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混酸硝化
混酸硝化思维导图,导图从应用范围、动力学、混酸的硝化能力、影响因素、硝化产物分离、生产实例、反应器等多个方面作了介绍。
这是一篇关于N-酰基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被酰化的胺、反应历程、胺类结构的影响、用狻酸的N-酰化、用酸酐的N-酰化、用酰氯的N-酰化。
催化氢化思维导图,催化氢化是指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分子,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与氢分子反应,使不饱和键全部或部分加氢的反应。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混酸硝化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和萘等的一硝化以及硝基苯、硝基甲苯和硝基氯苯等的再硝化
优点
产生更多硝基正离子(NO2+),硝化能力强、速度快、副反应少、产率高。
硝酸用量接近理论量
温度容易控制
浓硫酸能溶解多数有机物,增加了有机物与硝酸的相互接触,使硝化易于进行
混酸与铁发生钝化
动力学
(注意:硫酸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不断为反应生成的水所稀释,硝酸将不断参加反应而消耗掉,因而对于每一个硝化生产过程来说,在不同阶段可以属于不同的动力学)
慢速系统(动力学型)
快速系统(慢速传质型)
瞬间系统(快速传质型)
混酸的硝化能力
硫酸的脱水值
废酸计算含量
配酸计算
原理:物料平衡
情况
用已知浓度的原料酸配制所需混酸
调整混酸浓度
已知D.V.S.、相比、φ,计算混酸组成
配酸工艺步骤
先加水
启动搅拌装置
缓慢加入计算好的硫酸和硝酸
影响因素
被硝化物的性质
苯系
萘系
蒽醌
杂环化合物
混酸组成
选择混酸原则
使反应容易进行,副反应少
在原料酸所能配出的范围内,且原料酸易得
生产能力适宜
反应介质
相比和循环废酸比
概念: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量比(酸油比)
提高相比有利于
被硝化物的溶解和分散
增加反应界面,加快反应
控制反应温度,使反应平稳
循环废酸比
有利于提高传质和反应速率
循环废酸量太多会降低设备的生产能力
副反应
硝酸分解
氧化:生成硝基酚类
多硝化
形成黑色络合物
硝酸比
温度
反应温度升高,硝化反应速度加快,反应选择性下降
搅拌
提高传热:及时移除反应热
提高传质:增加反应界面
加料方式
一硝化
液态:反应温度下逐步将硝化剂加入被硝化物或其硫酸的溶液、分散液
固态:低温下将被硝化物溶解,再在反应温度下加入硝化剂
二硝化
将被硝化物加入酸和硝化剂中
硝化剂
HNO3- HSO (HPO4):增加 p ﹣位异构体收率。
NaNO3( KNO3 )- H2SO4 :无水硝化,用于苯甲醛、苯甲酸等的硝化。
HNO3 -( CH3CO )2O :无氧化性,与酚醚或 N ﹣酰芳胺反应,可提高 o / p 。
RONO2:碱性条件的硝化剂。
硝化产物分离
化学精制法
物理分离法
废酸处理
废酸成分
硫酸:68~72%
少量硝酸、亚硝酸、硝化产物
处理方法
作为硝化底酸直接循环套用
用被硝化物萃取有机物后浓缩至90~95%的硫酸用于配酸
多硝化的废酸用于下一批单硝化生产中
净化后加氨水制化肥
反应器
间歇硝化釜
苯一硝化制硝基苯
常压冷却连续硝化法(多锅串联)
换热面积大传热系数高,冷却效果好,节省冷却水
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散度小,物料混合状态好,温度均匀,有利于生产控制
减少了滴加混酸处的局部过热和硝酸的受热分解,排放ニ氧化氮少,有利于安全生产
酚类副产物少
带压绝热连续硝化法
管式带压绝热硝化法
优点:在管中装有静态混合元件,径向混合效果好;轴向反混作用少,反应速率快且彻底,原料利用率高;不需要搅拌装置,无活动部件,动力消耗低;密闭性好、更安全。
绝热硝化优点
反应温度高,硝化速度快;
硝酸反应完全,副产物少;
混酸含水量高,酸浓度低,酸量大,安全性好;
利用反应热浓缩废酸并循环利用,无需加热、冷却,能耗低;
设备密封,原料消耗少;
废水和污染少。
绝热硝化工艺
(1)混酸:HNO5~8%,H2SO,58~68%,H0>25%;
(2)苯过量5~10%;
(3)硝化温度:132~136℃;
(4)无冷却;
(5)利用反应热闪蒸废酸。
存在的问题
对设备要求高(密封、防腐)
生产实例
氯苯的一硝化制邻位和对位硝基苯
邻位和对位硝基甲苯
间二硝基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