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讲座干货笔记-2019.10听梁宁讲教育@sally.z
梁宁老师是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互联网经验丰富,这是我听过的最硬核的一次关于教育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从底层逻辑出发,这才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每个行业发展的脉络。 分享与你,愿你有收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教育行业的用户体验和增长逻辑
教育是什么样的产品?
本质
让人发生改变。 教育是让人转变的艺术。
想要不同的变化,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机构/产品/服务
只拥有学生1%的时间,你怎么能撬动他的改变?
1%的时间是用来调动学生自身的心理能量,调动自信,让他体会了这种微小的优越感之后,他就不想再失去。为此,他会在剩下的98%、99%的时间里让自己继续去做,然后这个改变才有可能会发生。
好学生,是自己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底层逻辑
4条回路
增强回路
因果链
年轻,没有经验的人,往往对一件事情过于乐观,没有为调节回路和滞后反馈留下足够的预期。一开始就透支了很多的心理能量。热切的期望预期的变化,却没有发生。
滞后反应
调节回路
大自然厌恶能耗的自然反应。举例:学习,一段时间就到瓶颈期,不是学了立马有回报。
生命的本质是能量
节能是所有生物的本能。
判断:产品能耗如果太高(学习成本高),让人坚持起来很费劲,这个产品就很难推。
心理能量
含义
让你充满热情的点。
不同的人对一件事的心理能量不一样。(他对做饭有热情,我却不)
体现
拖延现象
why? 对某事心理能量不足
教育模式
一切让人变化的事情,其实都是高能耗的事情。
WHY学如何“教育”?
根本
每个人既被教育,被别人改变,也在有意无意中教育或影响他人,希望对方能发生我期望的改变。
人无时无刻不在教育和被教育。 (贯穿始终的4类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自我教育
错误的教育方式
“指责”是最无效的教育。 你不可能通过指责让一个人完成真正的改变。
教育模式 3个关键
目标
考试提分(占比最大)
学才艺
要素
互联网
一对一
AI
目标和要素,都不会让改变发生。
连接
教育模式差异举例
连接器功能
只是将老师和学生对接,这个服务其实非常薄,很容易被击穿。
整合服务功能
把老师放在里面,在前端做一个很强的教研能力,对老师赋能,相对控制老师的水准。(案例:新东方、好未来)
教育的“产品设计” 2要素
1.内容
交付内容:以前你不知道的东西,我告诉你
案例:得到、很多的自媒体
2.教学模式
痛点:记不住、坚持不下来、不自信、懒、无聊
解决:通过心理辅导和有趣的模式设计 调动你的积极性
目标:让改变发生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模式?
1.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
何谓“合适”
空缺生态位
有优势资源
2.设计一个好的回路
何谓“好的回路”
反馈闭环
激励机制
怎样才能称之为好的培训?
内容好
有效果
好玩、有趣
能调动
案例:十一中学 (校长李希贵)
成长路径分析
飞轮效应 杠杆套杠杆
杠杆1:从1个人,到1群人。
他热爱读书,买书多,周围人找他借书,聚集了爱学习的好友(潜力股)
杠杆2:跳出规则,创造更好的连接模式。
行动:周末号召学生一起,大家找材料,做成能够十分钟读完的小卡片。接下来1周,每天抽10分钟读,谁贡献了小卡片,就在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结果:20年之后,很多学生再找他时,当年课程的内容都忘了,却记住了10分钟阅读的内容。
杠杆3:满怀善意,给予学生能量支持。
李校长:对待学生,如果不能促成回路,就鼓励他, 并让离他近,能促成回路的人去指引他。
案例:有1个学生,放在其他学校都肯定都开除8次了,但校长鼓励他,给他机会改变。他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反思,并回校感恩,校长给他办“成人礼”。
他永恒的支点:激发人内心的善意,激发人的潜力,加上一根长长的时间的杆。
怎样让一个人改变?
