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立法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立法的知识点,包括立法的定义、立法权与立法体制、合宪和法制统一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立法的程序。
编辑于2022-04-12 15:51:00立法
立法概述
立法的定义
广义
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狭义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职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立法/法律制定的特征(国主程技综目)
(1)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
(2)主体是特定的立法机关,只能是享有立法权的机关
(3)是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所进行的活动
(4)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
(5)是一项系统性、多层次性的综合性法律创制活动
(6)目标在于产生具有强制性、普遍性、规范性的法律规范,将统治者或者人民的利益上升为国家意志
立法权与立法体制
立法权的概念
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享有的创制、认可、修改、废止或者清理、补充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
注:汇编不是立法,立法必须影响内容或效力
立法体制概念
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的配置方面的组织制度,其核心是立法权限的划分
既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关于立法权限的划分,也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之间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之间关于法律制定权限划分的制度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采用一元立法体制
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采用二元或多元立法体制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即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一元两级多层次)
一元
全国只有一部体现人民根本意志的宪法,中央在立法权上实行同意领导
两级
中央一级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具有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
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
多层次
中央和地方立法多类结合、多层并存。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宪法和法律,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关可以制定部门规章
我国立法体质形成的原因(“即统一而又分层次”原因)
(1)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立法权必须相对集中于中央(统一)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立法权必须相对集中于国家权力机关(统一)
(3)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情况不同,立法权不能全部集中在中央,必须给民族自治地区一定的立法权,以适应各地的不同情况(分层次)
(4)我国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法律尚不完备,必须给予行政机关一定的立法权(分层次)
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P297)
我国《立法法》主要修改内容及意义
内容(市立税法规人大,科学民主备审查)
(1)授予设区的市立法权:“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制定地方性法规
(2)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3)规范部门规章权限,规章是执行法律或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4)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地位
(5)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6)加强备案审查
意义(对应内容(123456))
(1)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市实现扩围
(2)政府收什么税、怎么收、向谁收、收多少等问题,都要通过人大立法决定
(3)无此依据
不得减损权力和增加义务
不能增加本部门的权利和减少本部门的职责
(4)对于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立法,全国人大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提前参与起草
(5)提高立法质量,完善各类立法制度
(6)全国人大有关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
主动审查问题
对提出建议的,应当向提出者反馈,并可以向社会公开
立法原则
合宪和法制统一原则
(1)法律制定的依据、权限、程序必须遵循宪法——包括立法主体的合宪性、立法内容的合宪性和立法程序的合宪性
(2)依法立法:在合宪原则前提下,应当遵循《立法法》
(3)立法维护法制统一:立法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同整体利益出发,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内部要和谐,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宪法。(避免下位法违反上位法,避免冲突)
民主原则
含义
(1)人民主权思想
(2)集中和反映人民的智慧、利益和要求
(3)保障、发展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4)立法活动与人民群众参与相结合
要求
(1)内容民主: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人民的意志
(2)过程和程序具有民主性——是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的民主性,要求在
立法主体的产生要民主
立法过程要公开
立法主体的活动要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意义
人民民主要求
客观规律要求
有效监督的要求
具体要求
树立民主观念
完善民主制度
注意民主和集中相结合
扩大公民参与
科学原则(不影响发挥主观能动性)
(1)法律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维护和保障立法科学性——从国情出发、符合国情;正确反应客观规律的要求。
(2)立法应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坚持权利本位,把保障权力作为权利义务设定的出发点
要考虑权利义务的平衡,还要考虑弱势群体的实际承受能力
(3)法律规范要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立法的程序
法律制定程序的概念
概念
法律制定程序即立法程序,是指有法律制定权的国家在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步骤和方法。
立法程序的特点
(1)是法律规定的程序
(2)规定了立法步骤和方法
(3)是所有立法环节必须遵守的程序
立法程序
法律草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通过,法律的公布
法律草案的提出
(1)向全国人大提案
(2)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案
法律草案的审议
概念
指立法机关对已经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案进行审查和讨论
审议的两个阶段
(1)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
(2)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
审议内容
对法律草案的立法动机、理发精神、法律草案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以及立法技术等问题进行审查
审议结果
(1)提付立法机关表决
(2)搁置
(3)终止审议
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
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代表全体2/3以上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案、议案,过半数
法律的公布(公布之前不发生效力)
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
法律——国家主席公布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
P29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