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刘润2022跨年演讲(整理)
这是一篇关于刘润2022跨年演讲(整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不确定性2弹性(如何化解意外?)3.周期(如何穿越?)4.第五元素:数据5.趋势(如何锁死?)等。
编辑于2022-10-29 23:04:46 福建省刘润年度演讲2022:进化的力量
1. 不确定性
【非不确定性】风险决策=概率*代价
风险,让人感觉焦虑。
真正的不确定性,是那些连概率都无法计算的事情。
不确定性,让人感觉失控。
安全感,来自确定性。但是机会,藏在不确定性里。
大雨越是倾盆,道路越是泥泞,你越有机会弯道超车。因为,机会藏在不确定性里。只要你能看清,那些被雨水和泥泞遮蔽的弯道。
哪些弯道?意外,周期,趋势,规划。这四个弯道,每一个都有你超车的机会。
意外,总在发生。但意外,也终会回归。
每个人都在做自己“情理之中”,别人“意料之外”的决策。但这些决策最终汇聚成了一条涨跌交替的曲线。这就是:周期。
周期的回归线,是斜直向上的,不可逆转的。周期的回归线,叫做:趋势。
规划,就像是河床一样,让浩浩荡荡的趋势之河,为人所用,而不是与人为敌。
总结:如何扒开2022的不确定性,找到2023的确定性?就是要从意外里,看到周期;从周期里,看懂趋势;从趋势里,看清规划。然后,让我们一起化解意外,穿越周期,锁死趋势,拥抱规划。
2. 弹性(如何化解意外?)
必须保持弹性,用弹性化解意外,这样才能做到:存心时时可死,行事步步求生。
企业四性:脆性、塑性、弹性、刚性。
这种受了很大的外力,都不变形的特性,叫做:刚性。
一家企业,用弹性化解意外的过程,很像是急救,有三个步骤:先救命,再治病,然后养生。
你能好,一定是因为很多人希望你好。
如何救命?
【财务弹性】 这个缓降器我买了很久,但从来没有用到过。不过我知道,如果真的遇到意外,这个缓降器能“救命”。
如何治病,好起来?
【业务弹性】 分散业务风险,防止再次猝死。
瑞幸的首席增长官杨飞说,线上线下,从来都不是关键。用户在哪里出现,我们就应该去哪里,才是关键。
用“私域+数字化”,整合线上线下,才能分散业务风险。这就是业务弹性。
公域(付费买水,价高者得) VS (打井很贵,用水免费)私域
直播电商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模型:停留模型和成交模型。
停留模型,是看用户是否喜欢直播间。喜欢才会停留。停留模型的重要指标,是:停留时长。
成交模型,是看用户是否信任直播间。信任才会购买。成交模型的重要指标,是:UV价值。
在公域,用钱购买流量;在私域,用心经营信任。 2023年,私域+直播,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标配。
以消费者为中心,全域经营。
如何养生?
【团队弹性】 是增加团队弹性。
增加团队弹性的关键,是保持成员之间的高效连接。只要连接在,协同在,弹性就在,战斗力就在。
3. 周期(如何穿越?)
大环境越是不好,宠物经济就越好。
三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周期
库存周期
供需的此消彼长,导致了库存的此起彼伏。
怎么办?顺应周期,去库存。
投资周期
情绪的乐悲交替,导致的投资的涨跌轮回。
怎么办?帮人省钱的生意可能更赚钱。
技术周期
左脚生产效率,右脚交易效率。永不停止。
4. 第五元素:数据
数据,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要素。
“古典增长理论”:劳动,土地,资本。
第四生产要素:技术。
第五生产要素:数据。
怎么办?向数据要增长。
连接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而交易的基础,靠连接。向数据要增长的最基本前提,就是越来越高效的连接。
不要在乎什么线上,线下。连接在哪里交汇,就去哪里交易。因为那里有用户,有数据,甚至有很多,你以前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挖掘
从连接里面,挖掘数据;从数据里面,挖掘交易。
需要“连接”精准客户,然后从连接中“挖掘”数据,从数据中挖掘精准的交易机会。
最重要的,永远是用户,永远是如何和用户保持“关系”。
使用
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数据了。
连接。挖掘。使用。人工智能驾驭的数据,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五要素。
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
消费进化
人们不是不愿意花钱了。人们只是不愿意为不值得的东西花钱了。
真正的极致体验,真正的极致价值,永远有市场。即使它很贵。
“本价值”模型
用10万解决了380万的问题,这就叫做:“高性价比”。把1万元成本的无人机,卖到了10万元,这就叫做“高毛利”。
提高价值,靠创造;降低成本,靠努力;而纯粹的价格调整,是一场你和消费者之间的零和博弈。
核心做法,就是三件事:第一,把价值右移,解决更贵的问题;第二,把成本左移,创造性降低成本;第三,换一条本价值曲线,抓住全新的需求。
第一,解决更贵的问题;第二,创造性降低成本。第三,就是:抓住全新的需求。
销量的前置指标,是声量和互动量
内卷的反义词,是进化。对抗内卷的唯一方式,也是进化。
消费如何进化?向外寻找机会:解决更贵的问题,把价值右移;创造性降低成本,把成本左移;或者换一根“本价值曲线”,找到全新的需求
5. 趋势(如何锁死?)
