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代谢的整合与调整
最细期末考试复习必备,第十章代谢的整合与调整知识整理,包括:一,代谢的整体性;二,代谢的主要调节方式——三级水平代谢调节;三,体内重要组织和器官的代谢特点。
编辑于2022-04-05 15:13:42代谢的整合与调整
一,代谢的整体性
一. 体内代谢过程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一)【整体性】——各种物质代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整体。

(二)体内各种代谢物都具有各自共同的代谢池
【血糖代谢库】
【氨基酸代谢库】
(三)体内代谢处于动态平衡
eg:糖代谢(调节血糖) 饱食——合成肝糖原 短期饥饿——分解肝糖原 长期饥饿——糖异生
(四)氧化分解产生的NADPH为合成代谢提供所需的还原当量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也是产生NADPH的途径之一
二.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相互关联
【三大营养物质联系】
【供能顺序】
一般情况下,机体优先利用燃料的次序是糖(50-70%) 、脂肪(10-40%)和蛋白质。供能以糖及脂为主,并尽量节 约蛋白质的消耗。
【相互的影响】
任一供能物质的代谢占优势,常能抑制和节约其他物质的氧化分解。
三.糖、脂质和蛋白质代谢通过中间代谢物而相互联系
【定义】 体内糖、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代谢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通过共同的中间代谢物、柠檬酸循环和生物氧化等彼此联系、相互转变。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变】
(一)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酸;脂肪酸不能在体内转变为葡萄糖
饥饿、糖供应不足或糖代谢障碍时,脂肪酸分解依赖于糖代谢

(二)葡萄糖与大部分氨基酸可以相互转变
(三)氨基酸可转变为多种脂质,但脂质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四)一些氨基酸、磷酸戊糖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
1.氨基酸是体内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 2.磷酸核糖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
二,代谢的主要调节方式——三级水平代谢调节
第一级:细胞(酶)水平代谢调节
细胞内物质代谢主要通过对关键酶活性的调节来实现的
【基础】——各种代谢酶在细胞内区隔分布
【意义】 酶的这种区隔分布,能避免不同代谢途径之间彼此干扰,使同一代谢途径中的系列酶促反应能够更顺利地连续进行,既提高了代谢途径的进行速度,也有利于调控。
【决定】——关键酶活性
快速调节(酶分子结构的改变)
数秒、数分钟改变单个酶分子的催化能力
1.别构调节
【别构效应】 一些小分子化合物能与酶蛋白分子活性中心外的特定部位特异结合,改变酶蛋白分子构象、从而改变酶活性,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机制】
(1)调节亚基含有一个“假底物”序列 假底物”序列能阻止催化亚基结合底物,抑制酶活性;效应剂结合调节亚基导致“假底物”序列构象变化,释放催化亚基,使其发挥催化作用。如cAMP激活PKA。
(2)别构效应剂与调节亚基结合,能引起酶分子三级和/或四级结 构在“T”构象(紧密态、无活性/低活性)与“R”构象(松弛 态、有活性/高活性)之间互变,从而影响酶活性。如氧调节Hb。
【意义】
① 代谢终产物反馈抑制反应途径中 的关键酶,避免产生超多需要的产物

②变构调节使能量得以有效利用,避免生成过多造成浪费

③变构调节使不同的代谢途径相互协调进行

2.化学修饰调节
【本质】——酶促共价修饰 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 ,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形式】
【酶促化学修饰特点】 酶的化学修饰调节具有级联放大效应
同一个酶可以同时受变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
缓慢调节(酶含量的改变)
数小时、几天调节酶的合成与降解速度
1. 诱导或阻遏酶蛋白基因表达调节酶含量
【定义】 酶的底物、产物、激素或药物可诱导或阻遏酶蛋白基因的表达,诱导剂或阻遏剂在酶蛋白生物合成的转录或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影响转录较常见。

2. 改变酶蛋白降解速度调节酶含量
第二级:激素水平代谢调节
【本质】—— 激素通过特异性受体调节靶细胞的代谢
【分类】
根据激素受体在细胞的部位不同
(一)膜受体激素通过跨膜信号转导调节代谢
【过程】 激素(第一信使)——膜受体——第二信使——激活效应蛋白质
eg:糖原合成和分解关键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二)胞内受体激素通过激素-胞内受体复合物改变基因表达、调节代谢
第三级:整体(神经)水平调节
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及神经-体液途径协调整体的代谢
[整体水平调节]——在神经系统主导下,调节激素释放,并通过激素整合不同组织器官的各种代谢,实现整体调节,以适应饱食、空腹、饥饿、营养过剩、应激等状态,维持整体代谢平衡。
[ 机体的不同餐食状态]
(一)饱食状态
※ 混合膳食→G、aa、CM →胰岛素水平中度升高
※ 高糖膳食→G →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胰高血糖素降低
※ 高蛋白膳食→胰岛素水平中度升高,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
※ 高脂膳食→胰岛素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
(二)空腹状态
空腹:通常指餐后12小时以后,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升高
(1)餐后6-8小时: 肝糖原即开始分解补充血糖、供给脑等。
(2)餐后16-18小时
(三)饥饿状态
短期饥饿
通常指1-3天未进食
短期饥饿后糖氧化供能减少而脂肪动员加强
长期饥饿
通常指3天以上未进食
(四)应激使机体分解代谢增强
【定义】 应激是机体或细胞为应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一 系列非特异性反应。
[过程] 1. 应激使血糖升高 2. 应激使脂肪动员增强 3. 应激使蛋白质分解加强
(五)肥胖是多因素引起代谢失衡的结果
【代谢综合征】 指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高TG血症)和/或 低HDL-C血症)集结发病的临床征候群
三,体内重要组织和器官的代谢特点
满足机体各组织、器官基本细胞功能需要的代谢基本相同,但人体各组织、器官高度分化,功能各异,这些组织、器官的代谢具有各自的特点。
【主要器官间的物质代谢联系】
【各个器官代谢的特点】
1.肝是人体物质代谢中心和枢纽
2.脑主要利用葡萄糖供能且耗氧量大
葡萄糖为主要能源,每天消耗约100g。
a.葡萄糖和酮体是脑的主要能量物质
不能利用脂酸,葡萄糖供应不足时,利用酮体。
b.脑耗氧量高达全身耗氧总量的四分之一
c.脑具有特异的氨基酸及其代谢调节机制

3.心肌可利用多种能源物质
(一)获能方式广泛
1.心主要优先利用脂肪酸供能(大量生成的乙酰CoA抑制 FPK1,抑制糖酵解);也可用酮体和乳酸获得能量。
2.心肌在饱食状态下不排斥利用葡萄糖,餐后数小时或饥 饿时利用脂肪酸和酮体,运动中或后则利用乳酸。
(二)心肌细胞分解营养物质供能方式以有氧氧化为主
心肌细胞富含LDH1、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线粒体
4.骨骼肌以肌糖原和脂肪酸作为主要能量来源.
(一)类型
【红肌】耗能多,富含肌红蛋白及细胞色素体系,具有较强氧化磷酸化能力。
【白肌】耗能少,主要靠糖酵解供能
(二)骨骼肌适应不同耗能状态选择不同能源
5.脂肪组织是储存和动员甘油三酯的重要组织
【储存】
膳食脂肪:以CM形式运输至脂肪组织储存
膳食糖:主要运输至肝转化成脂肪,以VLDL形式运输至 脂肪组织储存。部分在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储存。
【利用】
饥饿时主要靠分解储存于脂肪组织的脂肪供能
6.肾可进行糖异生和酮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