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牛顿运动定律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有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超重与失重等方面。
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天体的知识点。曲线运动,圆周运动,从力的角度分析物体的运动,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抛体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物理必修一运动学基本公式,导图知识点有概念复习、中时速与中位速、运动学比例、自由落体与运动上抛、运动学图像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牛顿运动定律
牛二定律中的单体问题
常见模型一定要会分析
水平竖直方向牛二问题
受力分析
牛二方程
运动学公式
光滑斜面的牛二问题
斜面上先把重力分解
光滑斜面无外力a=gsinθ
有拉力,拉力减重力分力(拉力沿斜面向上)
粗糙斜面的牛二问题
恰能静止,恰能匀速下滑
μ=tanθ
先有拉力再撤去的多段运动,撤去之后的过程是突破口
牛二定律的图像问题及验证试验
由v-t图求加速度或力
根据v-t图像判断运动形式(匀加、匀减、匀直)
求v-t图各段斜率,即加速度(注意正负)
分段受力分析,列牛二,求力
由F-t图求加速度并判断运动形式
根据F-t图像判断受力情况
分段受力分析,注意正负
求加速度,判断运动形式
由a-t图求力或运动形式
a-t图纵坐标乘以m就是F-t图
a-t图总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
利用全部的特殊点坐标联立求解
牛二中的动态分析
小球落弹簧
接触弹簧之后先加速后减速
最大速度时弹力等于重力
验证牛二定律实验
长木板不用光滑,需要平衡摩擦力
垫起木板,让小车拉着纸带能打出均匀的点,不用重复平衡摩擦力
绳子上的拉力小于mg,但我们认为等于mg,因此需要m≪M
探究a与F的关系,M不变而改变m(控制变量),画a-F图
图线弯:没满足m≪M
探究a与M的关系,m不变而改变M,画
不过原点
与a轴有交点,垫木垫的太高
与另一轴有交点,垫的过低(或忘记平衡f)
平衡摩擦力
连接体与突变问题
连接体问题
连接体加速度(大小)相同,连接体间的作用力等大
对整体可列一个方程,对单个物体也可各列一个方程(优先整体)
连接体恰要分离时,加速度相同,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为0
连接体的内力公式
注:粗糙斜面应用时需要有μ相同的前提
突变问题
只有剪断的地方力发生了变化
只有剪断的两边物体会有加速度,其余的物体仍然平衡,加速度为0
用剪断的力除以两边的质量,就是要求的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沿剪断的力的反方向
板块问题
相对滑动的临界问题
板块间相互作用的最大水平作用力,也不过是最大静摩擦力
1.假设不相对滑动,然后用”整体隔离法“求出板块间的摩擦力f'
2.
物体掉落时间问题
1.拉物块加速度的计算
2.拉物板加速的的计算
算好两个加速度,然后两做位移差
无外力、物块滑上木板问题
光滑地面的板块
板和木块方向都只受一个摩擦力
分别求板和木块的加速度
最后共同的速度
木板在板上相对滑动长度
粗糙地面的板块
一般板块间摩擦肯定会大于板与地面摩擦力
之后一起在粗糙地面上匀减速到0
传送带问题
水平传送带
轻放到水平传送带一端
若传送带足够长
先匀加,和传送带共速后匀速
若传送带不够长
共速时恰好到达另一端
一直匀加也没共速
有初速度滑上传送带一端
可能先加速也可能先减速,和传送带共速后匀速
单纯的匀加或匀减
有初速度滑上传送带一端(反向)
返回出发点,返回的速度在传送带和初速度间取小的
速度还没减到0就掉下去了
倾斜传送带
轻放到足够长倾斜传送带底端
从下往上送,摩擦一定够大,先匀加后匀速
轻放到足够长倾斜传送带顶端
摩擦力大于重力分力,先加后匀
摩擦力小于重力分力,不同加速度的匀加速
超重与失重
超重
加速度向上
失重
加速度向下
完全失重:a=g向下
上超下失
静动静
高失低超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表达式
F=ma
物理意义
反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瞬时的
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惯性系,满足牛一定律)
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解题关键
步骤
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标加速度方向和大小
合外力等于ma
直线运动的牛二题目,在运动方向上合力不为零
尤其注意摩擦力是否改变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
当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注意
相互作用力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中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不一定消失。
相互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三同
同大小
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同性质
三异
反向
异体
不同效果
三无关
与物体的种类无关
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与是否与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
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总结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又叫惯性定律)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