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政治人教新版教程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高中政治人教新版教程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民法((民法典)、劳动法(劳动法等)、诉讼法(诉公法等)。
编辑于2022-04-15 14:53:43法律与生活(选必二)
民法(民法典)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习民法用民法
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1.透视民法和民事法律关系
1.民法典 地位: A.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B.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C.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民法的含义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事关系与财产关系 注意:平等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地位平等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3.民事法律关系 (1)含义: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①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②民事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③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相互对立、联系联系,对等。 ⑵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子主题
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一框 : 保障各类物权
1.定分止争——所有权
1.财产制度 (1)含义: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财产关系,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法律制度。 (2)意义: ①法律规定财产权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并以此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 ②保护财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③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财产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的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 (3)我国是如何保护财产权的? 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 ①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财产权 含义: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3.物权 (1)含义: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 (2)种类:包括所有权、他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3)我国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1.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创设。 2.平等保护原则: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4.所有权 (1)含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分类(按主体划分):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3)取得方式 ①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②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 (4)所有权共有关系 ①含义: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②形式: a.以家庭为例,每个家庭成员可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整个家庭则有共有财产; b.夫妻之间也存在夫妻共有财产; c.几个人合伙从事经营活动,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财产。
2.物尽其用——他物权
1.他物权 (1)含义:所有权之外的物权 (2)种类: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3)意义:充分发挥不动产与动产的价值,做到物尽其用。
2.用益物权——使用价值 (1)含义: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2)主要内容: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
3.担保物权——交换价值 (1)含义: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 (2)主要内容: 抵押权、质权 财产的权利人可以将其财产(例如房屋、汽车、电脑、股票等)抵押或者质押。债权人通过抵押、质押而在他人财产上享有的权利,就是抵押权、质权。 抵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如房子按揭贷款) 质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也可以进行质押担保)。(如典当获取资金)
第二框:尊重知识产权
1.保护创作——著作权
1.知识产权: (1)含义: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 (2)保护知识产权的现实意义: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全社会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 (3)内容:
2.著作权: (1)著作权含义: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种类,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 (2)著作权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3)著作权保护期限: 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发表权的保护期是作品创作完成后50年;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是作品发表后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法律不再保护。 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人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 (4)内容
2.激励创新——专利权
3.专利权: (1)专利权含义:专利权是权利人就特定的发明创造依法在规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 (2)专利权保护的意义:专利权是维护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3)专利权的取得: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完成发明创造后,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经过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条件的,则颁发专利证书,授予专利权。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 (4)专利权的类型及保护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前两种专利是针对技术创新的,只是对创造性的程度要求不同,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要求高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则与实用技术无关,仅涉及产品设计的美观效果。发明 20年;实用新型10年;外观设计15年 注意:保护期满以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3.点石成金——商标权
4.商标权 (1)商标与注册商标 商标 含义:是经营者用来将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区别的标志。 意义:体现的是经营者在商品或者服务上的信誉。经营者信誉良好,其商标往往具有巨大的价值 形式:文字、图案等形式 注册商标 含义:经营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出申请并获得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 意义:获得注册的商标才可以依法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 形式:在核定使用的商品或者商品包装上标明“注册商标”字样或者“®”符号。 (2)商标注册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同时,诸如与我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一般也不得作为商标。 (3)商标注册的保护及期限: 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构成侵权;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也构成侵权。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是10年,续展次数不受限制。注册人只要依法续展,注册商标就可以长久地获得法律保护
第三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一框: 订立合同学问大
1.生活离不开合同
1.合同的含义、种类与订立原则 (1)含义: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特别提醒】 ①“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协议,即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协议。 ②“平等主体”是民事关系的核心特征。从管理角度来看,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是不平等主体,不属于“民事主体”。 (2)种类: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 (3)订立合同的原则——自愿原则 无论哪种合同,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意思表示对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具有决定性意义。
2.订立合同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订立合同,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 一方面,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 另一方面,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
2.要约承诺订合同
1.合同的订立过程 P24-1 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很多时候需要经历反复协商才能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法律将这个过程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
2.要约 P24-2 (1)含义: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当事人: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 (3)法律责任: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4. 承诺对要约的变更:P25-2 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5.要约邀请 希望他人
6. 无效合同的情形 P25-3 (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 A.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B.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C.合同的主体不适格(eg: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D.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7.有效合同的要求 P26-1 ①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内容合法
8.合同的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
9.合同的形式: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直接履行的行为。何种形式订立合同,有时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 (1)口头合同 含义: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适用范围: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如商店中的零售) 优点:口头合同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缺点:口头合同的问题在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 (2)书面合同 含义: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优点: A.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B.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适用范围: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房屋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
第二框:有约必守 违约有责
1.一诺千金 重在履行
1.合同履行 含义:合同履行是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行为。
2。合同履行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2)诚信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3)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 (4)绿色原则: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3.履行合同的关键:明确合同内容 (1)合同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的条款来体现。合同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2)民法典规定的合同一般包括的条款,并非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合同缺少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违约责任等内容时并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缺少上述内容时,合同当事人可以签订补充协议或者根据法律规定解释合同,补全意思表示。
2.言而有信 违约有责
4.合同的变更或解除: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2)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
5.违约责任的内涵:除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外,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既是违约方应该付出的代价,也是法律给予守约方的救济。
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力界限
第一框题: 权利保障于法有据
2.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侵权责任: (1)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 首先,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 其次,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 最后,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法律也规定了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 A.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已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B.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承诺 P25-1 (1)含义 :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应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2)要求: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俗话说“一诺千金”,当我们接到一项要约,即将作出承诺时,要格外慎重。
4.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第二框题 :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1.民事权利的限制: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1.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2.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1)民法对名誉权设定界限 (2)法律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在著作权上表现明显,如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3.相邻关系的实质: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题
4.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1)原则: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法律。 (2)依据: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3)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已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5.意义: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
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
劳动法(劳动法等)
子主题
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诉讼法(诉讼法等)
子主题
第九课:纠纷等多元化解决方式
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