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的思维导图,导图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这三节的内容作了介绍。
计划审计工作思维导图:包含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我国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审计具体目标及认定,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等等
审计第一章 总论,包括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种类三部分内容,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
第一节 政府审计
我国政府审计模式
行政型模式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受双重领导)
审计署(最高审计机关)
审计厅
审计局
政府审计特征
审计监督的强制性
审计范围的广泛性
第二节 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
受董事会或其下设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受企业总裁或总经理领导
受企业主计长的领导
受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主计长的双重领导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政府各部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一般都设置内部审计机关。
审计业务不多的小型企业,也可不下设内部审计机构,只需指定专人检查账目。
内部审计特征
审计服务的内向性
审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审计实施的及时性
第三节 民间审计
民间审计组织
会计师事务所
主要人员:注册会计师 管理组织:注册会计师协会
民间审计的业务
认证服务 (保持独立性)
鉴证服务
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审阅
其他鉴证业务 (鉴证并证明服务)
非鉴证服务
非认证服务 (不要求保持)
税务服务
管理咨询服务
会计服务
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重点)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准则
审计业务准则
审阅业务准则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相关服务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重点)
1.含义: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信息对象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2.分类
按保证程度分类
合理保证(主要是指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保证程度较高-合理保证-需工作较多-程序积极方式; 实施程序形成-系统; 证据:数量较多(充分)、质量较好(适当); 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形成结论较可靠-业务风险较小。
有限保证(主要是指财务报表审阅业务)
保证程度较低-有限保证-需工作较少-程序消极方式; 实施程序形成-个别; 证据:数量较少、质量较差-形成结论较可靠性较弱-业务风险较大。
按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对象信息的方式分类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审计报告、公共网站)
直接报告业务(审计报告)
3.要素
鉴证业务要素包含鉴证对象,但不包含鉴证对象信息。
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
1)注册会计师(形式上独立)(鉴证业务的主体)
2)责任方(责任方是管理层)
3)预期使用者(包括责任方,还包含债权人、投资者,税务机关等)
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鉴证对象
鉴证标准
标准特征
相关性
完整性
可靠性
不同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对象的鉴证能作出相同的结论。
中立性
可理解性
鉴证证据(第4章)
鉴证报告(第11章)
民间审计特征
在审计的独立性上(双向独立)
在审计的方式上
在审计的对象上
在审计的结果上
独立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