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醒狮文化溯源
广东醒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为广东特有的 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 十分深远。
编辑于2022-04-21 17:56:15醒狮文化溯源
周
《穆天子传》:周穆王“狻猊野马,走五百里”/ (东晋训诂学家郭璞:狻猊,师子。)
战国:新疆博物馆
狮型金牌饰
汉
汉初《雅尔•释兽》
狻麂如猫,食虎豹(狻麂= 狻猊)
《史记》扮兽作戏——丝绸之路
西汉末
《汉书.西域传赞》张塞通西域,传入真狮
《汉书礼乐志》象人
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
《汉书•西域传》 驯狮郎:真狮从西亚传入/// 大月氏国向汉王国献狮…剥狮皮起舞/// 百姓:争光与吉祥/// 驱赶年兽>舞狮子
东汉
汉章帝“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拨狮子。”
明帝:佛教传入,道佛相争,佛占上风,舞狮逐步代替舞虎
佛经《山曜经》卷21《如来品》:狮子为文殊菩萨坐骑
晋至隋 (逐步推广)
三国:最早舞狮记载出现??
吴国韦昭:“象人”,带假面跳舞之人
魏国孟康:“象人,若今戏虾、鱼、狮子者也”
西晋:胡人骑狮器
(北魏:舞狮作为表演艺术形成??)
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辟邪狮子同百戏一起出现: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狮子引导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
北魏武帝远征甘肃,胡人起舞于御前:“北魏朝圣,四方匡伏,西凉乐伎,同沾皇恩。”武帝大悦,赐名北魏瑞狮——北狮(传说存疑)
南北朝
《胡人戏狮》漆盒雕刻
随佛教盛行,其他鸟兽舞逐渐被淘汰,唯独舞狮留存
(《楞严经》: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狮子吼,成阿罗汉)
北齐
胡人表演舞狮《青釉人物狮子扁壶》
隋:鸟兽舞流行,舞狮为最?
《隋书.音乐志》:“鼓吹杂技,取晋、宋之旧,微更附益。旧元会(元宵晚会)有黄龙变、文鹿、狮子之类”
薛道衡,元宵节诗:抑扬百兽舞,盘跚五禽戏,狻猊(狮)弄斑足,距象垂长鼻
唐:狮子舞于宫廷和民间流行/ 很浓的异域色彩 (舞狮发展成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 ///唐朝中期舞狮才逐渐转入普通化,民俗化
狮子郎,龟兹人
唐高祖:五方狮舞
《乐府杂录》之《龟兹部》“《唐志》: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
唐代的一种舞乐。《通典· 乐六》:“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挚兽,出於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衣,象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抃以从之,服饰皆作崑崙象。”参阅《新唐书· 礼乐志十一》。
《黄狮子舞》
隋唐五代·伶人舞黄狮子累及王维
《唐语林》卷5《补遗》载:“王维为大乐丞, 被人嗾令舞黄狮子, 坐是出官。黄狮子者, 非天子不舞也。”
薛用弱《集异记》卷二:“及为太乐丞,为伶人舞黄狮子,坐出官。黄狮子者,非一人不舞也。”
《西凉伎》白居易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西凉伎》
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 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
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336号墓
舞狮俑:泥雕,双目怒视,宽扁鼻翼,红嘴白牙,作张牙欲噬状。通体先施白色,后局部染以浅绿色。躯体外表刻划白色弯曲的条纹,以表示狮身上卷曲的松软长毛。狮身脊背饰带上的八条宽带分别对称下垂腹部两侧,腹下露出四条人腿。
宋:民间舞蹈活动兴盛/ 舞狮为重要项目
《百子嬉春图》
《儿童舞狮子》
南宋吴自牧 《梦粱录》,舞狮存于宫廷: “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昨汴京大内前缚山棚,对宣德楼,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手指内五道出水。”
元
《元史·贺胜传》: “帝一日猎还, ( 贺) 胜参乘,伶人蒙采毳作狮子舞以迎驾。”
明:社火节日庙会文化 (正统年间,佛山醒狮兴起)
《佛山忠义乡志》载: “( 八月) 望日,谕祭灵应祠北帝,仪同春仲。…… 灵应祠前,纪纲里口,行者如海,立者如山,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直尽三鼓乃罢。相传黄萧养寇佛山时,守者令各里杂扮故事,彻夜金鼓震天,贼疑不敢急攻,俄竟遁去,盖兵智也。后因踵之为美事,不可复禁云。”
《容县志》载: “由 ‘元日’迄下弦止,各乡竞为狮鹿、采茶、鱼龙等戏,灯烛辉煌,钲鼓杂遝。凡舞狮曰 ‘跳犀’,舞鹿曰 ‘跳马鹿’,总谓之 ‘跳故事’。
张岱《陶庵梦忆》
从室外转到室内
卷三《仓涵所》:“大厅以拱斗抬梁,偷其中间四柱,队舞狮子甚畅”
舞狮成为迎春灯会等节日不可或缺的项目,出现“大头和尚”
卷六《绍兴灯景》:会稽县西桥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鼓吹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清:舞狮风气盛行,南北狮派林立
《清史稿》卷101《乐志》:“番子乐,司乐器三人,司舞二人,为戏狮,身长七尺,披五色毛,番名僧格乙。引狮者,衣杂彩,手执绳,系耍球一,五色。”
民国:舞狮与体育联结,出现早期舞狮比赛“竞赛规程”
《新民晚报》报道《广西当局提倡舞狮运动》
“桂省当局,素尚重武,最近又决定推行一种新政策,通令全省各村庄,每村组织舞狮队一队,每队三十人,有人造狮子一头,并将农历元宵节,改称为舞狮节,藉以提倡武化,唤醒国魂,一雪东亚睡狮之诮。”
《边疆》半月刊1931年《桂省年节中的舞狮会》
“狮头是竹片铁丝扎成内壳,用油纸裱过,外面又裱以各种颜色的绸缎。狮尾也是用各色绸缎扎成一大幅,缝在狮头的边沿,非常精致,更用细麻缝入,作毛状。”
20世纪末:舞狮运动有了健全的组织机构,赛事规模达到国际级别
1995年国际龙狮总会成立
1997年国际龙狮总会在马来西亚召开执委会和代表大会,决定将执委会秘书处迁至北京
进入大学体育教育
2003年中国首家获体育总局认证的龙狮运动俱乐部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挂牌
2004年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在北京体育大学设立龙狮运动培训基地
首届全国舞狮舞龙运动发展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并在武汉体育学院设立龙狮运动科研基地
2005年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科研中心在上海体育学院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