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分子化学第三章
高分子化学第三章自由基聚合,包括加聚和连锁聚合概述、烯类单体对聚合机理选择性、聚合热力学和聚合-解聚平衡、自由基聚合机理等内容。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缩聚和逐步聚合思维导图,包括缩聚反应、线形缩聚反应机理、线形缩聚动力学、线形缩聚物的聚合度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自由基聚合
3.1加聚和连锁聚合概述
大部分加聚反应按连锁机理进行
加聚是加成聚合的简称,一般属于连锁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
所有连锁聚合均有四种基元反应(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
3.2烯类单体对聚合机理选择性
主要因素:取代基的电子效应
包括共轭效应、诱导效应
带共轭体系的烯类: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a-甲基苯乙烯 能发生四种聚合
取代基X的聚合选择关系p67
其他因素:基团的位阻效应
单体中取代基的体积、位置、数量等所引起
单取代的烯类单体,即使侧基较大也能聚合
1,1-双取代烯类单体能聚合,但基团较大,也不利于聚合
1,2-双取代烯类单体XCH=CHY难聚合或只能形成二聚体
三取代或四取代乙烯一般不能聚合,但氟代乙烯易聚合
3.3聚合热力学和聚合-解聚平衡
热力学基本概念
聚合自由能差的正负是单体能否聚合的判据
聚合上限温度Tc
公式3-2
聚合下限温度Tf,单质环状硫
聚合热和自由能
用于初步判断聚合倾向
位阻效应
共轭效应和共振能
基团电负性
氢键和溶剂化的影响
聚合上限温度和平衡单体浓度
平衡单体浓度取决于温度公式 公式3-6
平衡温度Te与平衡单体浓度的关系 公式3-9 、3-11
平衡单体浓度1mol/L,Te=Tc
压力对聚合-解聚平衡和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公式3-14
3.4自由基聚合机理
聚合速率和分子量是自由基聚合需要研究的两项重要指标,要分析清楚影响这两项指标的因素和控制方法,首先应该探讨聚合机理,然后进一步研究聚合动力学
自由基的活性
分子结构对自由基活性有很大的影响,P72次序
共轭效应和位阻效应对自由基均有稳定作用,活性波动范围甚广
自由基聚合机理
机理特征:慢引发 快增长 速终止 可转移,总反应速率由链引发来控制
链引发Chain Initiation
第一步引发剂分解,形成初级自由基
吸热反应 活化能高
第二步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形成单体自由基
放热反应 活化能低 反应速率大
链增长Chain Propagation
两个特征
强放热
活化能低
不存在聚合度递增的中间物种
还需要考虑大分子微结构问题,链增长中,两结构单元的键接以“头-尾”为主,间有“头-头”或“尾-尾”键接
链终止Chain Termination
与单体种类、聚合温度有关
背P74表格3-5
双基终止
偶合终止
两个自由基的独电子共价结合的终止方式
两端均为残基R
大分子的聚合度是链自由基结构单元数的2倍
歧化终止
某自由基夺取另一自由基的氢原子或其他原子而终止的方式
大分子的聚合度与链自由基的结构单元数相同
每个大分子只有一端是引发剂残基,另一端为饱和或不饱和
链转移Chain Transfer
链自由基从单体、引发剂、溶剂或大分子上夺取一个原子而终止,将电子转移给失去原子的分子而成为新的自由基
阻聚剂
自由基聚合和逐步缩聚机理特征的比较P75表格3-6
3.5引发剂
链引发是控制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关键反应
引发剂种类
偶氮类引发剂 AIBN ABVN
有机过氧类引发剂 BPO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 过硫酸盐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及引发剂选择
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属于水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
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属于本体聚合 悬浮聚合 溶剂溶液聚合
引发剂分解动力学
引发剂用量是影响速率和分子量的关键因素
引发剂分解属于一级反应
分解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Rd=-d[I]/dt
工业常用半衰期来衡量一级反应速率的大小 公式3-17
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越大半衰期越短,引发剂的活性越高
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公式3-19
半衰期与温度关系 公式3-20
引发剂效率
诱导分解
笼蔽效应伴副反应
3.6其他引发运用
热引发、光引发、辐射引发、等离子体引发、微波引发
3.7聚合速率
概述 转化率-时间实验值是聚合速率的基础数据
微观聚合动力学研究方法
直接法:称量法
间接法
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
双基终止、引发与单体无关大前提的推导见教材P86-87 公式3-30到公式3-35
三个假定
等活性假定
“稳态”假定
高分子聚合度很大
单体浓度对引发有无影响,Ri见 3-37 Rp与单体浓度成比不同,详见笔记和3-38
考虑单基终止、双基、单基终止并存时Rp与引发剂浓度的成比例情况
自由基聚合基元反应速率常数P89-90
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温度升高聚合速率增大
降低E值,可提高聚合速率
凝胶效应和宏观聚合动力学
自动加速现象
转化率增加、粘度增加、自由基包埋程度增加☞Rp增加
转化率-时间曲线类型P92
S型聚合 低活性引发剂
匀速聚合 引发剂半衰期选用得当
前快后慢聚合 活性过高的引发剂
3.8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
动力学链长表达方式P93公式3-43-公式3-47
聚合物平均聚合度Xn和动力学链长的关系与终止方式有关
偶合终止 Xn=2v
歧化终止Xn=v
兼有两种终止方式 公式3-48
升温使速率增加,却使聚合度降低 公式3-50
动力学链长或聚合度综合常数与温度关系公式3-49
3.9链转移反应和聚合度
链转移结果,聚合度降低
链转移反应对平均聚合度影响的总关系式公式3-57 四项
向单体转移 M、向引发剂转移I、向溶剂或链转移剂转移S、向大分子转移
3.10聚合度分布
3.11阻聚和缓聚
阻聚剂和阻聚机理
按与活泼自由基间反应机理分类
加成型阻聚剂
苯醌、硝基化合物
链转移型阻聚剂
DPPH、芳胺
电荷转移型阻聚剂
变价金属氯化物
阻聚剂分类
分子型
稳定自由基
烯丙基单体的自阻聚运用
阻聚效率和阻聚常数P103表格3-24
平均聚合度与阻聚剂浓度[Z]关系公式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