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张图把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内容有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编辑于2022-04-05 22:57:35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指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萌芽
中国
《学记》
地位
是我国以及世界最早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是教育学的雏形
内容
孔子
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就是孔子
孟子
性善论,明人伦
荀子
性恶论,化性起伪,闻见知行
老子和庄子
否定教育的价值,道法自然
外国
《雄辩术原理》
地位
世界上最早研究教育法的专著/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
产婆术(启发式教学)
柏拉图
哲学王 《理想国》 寓学习与游戏的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 教育要遵循自然 提出全面和谐教育// 《论灵魂》/《政治学》
古罗马
教育学的创立
培根(英国哲学家)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提出实验的归纳法
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教育学之父
提出泛智教育/直观性教学原则
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方法和实施内容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
《大教学论》
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
康德(德国)
首次在大学教授教育学
《康德论教育》
赫尔巴特(近代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
《普通教育学》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规范独立的学科
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提出教育性原则(知识与品德)
认为伦理学与心理学是教育学的两大基础
提出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社会本位论
洛克(英国哲学家)
《教育漫画》
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家庭教育)
提出白板说
墨子—“素丝说”
卢梭
《爱弥尔》
回归自然,培养一个自然人
“消极教育”
裴斯泰洛齐
慈爱的儿童之父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西方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教育目的为全面和谐的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斯宾塞
教育准备说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教育学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
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德国教育学家拉伊《实验教育学》
主要观点
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提倡把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
把教育实验分为三阶段,提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并结果运用于实际
认为教育实验不同于心理实验,必须要在真正的教学环境中进行
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 用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教学方法的依据
评价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与科学的发展
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
代表人物
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
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
主要观点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也是文化的历史
教育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历史文化的过程
教育研究要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
教育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 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向博大的客观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
评价
深刻影响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
在教育的本质,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予以许多启发
不足之处在于思辨气息很浓具有强烈的哲学色彩,解决问题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味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普遍规律的存在
实用主义教育学(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
代表人物
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思想
五步教学法
新三中心(儿童/经验/活动)
从做中学
儿童中心论
美国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主要观点
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
学校即社会,学生要在其中学习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技能等
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师生关系以儿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重视学生的发展差异
评价
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学表达
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学理念进行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弱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模糊了学校的特质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
凯洛夫《教育学》(世界第一本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著作)
杨贤江《新教育学大纲》(中国第一本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著作)
主要观点
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方式,性质变化必然会引起教育形式内容的改变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教育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既受制约又相互独立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评价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实际教育学研究过程中未能很好理解,运用该理论,容易犯一些简单化,机械化的毛病
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
巴西的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
美国的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美国的吉鲁《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
美国的阿普尔《教育与权力》
主要观点
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
学校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人们已经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公正丧失了意志,将之看成一个自然的事实
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
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 因此,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评价
21世纪的批判教育学仍在发展之中,继续对西方教育学理论乃至我国教育学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
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批判性和解放力量,有利于深刻的认识资本主义教育
不同流派发展的启示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并且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教育学的价值
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拓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学习教育学的原因
教育现状+教育学的价值
其他重要的教育家的思想
陶行知
《中国教育改造》
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
陈鹤琴
明确提出“活教育”主张
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
蔡元培
毛泽东评价“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第一次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
马卡连柯
代表作《教育诗》
提出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赞可夫
代表作《教学与发展》
主要观点: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发展性教学理论,高难度,高速度等五项教学原则
布鲁姆
代表作《教育目标分类学》
主要观点: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纳
代表作《教育过程》
主要观点提出:建构主义教育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
巴班斯基
《教育过程最优化》
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
全面和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