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由染色质丝螺旋缠绕,逐渐缩短变粗形成。
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看到的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的两个染色体,或减数分裂时看到的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等位基因:有性繁殖的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
表现型:简称表型,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进行交配,F₁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对另一个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来说是显性,这一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隐性: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未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
超显性:定义为杂合子比纯合子的适应度高,特点为超显性可能是杂种优势的一个原因。
显性基因:一对等位基因中,能抑制另一个基因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一对等位基因中,被另一个基因抑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性状:指可遗传的发育个体和全面发育个体所能观察到的(表型的)特征,
质量性状: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不存在连续性的数量变化,而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那些性状。
数量性状:是指变异呈连续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的性状。
上位:有时一个基因的作用,可被另一个非等位基因的作用所掩盖(有A则b无效)
互补:两个非等位基因在决定性状的表现上相互影响产生一种新的性状表现(都改变颜色)
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遗传传递过程中,不能独立分离的一种现象(不服从3:1)
遗传力:又称“遗传率”,一个群体内某性状由遗传原因引起的变异在遗传和环境原因引起的总变异中所占的比重。
重复力:同一数量性状在同一体多次度量值间的相关(牛每天产乳量均值)
遗传相关: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是由于特定的基因可影响一个以上的性状,或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连锁造成的
育种值:种畜的种用价值。 在数量遗传学中把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值定义为育种值 (BV)
选择:选留一些性能优于同群其他事情的个体作为繁殖下一代的种畜,就是做选优去劣的过程
系谱测定:通过查阅和分析各代祖先的性能,估计个体的种用价值
同胞测定:根据同胞的成绩来对这一个体本身作出种用价值的评定,
后裔测定:根据后代的成绩来对这一个体本身作出种用价值的评定
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平均值选留某些家系,此时并不单独考虑个体
间接选择:根据性状间存在相关的原理,通过对一个性状的选择来间接地达到提高另一个形状的目的
独立淘汰法:对每个所要选择的性状,分别制定出一个最低的中选标准,只要动物有一个性状在中选标准之下,便不能选为种畜
指数选择法:把所需要选择的性状按其遗传特点和经济重要性综合成一个指数,然后按指数高低进行选留
同质选配:选择性状相同,性能相似或育种值相近的优秀公募须进行配种,以期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异质选配:一种是选择不同性状分别优秀的公母畜配种,目的是使得后代间有双亲的不同优点,另一种是选择同一性状优良程度不同的公母畜配种,目的是以优改良使后代能取得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近交:配种双方到共同祖先的总代数在六代以内的个体间相互配种
近交衰退: 有亲缘关系的亲本进行交配,可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性,从而提高基因的稳定性,但往往伴同出现后代减少、后代弱小或后代不育的现象.
纯种繁育:同一品种内公母畜之间进行交配繁殖的选育方法。
杂交繁育:不同品种公母畜之间进行交配繁殖的选育方法
专用品种:由于人们长期选择与培育,使家畜的某些特征获得发展或某些组织器官产生了突出的变化,从而表现出专门的生产性能(肉牛奶牛)
品系:一个具有突出的特点,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遗传性更加稳定的动物群体
专门化品系: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分化选择育成的,每个品系具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内的不同层次的指定位置,承担着专门任务。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的家蓄禽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群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生产性能高于双亲均值的遗传现象
一般配合力:一个种群与其他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杂种优势的平均效果
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之间,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
简单杂交:两个种群杂交一次,一代杂种无论公母畜全都用作商品生产A×B→
三元杂交:先用两个种群杂交产生在繁殖性能方面,具有显着杂种优势的母畜,再用第三种群公畜做父本,与之杂交生产商品畜群A×B→AB×C♂→
轮回杂交:两三个或多个种群公畜轮流做副本与杂种母畜进行杂交,可分为两种群轮回杂交和多种群轮回杂交
双杂交:四个种群先分别两两杂交生产出两种不同的杂种公母畜,然后再用两杂种群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用畜群A×B+C×D→AB×CD→
繁育体系:为了开展某一地区的育种工作而建立的一整套组织机构
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有选择差、遗传力、世代间隔、不同选择方法、性状间的相关、近交和性状变异的影响、选择的环境
适于家系选择的条件是低遗传力、 家系大、由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小
适于家系内选择的条件是低遗传力、 家系内高表型相关、由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大
多性状选择的主要方法有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指数选择法
根据配种双方品质的异同,选配可分为同质选配、异质选配
影响家畜品种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条件
按着培育程度,可将家畜的品种分为原始品种、培育品种
按着产品类型,可将家畜的品种分为专用品种、兼用品种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数量性状的遗传有什么特点?
变异连续性、环境影响、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