真正的技术趋势,是一条曲线(高德纳曲线)。
第一阶段,叫技术萌芽期。一项技术,还没有可用产品,没有验证模式,但这个概念引起了媒体巨大的兴趣,被广泛报道。
第二阶段,叫期望膨胀期。一些尝试者开始入场。但他们大多数都失败了。而少数有阶段性成果的公司,被媒体疯狂追捧,被称为“改变世界者”。
第三阶段,叫泡沫破裂低谷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失败,这项技术开始遭到唾弃。早期的尝试者被骂成是“骗子”。人们不再关注。
第四阶段,稳步爬升复苏期。这项技术,到底可以怎么帮到这个世界,开始逐渐清晰。大家对他的期望值依然处于低谷,但进场的企业却越来越多,不断推出新产品。
第五阶段,生产成熟期。这项技术,开始真的有用了。消费者不是因为投机,不是因为尝鲜,而是因为真的有用,开始心甘情愿地买单了。企业开始获得真正的回报。
一项技术,需要爬2次坡,才能爬到“生产成熟期”。有时,甚至需要3次,4次,或者更多。
比预测更重要的,是理解你正在预测的东西。
每一项重大技术,都要爬两个坡。上第一个坡的时候,它是改变世界的人。下第一个坡的时候,它是骗子。而真正最后的成功者,都在通往主峰的第二个坡上。
起得最早的,是理想主义者;跑得最快的,是骗子;胆子最大的是,冒险家;最害怕错过往里钻的,是韭菜;而最后的成功者,也许还没有入场。
6. 规划(如何拥抱?)
这种用“禁售时间表”来倒逼车企转型的方式,就是规划。
创业者,要学会拥抱“规划”这种强大而确定的力量。
想要拥抱,先要看见。多读一些重要的规划文件。比如十四五规划。
比如,经济发展这个大类。规划中没有对于GDP的硬性增长指标。但有一个预期性指标: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9年的60.6%,增长到2025年的65%。为什么?因为工业化、城镇化,带动经济。所谓预期性指标,就是引导靠政策,完成靠市场。通过各地市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的政策引导,到2021年底,这个数字已经达到64.72%。接近完成。
比如,民生福祉这个大类。规划中有7条指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人均预期寿命从77.3岁,增加一岁,到78.3岁,等等。注意,这中间有一条指标是: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8年,增加到11.3年。这是一条约束性指标。所谓约束性指标,就是相关部门要领走,并确保实现的目标。这说明,我们要坚定地“从人口红利,走向人才红利”。
除了拥抱“约束性指标”,比如绿色生态之外,我们也要拥抱“预期性指标”,比如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其实从来都不是实体经济的对手。数字经济的目的,是帮助实体经济。
7. 成为确定性
如何扒开2022的不确定性,找到2023的确定性?化解意外。穿越周期。锁死趋势。拥抱规划。
要有刚性:有抗压能力,迎难而上的能力。
时代,大于战略;战略,大于组织。战略不对,一切白费。
战略就是用最低成本,尝试最高概率。有清晰的战略思考,竞争才不是乱拳打老师傅。
管理,请回到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战略,请回到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营销,请回到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请回到基本功。因为,你以为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