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药绪论
生药学绪论知识整理,包括:分类、生药的记载、鉴定、炮制、贮藏和保管、产地加工、采收、著作、质量影响因素、安全性。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包括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为了定量地研究这些过程的变化,需建立数学模型,称其为动力学模型,而隔室模型是最常用的模型。
微生物之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知识整理,包括:细胞壁、原始核质、大小与形态、结构四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生药绪论
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
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
化学成分
功效或药理作用
其他分类法
生药的记载
记载项目
名称
基源(来源)
植(动)物,形态
采制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
药理作用
功效
附注
拉丁名
学名+药用部位
鉴定
鉴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
《局(部)颁药品标准》
《地方药品标准》
一般程序与方法
取样
常规检查
杂质检查
水分测定
烘干法
甲苯法
减压干燥法
灰分测定
浸出物测定
挥发油的测定
有害物质的控制
方法
来源
形状
大小
色泽
表面
质地
断面
气
味
显微
理化
物理常数
呈色反应
沉淀反应
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
微量升华
显微化学反应
荧光分析
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LC
气相色谱法GC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生物检定
DNA分子标记鉴定
炮制
目的
提高药物净度以利于贮运
增强药物疗效
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缓和、增强或改变药物的性能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矫味矫臭
便于调剂和制剂
eg
贮藏和保管
霉变
虫蛀
变色
泛油
贮藏方法
入库检查
贮藏新技术
气调贮藏
低氧贮藏
辐射杀菌
产地加工
拣、洗
切片
蒸、煮、烫
发汗
揉、搓
干燥
新技术
远红外线干燥技术
微波干燥
采收
最佳采收期
著作
神农本草经
载药365种
我国最早的药物著作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南北朝
复增365种,共730种
唐本草(新修本草)
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明代
共载1892种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清代
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
质量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生药品种
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因素
植物生长发育
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照
温度
土壤(类型、元素、pH)
海拔高度,地球纬度
生物因素
动物,植物,微生物
人为因素
药用植物栽培
加工
贮藏
掺假
安全性
外源性
重金属
农药残留量
黄曲霉毒素
二氧化硫残留量
内源性
肾毒性
肝毒性
其他毒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