐
含钾的无机盐
含硼的无机盐
缺乏无机盐的症状
缺氮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缺磷
植株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出现紫色
缺钾
茎秆软弱,容易伏倒,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3.开花和结果
花的主要结构
雄蕊
花药
花粉
花丝
雌蕊
柱头
花柱
子房
传粉
定义
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方式
自花传粉
定义
花粉从花药散放出去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
例子
小麦
水稻
豌豆
异花传粉
定义
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传粉媒介
风
昆虫
例子
玉米
鼠尾草
受精
定义
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人工辅助授粉
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
(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吸水部位
根尖成熟区
水分的运输
输导组织的导管
2.植物的蒸腾作用
定义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通过叶片进行蒸腾
叶片结构
表皮
上表皮
下表皮
表皮上有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
叶肉
叶脉
意义
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
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四)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制造条件
太阳光
绿叶体
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这一过程
2.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从细胞水平来看
细胞壁主要成分
纤维素
细胞膜主要成分
蛋白质
脂质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
都是有机物
从器官水平来看
苹果等果实中 的糖类
花生种子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
从个体水平来看
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极少部分是无机盐
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其他生物
(五)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
植物能净化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
后来的实验证明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种植过稀,会造成光照浪费
种植过密,影响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定义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呼吸作用的过程
进行场所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实质
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过程的式子表示
农业应用
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
适时松土
遇涝害时排水
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如何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保护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六)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
荒漠
热带雨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均参林面积少,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衰退
土地沙漠化
3.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