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DNA损伤和损伤修复
大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DNA损伤修复章节重点,包含导致损伤的因素、DNA损伤对类型、切除修复、重组修复、损伤跨越修复等。
详细介绍神经系统的功能章节,包括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脊髓、脑干、基底神经节分别对躯体运动的调控,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特征,脑电波活动及睡眠与觉醒,学习与记忆,语言的损伤
详细介绍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躯体和内脏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平衡感觉
详细介绍尿液生成浓缩和稀释,以及原尿的生成,尿中离子,水等的重吸收,研究生生理学考试重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DNA损伤和损伤修复
DNA损伤
各种体内外因素导致的DNA组成和结构变化
损伤导致FNA的结构发生永久性改变
损伤导致DNA失去作为复制,转录的模板的功能
导致损伤的因素
DNA复制错误
DNA自身的不稳定性
DNA结构自身的不稳定性是最频繁发挥作用的因素
机体代谢过程中发生的活性氧(ROS)
可以直接作用修饰碱基,如修饰鸟嘌呤,产生8-羟基脱氧鸟嘌呤
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
物理因素中最常见的
可直接破坏DNA分子结构,如断裂DNA的化学键,使DNA断裂或发生交联 同时,电离辐射可激发细胞内的自由基反应,导致DNA分子碱基氧化修饰
紫外线
形成嘧啶二聚物
化学因素
自由基
碱基类似物
5-溴尿嘧啶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导致AT配对和GC配对间的相互转变
碱基修饰剂
烷化剂
嵌入性染料
生物因素
主要指病毒和霉菌
DNA损伤对类型
碱基损伤与糖基破坏
碱基之间发生错配
DNA链发生断裂
DNA链的共价交联
碱基错配(点突变)
DNA链上碱基的置换,发生在基因的编码区域,如谷氨酸(CTC)转变为CAC缬氨酸
碱基缺失
DNA链上碱基的脱落而缺失,碱基缺失可造成框移突变
框移突变: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碱基插入
DNA链上某些碱基的插入,碱基插入可造成框移突变
重组/重排
DNA分子内发生较大片段的交换
若碱基置换造成了氨基酸改变,称为错义突变,变为终止密码子,称为无义突变,若不改变氨基酸编码,称为同义突变
DNA损伤修复
指纠正DNA两条单链间错配的碱基、清除DNA链上受损的碱基或糖基、恢复DNA正常结构的过程
直接修复
最简单的损伤修复方式
修复酶直接作用于受损DNA,将之恢复为原来的结构
嘧啶二聚体直接修复:又称光复活修复或光复活作用
烷基化碱基
单链断裂
切除修复
生物界最普遍的一种DNA修复方式
将不正常的碱基或核苷酸除去并替换掉
碱基切除修复
识别:DNA糖苷酶特异性识别DNA链中受损的碱基,并将其水解去除, 产生一个无碱基位点
切除:在位点5'-端,无碱基位点核酸内切酶将DNA链的磷酸二酯键切开, 切除剩余磷酸核糖部分
合成:DNApol在缺口以另一条链为模板合成新DNA
连接:DNA连接酶重新连接切口,使DNA恢复正常
核苷酸切除修复
识别:UvrA、UvrB识别DNA损伤部位,但并不识别具体损伤, 而识别损伤对DNA双螺旋造成的扭曲
切除:UvrC在解螺旋酶的协助下,在损伤两侧切开DNA链,去除 两个切口之间的受损寡核苷酸
合成:在DNApolI作用下以另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一段新DNA
重组修复
DNA分子双链断裂,没有互补链提供修复断裂的遗传信息时,则需要进行重组修复
利用重组酶系,将另一段末受损伤的DNA转移到损伤部位,提供正确模板
同源重组修复
非同源重组修复
损伤跨越修复
当DNA双链发生大范围损伤,DNA损伤部位失去模板作用,或复制叉已解开母链,细胞可以诱导应急途径
重组跨越损伤修复
合成跨越损伤修复
特点:紧急、粗糙、高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