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绪论
药理学药理学绪论知识总结: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药笔记,记录了镇静催眠药、局麻药、抗癫痫抗惊厥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的作用和临床使用等知识点,建议收藏!
上课笔记,不全(尤其第三部分),仅供参考!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物作用的靶点与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总结,包括药物的跨膜转运、在体内的过程、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等内容,值得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学基础
绪论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药物
什么是药物?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物来源
天然药物
中草药提取
动物
矿物
人工合成
药物和毒物的区别
毒物: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与机体交互作用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一般来讲
药物的安全范围较大,大多数患者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毒物的安全范围较小,使用较小剂量即对机体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药物与毒物之间无明显界限和本质区别
任何药物过量或非正确使用均可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如解热镇痛作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如同时服用多种抗感冒药,可能引起肝毒性,甚至肝衰竭
针对性使用特定计量的某些毒物,能产生治疗作用,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可有效控制某些类型的白血病
药理学
定义:研究药物与肌体(含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
药物——机体:药物效应动力学
机体——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定义
简称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回答
药物如何吸收?(Absorption)
药物如何分布?(Distribution)
药物如何代谢?(Metabolism)
药物如何排泄?(Elimination)
最终目的
怎么用药/用几次/多大剂量
药物效应动力学
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和效应、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
简单地说
简单地说:作用、适应症、原理、不良反应
药物能治什么病?
药物是怎样治这个病的?
药物会引起哪些有害反应?
哪些人不适宜用该药?
药理学的性质
学科基础
桥梁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止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
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试验方法
药理学的试验方法
药理学既是理论科学,也是实践科学
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药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常用方法
根据实验不同,又分为
实验药理学方法
实验治疗学方法
临床药理学方法
药物和药理学的发展史
古代药物发展史
《埃泊斯医药集》
近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史
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突飞猛进,使得分子药理学应运而生
理论基础
技术基础
结局
新药开发与研究
药品
定义:药品是指加工成为某一剂型,规定有适应证、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的药物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
新药
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但由于药品事关人体健康,是由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
根据我国的《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规定
化学药品新药
中药、天然药物
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过程
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效益高的系统工程
也是非常严格和复杂的过程。且各药不尽相同,因而药理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新药从发现到生产直至临床应用,一般要经历创新阶段和开发阶段
在创新阶段:要确定合成或分离提纯产物的有效成分,并在病理模型上进行筛选,从而发现有开发价值的化合物,即先导化合物
在开发阶段(即常说的新药研究)
临床前研究
主要是药物化学研究和药理学相关内容研究
药物化学研究:包括药物制备工艺路线、理化性质、制剂研究及质量控制标准等
药理学研究:以符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实验动物为对象,进行药效学、药动学及毒理学研究
临床前研究是新药从实验研究过度到临床应用必不可少的阶段;是新药临床研究申报的必备材料
局限性:但由于人和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目前的检测手段亦存有局限性,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或无法在动物实验中准确观察,加之临床有效的药物虽都具有相应的药理效应,但具有药理效应的药物却不一定都是临床有效的药物,因此最终仍必须依靠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药理研究,才能对药物做出准确的评估
临床研究
I期临床试验
对象:I期临床试验的对象主要是健康成年志愿者,人数为10~30人。孕妇和儿童不宜作为受试者。特殊药物,如细胞类抗肿瘤药,也可在肿瘤志愿者中进行
内容:人体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检测
目的:阐明药物的疗效,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为II期临床试验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
II期临床试验
对象:为新药的适应症患者,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观察新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观察病例不少于100例
该试验中除了使用受试新药外,还应使用无药理活性的安慰剂及市场上已有的同类药物(阳性对照)进行对比观察
目的:是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评价,推荐临床用药剂量
III期临床实验
为新药批准上市前、试生产期间,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对象:样本量至少为300例患者,可在一个国家多家医院完成,亦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研究以无对照试验为主
目的:是新药试产后的安全性考察期,了解其长期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继续考察新药的疗效(即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
IV期临床实验
为新药上市后的监测,是药品上市后在社会人群较大范围内继续进行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也称为售后调研,上市后药物监测
是在长期广泛使用的条件下,继续考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特别是罕见的不良反应,以及发现新的治疗用途,以便最终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和发展前途
售后调研(或叫IV临床实验、上市后药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