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9.胸膜疾病(胸腔积液)
内科学之胸膜疾病(胸腔积液)笔记,包括它的定义、循环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内科学之呼吸衰竭的思维导图,对于呼吸衰竭的定义、发病机制、治疗工具都有详细描述,值得收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思维导图: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胸膜疾病
胸腔积液
定义
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
形成过快
吸收过缓
循环机制
液体从壁层胸膜(体循环)流入间质
液体从脏层胸膜(肺循环)流入间质
部分在间质内重吸收
剩余的滤到胸膜腔
通过淋巴管微孔经淋巴管回吸收
壁层/脏层胸膜压力梯度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水压+胸腔内负压+胸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胸膜内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产生漏出液
充血性心力衰竭
胸膜通透性增加
产生渗出液
胸膜炎症、胸膜肿瘤
胸膜内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低蛋白血症
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癌症淋巴管阻塞
损伤
产生血胸、脓胸、乳糜胸
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
医源性
引起渗出或漏出性积液
药物(胺碘酮)、放射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临床表现
症状
症状与积液有关
<0.3~0.5L症状不明显
大量积液
呼吸困难,胸痛,咳嗽
病因不同其症状有所差别
结核性胸膜炎
多见于青年人
发热、干咳、胸痛。积液增加胸痛缓解
恶性胸腔积液
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病人
胸部隐痛,消瘦,肿瘤症状
炎症性积液
咳嗽、咳痰、胸痛、发热
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
心功能不全
体征
少量积液
无明显体征
或可感受到胸膜摩擦感和摩擦音
语颤减弱,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可伴有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性胸膜穿刺和胸腔积液检查
外观和气味
漏出液
透明清亮,静置不凝固,比重<1.016~1.018
渗出液
草黄色稍浑浊,易凝,比重>1.018
血性胸腔积液
洗肉样或静脉血样
多见于肿瘤、结核、肺栓塞
乳状胸腔积液
多为乳糜胸
巧克力色胸腔积液
阿米巴肝脓肿破溃入胸腔
黑色胸腔积液
曲霉感染
细胞
正常胸水
少量淋巴细胞、间皮细胞
细胞数<100*10^6
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
白细胞>500*10^6
脓胸
白细胞>1000*10^6
急性炎症
中性粒细胞增多
结核性或肿瘤性
淋巴细胞为主
寄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性胸水
恶性肿瘤或结核
红细胞>5000*10^6
鉴别:胸腔穿刺损伤血管可引起血性胸水
红细胞比容>外周血红细胞比容50%以上为血胸
PH
接近7.6
正常
<7.6
脓胸、食管破裂、RA积液、结核性积液、恶性积液
病原体
结核菌培养
阳性率20%
高
低
类脂
乳糜胸
甘油三酯含量高,胆固醇不高
多见于胸导管破裂
假性乳糜胸
胆固醇含量高,甘油三酯正常
多见于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
酶
乳酸脱氢酶(LDH)
值越高,炎症越明显
渗出液含量高
>200U/L
胸腔积液/血清LDH比值>0.6
腺苷酸脱氨酶(ADA)
结核性胸膜炎多高于45U/L
免疫学
γ-干扰素升高
X线和核素检查
X线
发现胸腔积液的首要影像学方法
极小量积液
肋隔角变钝
积液增多
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
平卧积液散开,使整个肺野亮度降低
患侧胸部致密影,气管和纵隔推向健侧
液气胸
气液平面
CT或PET/CT
超声检查
特点
探测胸腔积液的灵敏度高,定位准确
临床用于估计胸腔积液深度和积液量
胸膜针刺活检
经皮闭式胸膜针刺活检
诊断与鉴别诊断
步骤
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与胸膜增厚鉴别
胸廓扁平或塌陷
肋间隙变窄
气管向患侧移位
B超、CT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Light标准
胸腔积液/血清蛋白比例>0.5
胸腔积液/血清LDH比例>0.6
胸腔积液LDH水平大于血清正常值高限的2/3
符合一条即可诊断
胸腔穿刺鉴别
寻找胸腔积液的病因
我国渗出液最常见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
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
先有肺实质浸润影(或脓肿),然后出现胸腔积液
草黄色或脓性
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为主
葡萄糖和PH降低
由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引起
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直接侵犯或转移到胸膜
LDH>500U/L
治疗
一般治疗
抽液治疗
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过快过多导致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衰竭
表现为剧咳、气促、咳大量泡沫痰
治疗:立即吸氧,酌情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
胸膜反应
头晕、冷汗、心悸、脸色苍白、脉细
治疗:停止抽液,是病人平卧,必要时肾上腺素
抗结核治疗
糖皮质激素
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
引流胸腔积液
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
全身治疗
局部放射治疗
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者
局部化疗
胸腔内注入顺铂、丝裂霉素
胸腔内注入生物免疫调节剂
如白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