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好的教育》思维导图
《好的教育》读书笔记,教育的两大使命:第一使命:传承并发展人类的文明,这是教育最基本的使命;第二使命:传授并创新人类的技术,改善我们的生活。
在项目起步时,我们的方案本身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可能看上去是矛盾的。而抨击者往往会抓住这一点进行责难。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思维导图。包含理解孩子、鼓励孩子、一些具体方法三大方面,有如替代惩罚的方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方法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好的教育》思维导图 回归传统经典,看孔子如何做教育
一、 作者
著名学者 鲍鹏山
二、 教育要做什么
1. 教育的两大使命
第一使命:传承并发展人类的文明,这是教育最基本的使命
第二使命:传授并创新人类的技术,改善我们的生活
2. 被“文化”的人
“文化”作为动词,指人在精神上被文明话
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更多的的受教育者“被文化”
3. 安一颗好心
《孔子家语》中孔子葬狗的故事,体现了孔子对一条狗的怜悯之情
所谓文明,就是在人的内心里保留一份敏感、敬畏
三、 教师能做什么
1. 教师要“至于学”
有理想,有担当,不仅将教师作为职业
2. 教师要能“温故而知新”
不仅能教学生知识,还能对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做出合理的判断
四、 什么是素质?
1. 孔子的“兴观群怨”
“兴”:有情怀、有热情、有性情
“观”:有洞察力、判断力
“群”:有群体意识、公共意识、有社会责任感
“怨”:有独立见解、有批评精神
2. 孟子的“四心”
“恻隐之心”:仁,爱心、同情心、慈悲心
“羞恶之心”:义,羞耻之心
“辞让之心”:礼,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是非之心”:智,判断是非的智慧、能力
3. 知识不是素质
决定一个人素质、境界高低的不是知识量,而是价值判断力
五、 何为经典、元典
1. 经典
具有超越性,能穿越时空
世界上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时代都能出现经典作品,比如鲁迅的作品
2. 元典
元典诞生于人类文明与思想有重大突破的时代,比如先秦、古希腊
元典界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我们的价值观,比如《论语》
六、 什么是好教材
1. 好教材的三要素
要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必须是经典的语言文字
总量适中
2. 学习的80分原理
不应该要求学生考满分
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犯错空间
七、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