3个关键
关键事
关键人
关键话
关键的时间,给予关键的精神能量,也许是一本书,一幅字,一句话,让他自己成为让一个人改变的关键人。
怎样撬动更大范围的改变? 比如 整个学校
发挥多方的能动性
学生的能动性
老师的能动性
举例:李校长给每一个老师盖了厨房(校领导级待遇)
工作人员的能动性
举例:李校长为默默无闻的各岗位人员送去行长亲笔“三朝元老”书法条幅——莫大的心理能量。
原理:人是社会动物,感受到别人的善意与尊重,也会更有能量,对他人的态度也更好
李希贵的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教育有怎样的市场格局?
高度分散
1.草莽企业
简单的“连接器”功能
现象:满大街都有这种小型教育培训
2.腰部企业
特点1:能找到一个“有空缺”的生态位
特点2:很坚决地锁定某种资源
举例:VIPKid
1.锁定有空缺的生态位(三年级以下的年龄段)而其他都是满足三年级以上的诉求,升学压力。围绕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已有不少企业在做,而三年级以下却成了真空。
2.它的资源独特,有很好的的方法拓展北美教师资源。 让中国孩子享受北美教育资源成为可能。
3.头部企业
特点:能抢到一个领域的制高点
至少有一个门类已经占据了大家的绝对心智
案例:新东方(英语),好未来(奥数),混沌(创新),得到(知识服务)
4.顶级企业
特点:能够持续作出正确决定,然后跨越周期。
案例:新东方好未来面临的挑战
人口换代:70/80后拥有“匮乏记忆”可基于恐惧去推动教育。 但90后没有,90后是心里脱贫。——教育模式得改!
缺“巨无霸”企业
为什么这么大的教育产业市场,没有酝酿出像阿里一样的流量平台?
教育界为什么没能酝酿出像美团这样的产业中台?
产业中台:汇总数据,用我们的数据能力为前端业务赋能,提升业务的能力。
美团,不是靠贩卖流量,而是依靠汇总数据,来为餐馆赋能。
中国600个县级市,2800个县,新东方他们的教育教研,其实并没有赋能到这些地方的人。(将来的机会很大,值得思考)
教育是什么样的产业?
教育产业规模
中国教育投资:4万亿(占GDP2%)
≈政府投资规模 ≈1个餐饮(3万亿) 2个旅游或阿里+京东(4万亿) (中国零售总值:20亿)
教育是什么样的生意?
教育产业3大成本
1.学生
获客成本
市场情况:许多机构已达费用的1/3
2.老师
教师成本
学校
学校:场域感、归属感(即确定性),连接多
培训机构
临时感、疏离感。造成流失率高, 则机构对老师的招聘/培养/管理/监督成本较高。
3.教研
功能定位:赋能型 中台
中台的概念
信息共享的平台,对业务部门进行赋能。
中台的作用
中台做好了,能提供这个品牌机构、教育的确定性。 即 让预期的改变发生的确定性。
市场案例
市场中能成为教育品牌的,往往把教研工作, 把对老师赋能这部分做得很好。(e.g.新东方 最早在教研上投入)
e.g.新东方 陶然 高考英语第一人,30多岁,连续4年参加高考,体验细节,也验证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不对(像练武功,分为练法,打法和演法。很多人练起来漂亮,一打架就不灵了。李连杰,甄子丹属于能练能打还能演的。)陶然:能练,能打(扎实)
方法论
把教研部分做扎实,将这个方法复制/传递出去, 对老师赋能,才能保证让学生有可能预期的改变发生。
教育是个好生意吗? 当然是!
预收费
无库存
高毛利
新东方、好未来的扩张模式 (增长的三个门槛)
1.破局
2.加杠杆
3.分形
新东方:总部做教研,各地开分校, 总部的教研传递给分校,协同教研。分校办教学点。
教育心理学 (是杠杆 or 安慰剂?)
杠杆:1%的时间,撬动一个人的改变
安慰剂:安慰焦虑,安慰妄念。
教育核心管理 2件事
1.导流
(他会在什么时间接触到教育)
举例:承诺1个月/3个月,用户可先听,不满意可退费 涉及峰值和中值概念(启动市场的神操作)
2.流出
(什么时候不在你的系统里)
201910听梁宁讲教育 THE 1ST MINDWORK. @SALLY.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