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思维导图:包含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等等
编辑于2022-04-25 15:42:33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1.1经济学与资源配置
子主题
1.2资源配置
人的欲望
无限性
多样性
资源的特点
稀缺性
可选择性
1.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
经济学原理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3.Micro与Macro比较
1.经济主体
4.经济体制
5.市场经济的前提
1.经济人的假定
2.财产权的界定
经济变量与经济模型
1.存量与流量
2.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3.Economic Model
4.Forms of Economic Model
5.供需方程与供需均衡
经济分析方法
1.边际分析
2.均衡分析
3.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
4.实证与规范
第二章 价格机制
2.1需求分析
2.1.1需求与需求量
需求: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每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量: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特定价格水平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条件: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3.时间单位
2.1.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需求定理
需求函数
需求方程
需求表
需求曲线
2.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
互补品
3.消费者收入水平
正常商品
低档商品
4.消费者预期
5.消费者偏好
2.1.3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1.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
2.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所有其他因素
2.1.4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全部个人需求的加总
2.2供给分析
2.2.1供给与供给量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数量
供给量: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数量
条件:1供给意愿2.供给能力3.时间单位
2.2.2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供给定理
供给函数
供给方程
生产成本的变化
技术水平
生产者预期
自然条件
2.2.3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所有其他因素
2.2.4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是全部个别供给的加总
2.3均衡价格及其决定
价格及其形成
价格干预及其后果
2.4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
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均衡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
供给同时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
案例分析
第三章 弹性理论
3.1需求弹性
1需求弹性的定义、计算公式
弹性:自变量变动一个百分比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指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影响需求量的某种因素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率%/影响需求的某因素变量的变化率%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主要影响因素
Ed=0,需求完全无弹性
0小于Ed小于1,需求缺乏弹性
Ed=1,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1小于Ed小于∞,需求富有弹性
Ed =∞,需求有无限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商品的可代替程度:可代替程度越大,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越是重要的商品弹性越小
商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比重越大弹性越大
商品的耐用程度,越耐用弹性越小
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弹性越大;时间越短,弹性越小
部分商品需求弹性估计值
需求价格弹性与斜率、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弹性与斜率
对应于同一点,弹性与斜率的大小成反比
斜率相等,弹性的大小取决于点的位置
直线型需求曲线上的点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弹性越来越小
弹性与收益
总收益TR=P*Q
需求富有弹性,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需求缺乏弹性,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成正方向变动
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计算公式
定义: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需求交叉弹性的定义、计算公式
定义: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引起该商品需求变动的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3.2供给弹性
定义: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分类
Es=0,供给完全无弹性
0小于Es小于1,供给缺乏弹性
Es=1,供给具有单位弹性
1小于Es小于∞,供给富有弹性
Es=∞,供给有无限弹性
影响因素
生产技术类型:一般生产技术越复杂,技术越先进,机器设备占用越大,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小
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一般短期弹性较小,长期弹性较大
生产能力的利用状况:拥有多余的生产能力越多,供给弹性越大
生产成本:产量变化引起的成本变化越小,供给弹性越大
3.3弹性理论的运用
谷贱伤农
税负担理论
蛛网理论
基本假设
1.本期的供给量取决于上期的价格
2.本期的需求量取决于本期的价格
三种类型
收敛型蛛网
稳定型蛛网
发散型蛛网
适用分析对象
有生产周期的产品
小结
第四章 消费者选择
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应分析
边际效用分析
效用、边际效用、总效用
总效用TU
边际效用MU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将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
在实际中,边际效用不会为零或负值。因此,边际效用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会无限接近于横轴,但不会交于横轴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只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做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
消费一种商品时
消费多种商品时
消费者面临的约束条件
有限的收入及商品,劳务的市场价格
商品的边际效用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解释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减去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在讨论一种商品的消费者是否对消费者有效用时,经济学并不考虑其本身的价值判断问题
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偏好: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喜好或嗜好
偏好的三个公理
消费者的偏好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
效用无法测量,但可以根据消费者偏好以序数词第一,第二,……来排序
无差异曲线:能给消费者偏好带来相同总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连线。
一个消费者不只有一条无差异曲线,而是有一组无差异曲线,构成“无差异曲线图”
特征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消费预算约束
均衡点的特征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预算线
两种效用理论推导需求曲线的比较
恩格尔曲线
定律:
收入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0.5
收入多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小于0.5
恩格尔曲线的推导
变化的恩格尔曲线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变化所引起的对商品购买量的变化收入效应
2.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使得消费者增加价格下降商品的购买量以替代价格不变的商品
3.价格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普通低档商品
吉芬商品
劳动供给量
工资上升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第五章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生产与生产函数
1.企业
企业也称为厂商,是使用生产资源从事商业生产或提供劳务的经济单位
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性组织
企业的组织模式
1.个人企业
由个人出资和所有经济单位
2.合伙制企业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负责的经济单位
3.公司制企业
按公司法组织并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单位
企业的目标
微观经济学中一般总是假定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
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2.生产与生产要素
生产
各种投入转换为产出的过程
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
1.劳动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土地
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3.资本
包括实物形态资本(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和无形资本(商标、专利权等)
4.企业家才能
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生产要素可分为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或固定要素)两种类型
3.生产函数
含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他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形式
短期生产分析
1.短期生产函数
产量曲线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短期生产的三个规律
4.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
长期生产分析
1.长期生产函数
2.等产量曲线
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愈高
同一等产量曲线图上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4.特殊的等产量曲线
5.等成本线
变动
平移
旋转
6.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确定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生产者均衡
7.生产扩张线
8.规模收益
规模收益的三个阶段
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类型
9.要素价格变化的效应
成本
成本又称生产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经济学里的成本是指“机会成本”
1.机会成本
2.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显性成本与隐形成本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沉没成本与可回收成本
短期成本分析
1.短期成本的分类
2.各种短期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关系
3.短期总产量与短期总成本
长期成本分析
1.长期总成本的推导
2.长期平均成本的推导
3.长期边际成本的推导
4.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5.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成本-收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