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类简史》思维导图笔记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代表作品,书写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从全新的角度阐述地球上智人的发展历史。
编辑于2022-04-05 17:15:04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第一章 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家族秘史
大约250万年前,东非,南方古猿
大约200万年-1万年前
欧洲和西亚,尼安德特人
东亚,直立人(目前已知存续最久的人类物种)
印尼爪哇岛,梭罗人
印尼弗洛里斯,弗洛里斯人(身高不足1米的侏儒人)
西伯利亚,丹尼索瓦人
东非,鲁道夫人、匠人、智人(我们自己)
过去人类的家族庞大,且多人种共存是常态,现在只剩下我们智人
“思考”的代价
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庞大的大脑也是个庞大的负担
花更多时间寻找食物
肌肉退化萎缩
厨师的种族
大约80万年-30万年前,人类学会使用火
发明烹饪技术
首次掌控一项无穷的自然力量
兄弟的守护者
混种繁衍理论、替代理论
大约7万年前,智人从东非扩张,席卷整个亚欧大陆
混种繁衍理论:智人与其他人种互通繁衍,合而为一
替代理论:智人与其他人种水火不容,引发种族灭绝,最终智人胜出
两种理论何者正确,都会对后面的推论造成极大影响
第二章 知善恶树
认知革命
大约7万年-3万年前,智人发生认知革命
普遍认可的理论认为,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大脑的连接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思考方式和沟通语言,为智人征服世界打下了基础
标志汽车的传说
人类团体可维持的最大数字大约是150人,超过这个数字,大多数人就无法真正深入了解、八卦所有成员的生活情形
要打破这个界限,秘密在于想象中的虚构的故事
国家
宗教
城市
法律
企业
标致汽车公司就是一个集体想象,属于法律拟制的“有限公司”
绕过基因组的快速道路
虚构的故事,让智人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智人很快甩掉了其他人类和动物物种
历史和生物学
认知革命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
生物学和历史的关系
生物学为智人行为和能力设下了基本限制,定出了一个活动范围,所有的历史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发生
这个范围很大,让智人有各种惊人的发挥空间,有创造虚构故事的能力
想了解智人的行为,必须描述人类行为的历史演化
第三章 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想要了解人类的天性、历史和心理,就需要了解远古狩猎采集社会的样貌
原始的富裕社会
农业时代前的采集者有健康和多样化的饮食、相对较短的工作时间、也少有传染病的发生,专家将此定义为“最初的富裕社会”
会说话的鬼
多数学者都同意,远古的采集者普遍信奉泛神论的信仰
泛神论相信,几乎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只动物、任何一株植物、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有其意识和情感,并且能与人类直接沟通
和平还是战争?
“战争”在采集者社会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两派学说
有些学者认为,要到农业革命之后,民众开始累积私有财产,才开始有战争和暴力
有些学者主张,早在远古采集时代,就已经有各种残忍和暴力的事情
两派学说都只是空中楼阁
沉默的帷幕
沉默的帷幕罩住了几万年的历史,如果没有发展出新的研究工具,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了解远古采集社会的历史
第四章 毁天灭地的洪水
罪名成立
大约45000年前,智人首次达到澳大利亚
带来一场生态浩劫,巨型动物群灭绝
地懒的灭绝
大约16000年前,智人步行抵达美洲
又一场更大的生态灾难,大型哺乳动物灭绝
诺亚方舟
第一波灭绝浪潮:源于采集者的扩张
第二波灭绝浪潮:源于农民的扩张
第三波灭绝浪潮:源于工业活动
登上诺亚方舟的,只剩下人类和作为餐盘佳肴的家禽家畜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第五章 史上最大骗局
农业革命
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3500年前,人类开始了动植物的驯化热潮,史称农业革命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它们操纵智人,为其所用
小麦的传播历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奢侈生活的陷阱
农业革命让人类依赖谷类为生,人类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工作
人类想要追求更轻松的生活,结果却变得更加忙碌和焦躁
神圣的干预
土耳其东南部,哥贝克力石阵
大约公元前9500年,由狩猎采集者建造而成
在石阵附近的喀拉卡达山脉发现有驯化的小麦
两个推论:1.种植小麦是为了支持某种神庙的建筑和运作;2.先建立信仰中心,之后围绕它形成村子
革命的受害者
演化观点并不是唯一判断物种成功与否的标准,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
第六章 盖起金字塔
未来的来临
农业革命后,“未来”的重要性被提到历史新高
农业带来的压力影响深远,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
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
所有的人类合作网络,都基于人们相信着共同的虚构的神话故事
大约公元前1776年《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现代美国人的合作手册
放诸四海皆准、永远不变的正义原则只存在于虚构故事中
真正的坚信者
想要维持想象建构的秩序
必须持续投入大量的心力
掺入些暴力和胁迫的成分
一些真正坚信如此的信徒
监狱的高墙
怎样才能让人相信这些秩序?
