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城市地理学(一到三章)
城市地理学一到三章内容笔记,包括西方城市地理发展简史、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城市和城镇、城市地域、城镇人口、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城市地理学(一到三章)
含义
是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
第一章
研究对象
城市
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集地
任务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发展规律
研究内容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西方城市地理发展简史
1920年以前,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
1920-1950年,世界开始进入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
1950-1970年,研究对象为宏观城市空间和微观城市空间
1970年以以来,城市地理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多元发展的阶段
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
1949年以前的兴起阶段,中国人文地理学已经形成雏形
1949-1966年相对萧条阶段
1967-1976年的停滞阶段,中国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1976-1980年代末的振兴阶段
19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特点
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注重区域体系的研究
注重城市化研究
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研究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对经济全球话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城市规划等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城市和城镇
城市,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
镇,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
区别
城镇,镇和比镇大的居民点是城镇型的居民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城镇定义标准
城市地域
行政地域
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即城市的行政地域
实体地域
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已具备的地区
功能地域
都市区
大都市带
巨大城市区域复合体
都市连绵区
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
都市圈
城镇密集区
空间上的地域概念
城镇人口
市人口
设区的市
镇人口
不设区的市
市带县体制
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的发展后于农村,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
城市的发展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为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导致城市雏形出现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剩余
农业生产力剩余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地理条件
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
自然地理条件
影响因素:地质、地貌、气候、地形、水文等
区域地形分类
滨海城市
三角洲平原城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优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有坡度、水资源丰富又排灌条件良好
平原与低山丘陵相接的地区
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
平原中腹的城市
高平原上的城市
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底的城市
中山谷地城市
高山谷地城市
经济条件
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地理位置
对单个城市产生影响
特点
特殊性
决定城市职能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通达性
地球表面充其量只有某些方面地理位置相似的城市,而没有地理位置完全相同的城市
类型
大位置
城市对较远事物的相关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分析的
中位置
小位置
城市对它所在的地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
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类
中心位置、重心位置
邻接位置
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河口港)
沿交通线成长的交通类型
河运
海港
铁路
设立市辖区的市
设立市辖区的非直辖市
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做城市或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