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劳动教育的前沿研究
劳动教育的前沿研究,包括它的历史脉络,劳动教育的内涵、内容、误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如何做好劳动教育等等。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的思维导图,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贯穿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数量 质量→判断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的思维导图,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的某一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教育材料、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胎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结构思维导图,阐述了影响胎儿生理发展的因素和心理卫生机里的影响及胎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劳动教育的前沿研究
历史脉络
古代中国
庠:劳动与教育相交织,源于生产力的底下
六艺:御
秦:鼓励耕战,促进经济发展
独尊儒术:淡出
近代中国
洋务派:实业技术教育、军事教育
五育并举:实业技术教育,五育不可偏废(全面发展)
新文化时期:勤工俭学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
1949-1956:初步探索时期→工农主义
1957-1965:带有政治色彩,体现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价值观
文革十年:扭曲劳动教育的历程
1978:劳动教育的恢复时期
改革开放后
政策:劳动班教学大纲制定等相关政策实施突破了以往劳动教育固有的思维方式,走上标准化道路
实际:在中小学实践落实中,劳动教育仍然处于弱势
21世纪
政策:规定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
实际:边缘化、惩戒手段
十八大以后
政策: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逐步建立,主要基于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
劳动教育的内涵、内容、误区
内涵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劳动价值观
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
尊重热爱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和劳动主体的价值态度
劳动素养
具备一定劳动知识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创造性劳动者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内容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
个人生活事务处理
生产劳动教育
工农业生产
服务性劳动教育
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误区
技艺学习
劳动教育Show→缺乏劳动价值观
休闲娱乐
放松、走马观花→缺乏对劳动者的敬畏
惩罚手段
最恶劣的畸变
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完善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培养完人的功能
论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
劳动新形态:创造性、复合性
教育新形态:间接教育、隐性教育→志愿服务
是德智体教育实践的基本途径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
将理论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
杜威实用主义思想
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书本+体验
将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结合起来
复杂性、创造性
如何做好劳动教育
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系统的课程体系
计划、实施、评价
在各学科和各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渗透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教育
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等学科重点培养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普通高等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
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
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举办讲座、组织劳动技能和成果展示、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
家校社在劳动教育中加强联系
家庭→基础作用
学校→主导作用
社会→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