第一,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
第二,在教育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
三大原因,让人类不会发现秩序其实是想象
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
想象建构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
想象建构的秩序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人类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
第七章 记忆过载
大脑并不是个很好的存储设备
大脑的容量有限
人类总难免一死,而大脑也随之死亡
最重要的一点,人类的大脑经过演化,只习惯储存和处理特定类型的信息
人脑的限制局限了人类合作的规模和程度
由库辛签核
在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之间,苏美尔人发明了“书写文字”
人类史上的第一个文本:财经文件
结绳语,在印加帝国时期达到鼎盛,后被西班牙统治势力全面废弃
官僚制度的奇迹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500年,完整表意的文字形成,包括楔形文字、象形文字
文字改变了人类思维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过去的自由连接、整体思考,已经转变为分裂思考、官僚制度(文字记载→数据庞杂→检索系统→专业人员→思维训练)
数字的语言
阿拉伯数字,全世界的一大重要语言
另一种更革命性的文字系统:二进制程序语言
第八章 历史从无正义
人类合作网络背后那些想象的秩序,既不中立也不公平,既有等级差别也有阶级分类
恶性循环
印度种姓制度和相关的“洁净”概念深植于印度文化中
美洲的“洁净”观念
美洲奴隶贸易,僵化的社会制度
偶然的历史事件→白人控制黑人→种族歧视的法律→黑人普遍贫穷、缺乏教育→文化偏见
他和她
男女之间的区分,什么是真正在生物学上有所不同,而什么又只是人类说得煞有介事、自找借口?一项黄金法则就是“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
性与性别
性,生物学概念
男性:X染色体+Y染色体;女性:X染色体+X染色体
性别,文化概念
“男人”或“女人”讲的是社会学而不是生物学概念
说某个人“够男人”或“够女人”,讲的是能在所处的社会中,找到一个符合想象秩序的位置
当男人究竟有什么好的?
一个普遍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农业和工业社会中,父权制都是常态
肌肉理论
男人依靠比女人更大的力气掌握了粮食生产,进而转化为政治影响力
该理论的问题在于,就人类整体来说,体力和社会权利没有直接关联,甚至是成反比
流氓理论
男性占有主导地位不是靠力气,而是好侵略的个性,依靠战争和资源来控制社会
事实上,军事领袖打胜仗往往不是因为好战,而是因为德才兼备、安内攘外
父权基因理论
数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男人和女人发展出了不同的生存和繁殖策略,男人的基因倾向是野心勃勃、争强好胜,女人的基因倾向是趋吉避凶、养育子女
母系社会证明这个理论并不正确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第九章 历史的方向
用一种间谍卫星的高度……
观察历史的大方向,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全球视野
三种有可能达到世界一家概念的秩序
经济上的货币秩序
政治上的帝国秩序
宗教上的全球宗教
第十章 金钱的味道
这要怎么算?
从专业化分工到发明“钱”的概念
贝壳和香烟
钱的概念,是指人类愿意使用,能够有系统地代表其他物品的价值,作为物品或服务交换之用
金钱的运作原理?
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这种信任的背后有着非常复杂而长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网络
黄金福音
以黄金和白银为基础的金钱制度传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金钱的价格
金钱制度的两大原则
1.万物可换
2.万众相信
两大原则既能促进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又能破坏人类的价值和亲密关系
第十一章 帝国的愿景
究竟帝国是什么?
帝国的两项重要特征
帝国必须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
帝国的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
帝国是造成民族多样性大幅减少的主因之一
邪恶的帝国?
