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生-缺氧
以下是一篇关于病生-缺氧的思维导图,介绍了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供氧不足、用氧障碍、对机体的影响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缺氧
概念
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常用的血氧指标
血氧分压
意义
血氧分压为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又称血氧张力。
影响因素
PaO2
正常约为100mmHg,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PvO2
正常约为40mmHg,其变化反映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和利用状态
血氧容量
血氧容量是指在氧分压为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0mmHg,温度为38℃时,在体外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氧量,即Hb充分氧合后的最大携氧量
取决于血液中Hb的含量及其与O2结合的能力
血氧含量
100ml血液实际的血氧量,包括物理状态溶解于血浆的氧(3ml/L)和与Hb实际结合的氧两部分,因前者量少常忽略不计
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合Hb占总Hb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比值,反映了Hb与氧的结合程度
主要取决PO2
类型
供氧不足
低张性缺氧
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称为低张性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
原因
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
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氧变化特点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含量(CaO2)↓
动脉血氧容量(CaO2max)↑或N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CvO2)↓或N
缺氧机制
进入血液的氧减少或动脉血被静脉血稀释
皮肤黏膜颜色变化特点
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发绀
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液携带氧能力下降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引起组织供氧不足称为血液性缺氧,又称为等张性缺氧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贫血性缺氧
血红蛋白结构、功能异常
一氧化碳中毒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高
动脉血氧分压(PaO2)N
动脉血氧容量(CaO2max)↓或N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或N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CvO2)↓
血红蛋白的质或者量改变
贫血
苍白
CO中毒
当HbCO增至50%时,樱桃红色
Hb与O2的亲和力异常增高
鲜红色
棕褐色(咖啡色)或类似发绀颜色
循环性缺氧
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血流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
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心力衰竭
休克
局部循环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和栓塞
血管病变(脉管炎、血管痉挛或受压等)
动脉血氧含量(CaO2)N
动脉血氧容量(CaO2max)N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N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CvO2)↑
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细胞的供氧量减少引起缺氧
缺血性缺氧
组织器官苍白
瘀血性缺氧
组织器官暗红色
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的氧量较多
发绀
用氧障碍
组织性缺氧
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组织、细胞氧利用障碍,引起ATP生成减少,该现象,称为组织性缺氧,或仰义有障碍性缺氧
线粒体生物氧化受抑制
药物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抑制
呼吸酶合成减少
某些维生素缺乏
线粒体损伤
高温、高压氧、放射线照射、细菌毒素等
细胞对氧的利用障碍
红色或玫瑰红色
对机体的影响
呼吸系统的变化
肺通气量增大
高原肺水肿
中枢性呼吸衰竭
循环系统的变化
心脏功能和结构变化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心律失常
心脏结构改变
血流分布改变
肺循环的变化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组织毛细血管增生
血液系统的变化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红细胞内2,3-DPG增多、红细胞释氧能力增强
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脑血管扩张
脑血流量↑ 毛细血管内压↑
组织液生成↑
代谢性酸中毒
毛细血管通透性↑
间质脑水肿
ATP↓
钠泵功能障碍
细胞内钠水潴留
脑细胞水肿
脑充血 脑水肿
颅内压↑
压迫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的变化
代偿适应性变化
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糖酵解增强
载氧蛋白表达增强
低代谢状态
损伤性变化
细胞膜损伤
溶酶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