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政治重点梳理
徐涛小黄书押题重点内容的梳理,帮助记忆!本图内容涵盖了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世界的辩证发展、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深化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持民营经济。
编辑于2018-12-19 03:07:52徐涛小黄书重点梳理记忆(上)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
近代以来,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在~情况下
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完成三件大事
中共诞生后,中共人把马原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革命
建立起中国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人把马原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
进行建设中特新的伟大实践
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新时代,中共人把马原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
四个伟大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
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
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总结,抄题干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使中国创造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我们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
它的特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
科学性和真理性
检验
人民性和实践性
贯彻
开放性和时代性
彰显
世界的辩证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解释矛盾
矛盾是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范畴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
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解释同一性
矛盾双方~的性质和趋势
相互依存
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相互贯通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释斗争性
矛盾双方~的性质和趋势
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
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对抗性
非对抗性
辩证关系
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没有没有
寓于通过
绝对相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解释普遍性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解释特殊性
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辩证关系
辩证统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解释规律和意识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与人的意识
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收到规律的支配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是否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意识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并对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集中体现在
意识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生理活动的作用
关系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ps: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实际出发是~前提
实践是~基本途径
~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是
前提
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
基础
构成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实践是
历史前提
物质世界分化为~和~
现实基础
使~和~统一起来
规律限制,能动改造
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存在限制着人的活动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可以在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地改造自然,同时改造自己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来源于实践
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其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现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来源于实践
两点补充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做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
~并不否定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
~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概念
真理
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谬误
歪曲反映
是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
对立统一
没你没我,我中有你
~相比较而存在,没有~就无所谓~,没有~也无所谓~
真理中包含着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谬误中包含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一定范围内对立是绝对的
超出一定范围他们就会互相转化,A变B,B变A
AB之间相互依存/斗争/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
真理与价值
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
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价值
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又是制约时间的主体尺度
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
科学精神
要求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人文精神
要求我们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真理的检验标准
原因
真理的本性
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实践的特点
直接现实性
ps: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只有实践才能联系
从而判别
主观和客观是否相一致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标准
确定性
凡是都是
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是正确的
就算不能,最终也会
就算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不确定性
不是一次,还要继续
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客观真理两重属性
就其正确而言
就其近似正确而言
两种极端
教条主义,思想僵化
怀疑主义,诡辩论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什么
改革(作为新的革命)
两破两立
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不是推翻另一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
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实质和目标
从根本上
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同时
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开放
也是改革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特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中特的一个鲜明特征
必要性
只有
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
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创新
才能
赶上时代,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全方位,宽领域
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所有国家的开放
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注意不要写政治)
改革开放做了什么(必背)
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通过解放~,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即坚持~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成功开辟出一条中特道路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
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
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开放:展现大国担当
与此同时,中国还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了~伟大转折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了大国担当,从到从到,为应对金融危机做出重大贡献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如何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坚持一个领导,三个方向
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
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
改革沿着中特方向前进
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
因为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始终坚持把以~为中心同~、~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特伟大实践
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坚定不移走中特道路
封闭僵化的老路
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往有利于~~方向前进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要继续朝着加快完善~的目标努力
着力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
处理好五种重大关系
解放石头,重点要稳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改革、发展、稳定
现代化经济体系
构成(是什么)
六个体系,一个体制
产业体系
市场体系
分配体系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绿色发展体系
全面开放体系
经济体制
如何建设
万金油吹一波(可作为答题模板)
建设~,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顺应中特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实践课题
实略略,区开制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是是是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化现经体的战略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夯实现经体的重要基础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现经体的空间布局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提高现经体的国际竞争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现经体的制度保障
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深入实施三大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
努力实现2035跻身创新性国家前列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
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
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
高水平创新团队
建立←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倡导创新文化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水平
关于“创新发展”
必要性
发展动力决定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
坚持创新发展是~的根本之策
应对
发展环境变化
增强
发展动力
把握
发展主动权
更好引领
新常态
要求
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创新
理制科文等方面
让创新
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盘大棋
一路
坚持走中特乡村振兴之路
三让
农业
有奔头的产业
农民
有吸引力的职业
农村
安居乐业的家园
这两段措施不好背, 只能硬背了,别无他法
建立健全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
为什么不能忽视农业
矛盾在农村最为突出
仍处于~表现在农村
全面小康和强国的三个最在农村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
最大的潜力和后劲
没有农民的全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康
如何发展实体经济(晋江经验)
实体经济是是是是
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三个必须必须背
必须推动三个“向实体经济”
资源要素
集聚
政策措施
倾斜
工作力量
加强
必须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加大重要领域改革力度
推动实现~转变
经济发展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形成~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
支持民营经济
为什么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还要~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长期坚持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的作用
成为三个重要(主要)
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
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四处发挥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政府职能转变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国际市场开拓
民营经济是
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
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百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这一段基本也是模板,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总结,抄题干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民营经济不仅~
如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开局一段话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
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六点全靠背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完善政策执行方式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保证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