对帝国的批评
帝国制度就是行不通,征服不同的民族,统治难有效率
就算能够有效统治,这种做法也不道德,帝国是造成各种毁灭和剥削的邪恶引擎
第一个批评完全没道理,第二个批评也满是问题
对帝国的评价
坏:战争、奴役、驱逐和种族屠杀
好:帝国政体稳定,社会繁荣,文化兴盛
这是为你们好
大一统的帝国思想
大约公元前2250年,阿卡德帝国,萨尔贡大帝建立,最早有确切数据的帝国
大约公元前550年,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自称统治整个世界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
中国,君权神授,自秦始皇完成第一次统一大业,大一统思想便深入人心
当“他们”成了“我们”
帝国积极传播共同文化的原因
标准化更易于帝国统治
强化帝国统治的合法性
帝国的文明
对帝国来说,从被征服的民族吸收了太多文化,而形成混合的文明,帝国的思想常常在于普遍和包容,帝国的统治精英容易接纳不同的概念、规范和传统
对被征服者来说,处在帝国的文化大熔炉中,文化的同化也不见得容易,同化的过程常常带着痛苦和创伤
中国的帝国大计执行得更为成功彻底
历史上的好人和坏人
历史无法简单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
英国对印度人进行过残酷的迫害,但也统一了印度大陆错综复杂的政治实体,建立起共同的民族意识
全新的全球帝国
未来很可能所有人类活在单一的帝国之下,这会是个真正的全球性帝国
民族主义正在迅速失去地位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解决
国家的独立性正在迅速消失
统一全球这件事,很可能已经离我们不远
第十二章 宗教的法则
宗教是除金钱和帝国之外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
让羔羊变得沉默
农业革命开始,宗教革命便随之而来
农业革命最初的宗教意义,是让动植物从与人类平等的生物,变成人类的所有物
泛神论的地位逐渐降低,多神教信仰应运而生,多神教提高了神和人的地位
偶像崇拜的好处
多神论本质上就属于开明,很少迫害异教徒
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对人类世俗欲望、担心和忧虑毫不在意
基督教的互相迫害
16、17世纪席卷欧洲的天主教与新教徒之战,只是对于“爱” 的本质意见不合
神是唯一
一神论宗教的传播
基督教
接掌了古罗马帝国,保罗认为:应将耶稣的“福音”传到世界各地,让全人类都了解
伊斯兰教
收服了幅员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印度的庞大帝国
一神教徒比多神教徒更为狂热、更热衷传教
认为自己信奉的就是唯一的神,只有自己看到了完整的真相
如今,除了东亚以外的大多数人不论信仰为何,多半都属于一神论的宗教,全球政治秩序也正是以一神论为基础而建立
善恶之战
二元论宗教:信奉善与恶两种对立力量的存在
二元论宗教解决了一神论中“恶的难题”
二元论观点的缺漏是“法则的难题”,一神论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
二元论认为,善神创造了精神和灵魂,恶神创造了物质和身体
一神论是个万花筒,继承了一神论、二元论、多神论、泛神论,收纳在同一个神圣论述
基督教大致上信奉一神论的上帝,二元论的魔鬼,多神论的圣人,泛神论的鬼魂
即“综摄”
自然法则
宗教的类型
信仰超自然神祗: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摩尼教等
信仰自然法则:耆那教、佛教、道教、犬儒主义等
佛教
大约公元前500年,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希望为一切痛苦寻找出路
佛陀的教诲: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当崇拜的对象变成了人
有神论的宗教,重点在神的崇拜;人文主义宗教,重点是对智人的崇拜
人文主义的基本信念
智人拥有独特且神圣本质,与其他生物有根本上的不同。所谓的“至善”,讲的是对整体人性有好处
人文主义者都崇拜人性,根据对人性的不同定义大致分为三个教派
自由人文主义
“人性”是个人的概念,存在于每个智人心中
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每个智人内心的自由
社会人文主义
“人性”是整体的概念,存在于所有智人整体之中
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智人这个物种的平等
演化人文主义
“人性”可变,可能退化成非人,也可能进化成超人
最著名的代表:纳粹
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人类,避免退化成非人,并且鼓励进化成超人
第十三章 成功的秘密
马后炮的谬误
历史的铁则: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
研究历史之目的
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
盲目的历史女神克丽欧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历史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进展,“利益”并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
迷因学假设:所谓成功的文化,就是特别善于复制其迷因,而丝毫不论其对人类宿主的成本或利益
历史的演进并不在意生物个体是否幸福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第十四章 发现自己的无知
不知为不知
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
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再没有什么概念、想法或理论是神圣不可挑战的
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收集各种观察值,用数学工具整理连接,形成全面的理论
取得新能力:运用这些理论来取得新的能力,发展出新的科技
科学教条
现代科学没有需要严格遵守的教条,但研究方法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收集各种实证观察,并以数学工具整理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知识就是力量
对“知识”的考验,不在于究竟是否真实,而在于是否能让人类得到力量或权力
科学为人类提供新的工具
公元1500年前,科学和科技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过去虽有新科技,但不是学者经由系统化的科学研究所得
进步论的理想
在科学革命之前,多数人类文化都不相信人类还会再进步
当发现科学研究可以给我们新的力量,人类开始思索,觉得确实还有可能真正进步
贫困、疾病、战争、饥荒、年老和死亡不再是人类必然的命运,而是无知造成的限制
吉尔伽美什计划
打败死亡
科学革命的一大计划目标,就是要给予人类永恒的生命
唯一一个让死亡仍然占据核心的现代意识形态就是民族主义
科学研究的恩客
科学活动并不处于更高的道德和精神层面,而是会受到经济、政治和宗教利益的影响
科学研究一定得和某些宗教或意识形态联手,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
两股力量值得关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
第十五章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为什么是欧洲?
