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 导论
根据徐涛2023年视频和书籍整理的马原导论,包括第一章辩证唯物论(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第二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的思维导图,涵盖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概念、技术及应用,适合初学者系统入门,亦可供专业人员深化技能。
这是一篇关于马原 导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和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马原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构成(考点1⭐️)
2.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考点2⭐️⭐️)
3..马克思主义的来源(考点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考点4⭐️⭐️)
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考点5⭐️)
第一章 辩证唯物论
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考点6⭐️⭐️)
1.哲学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一: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古典/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原子等粒子
又叫机械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范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一定是形而上,形而上不一定是机械
马克思/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
唯物主义间的分歧:什么是物质,根据这个问题,唯物主义分为几派
第三派包含前两派,前两派同意是物质的,第三派也同意,第三派同意的前两派不一定同意,比如人类历史,因为客观存在。马克思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把历史当成物质来看待的人,而把历史当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来看待,去研究、分析背后的规律,最终得出来的观点是唯物史观。
马克思哲学史上的两大贡献
1.创立了唯物史观
2.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
主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人的意识
王阳明、慧能
客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独立于“我”之外的客观精神
上帝、道、程朱理学
分歧:到底什么样的意识是世界的意识
对比: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是什么?答: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
基本问题二: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有同一性(即意识可以认识物质)
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即意识不能或不能完全认识物质)
二元论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本原,导致物质和意识不统一,导致不可知论。二元论叫不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一切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帮助理解: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老师讲课,有100个同学,唯物认为先有眼前的你,后有心中的你,唯心认为现有心中的你,后有眼前的你。唯物、唯心对于认知的顺序有分歧,对于可不可知没有分歧。
2.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辩证法
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形而上学
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的
唯物、唯心和辩证法、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两两结合,在马之前只有3种,独独没有辩证唯物
第二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两个对子之间肯定先介绍概念
1.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考点7⭐️⭐️)
1.物质的定义
恩格斯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帮助理解:书、水、吃的等是具体的物,与物质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列宁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2.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3.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定义方式: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帮助理解:人们下定义的方式:1.属类,老虎是猫科,找到一个比他更大的概念定义。2.关系:通过与他一样大的概念定义,物质与意识。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2.物质和运动(考点8⭐️⭐️)
1.运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