欧洲人之所以能成功征服美洲、在海上称王,主因是亚洲帝国对这些地方兴趣不大
从1850年起,欧洲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很大程度靠的是军事、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合作,以及神妙的科技
欧洲在现代早起培养了两股相辅相成的潜力: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让它能在现代晚期称霸全球
征服的心态
过去的帝国主义都认为自己已经了解整个世界,他们只是为了传播自己的世界观
欧洲帝国的统治精英及知识精英的共同出发点是承认无知,他们希望取得新知识让他们成为世界的主人
地图上的空白
15、16世纪,欧洲人的世界地图出现大片空白,可以说是在心理及思想上的一大突破,表明欧洲人愿意承认对于一大部分世界还一无所知
郑和下西洋得以证明,欧洲并未占有科技上的优势,让欧洲人胜出的是他们贪得无厌、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
如同来自外层空间的侵略者
大约在1517年-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灭亡了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
因视野狭隘而付出沉重代价
整整300年间,无论在美洲、大洋洲、大西洋、太平洋,都由欧洲人完全宰制
直到20世纪,欧洲以外的各个文化才真正有了全球观点
罕见的蜘蛛,被遗忘的文字
现代科学和现代帝国背后的动力都是一种不满足
1922年,英国考古调查,发现印度最早的伟大文明
大约19世纪40年代,英国军官亨利·罗林森,破译楔形文字
大约18世纪80年代,帝国主义学者威廉·琼斯,发现印欧语系
帝国资助科学研究的原因:一是让统治更有效,二是科学能够从思想上让帝国合理化
第十六章 资本主义教条
会变大的饼
“进步”的概念
在承认我们的无知之后,认为只要投资进行研究,一切就能变得更好
应用到经济上
信任→信贷→经济成长→更加信任→更多信贷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
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
新的道德标准:应该把利润拿出来,继续投资生产
即“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影响范围逐渐超越了经济领域,它成了一套伦理
该有怎样的行为,该如何教育孩子,该如何思考问题
哥伦布也需要金主
帝国资本主义循环
信贷资助新发现→新发现带来殖民地→殖民地带来利润→利润建立起信任→信任转化为更多的信贷
欧洲帝国的金融战争
16世纪,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成为全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17世纪,荷兰依靠信贷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位,成为全球海上霸主
17世纪尾声,荷兰失去金融霸主地位,法国和英国展开金融战争
18世纪-19世纪,法国海外霸权分崩离析,大英帝国建立起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以资本之名
为了投资人利益而发动战争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
1881年,英埃战争
资本和政治这两者的紧密相拥,对信贷市场有深远的影响
对自由市场的崇拜
死忠的资本主义者认为,最明智的经济政策就是让政治不要干预经济,将税收和政府管制都减到最低,将一切交给市场力量,让其自由发挥
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完全不受政治影响的市场
资本主义的地狱
奴隶贸易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正是不受限制的市场力量
工业革命让银行家和资本家荷包满满,但数百万计的劳工生活落入赤贫
刚果盆地的橡胶产业
第十七章 工业的巨轮
厨房里的秘密
热能转化为动能
蒸汽机、内燃机、电力的发明带动了工业革命
能源的汪洋大海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
懂得了驾驭和转换能量,也就解决了阻碍经济成长的问题:原料短缺
输送带上的生命
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生产力有了爆炸性的发展
工业化农业的悲剧在于,它一味强调动物的客观需求,却忽略了它们的主观需要
农业释放出的数十亿人力,由工厂和办公室吸纳,新产品因此如雪崩一样倾泻而出
人类史上第一次,生产超出了需求,因此产生一个全新的问题:谁要来买这些产品?
血拼的年代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
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投资
普通人的最高指导原则:购买
第十八章 一场永远的革命
摩登的现代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时刻表和生产线的概念,并推广到几乎所有的人类生活当中
1880年,英国政府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
家庭和社群的崩溃
工业革命引发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社会革命: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取代
工业革命之前,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三大传统框架:核心家庭→大家庭→密切社群
工业革命开始,国家和市场的力量增强,家庭和社群的力量减弱,个人得到解放
核心家庭并未完全消失,它可以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
想象的社群
所谓想象的社群,是指虽然成员并不真正认识彼此,却想象大家都是同一伙的
现代所兴起两大想象社群
民族:国家的想象社群
消费大众:市场的想象社群
认为我们有共同的过去、共同的利益以及共同的未来
变动不休
现代社会唯一可以确定的特色,就是它会不断改变
我们这个年代的和平
我们这个年代,暴力造成的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甚至低于自杀死亡人数
暴力发生率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家制度的制定
帝国的退位
1945年后,多数帝国选择和平退位方式,帝国解体崩溃过程迅速、平和且有序
英国从殖民地撤退
法国从殖民地撤退
苏联解体
核子和平
1945年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原子弹的研发,导致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
战争的成本飙升,也代表其利润下降
和平成了越来越划算的生意,外贸和投资变得至关重要
全球政治文化有了结构性的大变动
四大因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十九章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我们对历史理解的最大空白之处:人类历史经过一连串的革命,我们真的更快乐吗?
快乐该如何计算?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快乐的化学成分
生物学家认为:所有心理状态(包括主观幸福感)并不由外在因素(如工资、社会关系或政治权利)来决定,而是由神经、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生化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定(即生化机制)
快乐的唯一原因是身体内发出快感的感官感受
人类演化的结果,就是不会太快乐,也不会太痛苦
除了生物这一套,大多数生物学家也同意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同样有其影响力
生命的意义
从我们所知的纯粹科学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命本来就完全没有意义
我们对生活所赋予的任何意义,其实都是错觉
所谓的快乐,很可能只是个人对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达成同步而已
难道快乐真的只是种自我欺骗吗?
认识你自己
不管是感官的快感还是生命的意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假设: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
这正是现代自由主义所倡导的将“个人主观感受”奉若圭臬
大多数宗教和哲学看待快乐的方式,都与自由主义非常不同,最看重快乐这个问题的,就是佛教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第二十章 智人末日
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的三种可能方式:生物工程、仿生工程与无机生命工程
老鼠和人
所谓生物工程,指的是人类刻意在生物层次进行的干预行为,目的在于改变生物体的外形、能力、需求或欲望,以实现某些预设的文化概念
如阉割、改变性别、长人耳的老鼠
让尼安德特人再现
遗传基因学家想改造的不只是现有的生物,甚至想让已绝种的动物再现
仿生的生命
仿生工程结合有机和无机组织,创造出“生化人”
改变我们的能力、欲望、个性以及身份认同
最具革命性的是建构一个直接的大脑-计算机双向接口,让计算机读取人脑的电子信号,同时输回人脑能够了解的电子信号
记忆可读取
另一种生命
无机生命,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病毒
2005年,蓝脑计划,希望在计算机里建构出人工大脑
奇异点
物理学中的奇异点:宇宙大爆炸,奇异点之前,自然法则和时间都不存在
人类历史的奇异点:吉尔伽美什计划和创造超人类,在此之前的现在世界变得无关紧要,在此之后的任何事都超出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
科学怪人预言
1818年,玛丽·雪莱《科学怪人》
科学家创造出了人造生物,但失去控制、造成一片混乱
更深的含义:智人终结的一天已经不远
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影响他们走的方向
也许真正该问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
《人类简史》思维导图笔记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翻译:林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