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A=翻译 B=手法 C=情感
读题顺序
①读诗题
a、了解诗人生平 b、积累写作风格 c、掌握常见题材
②读诗人
a、抓重点 b、定基调 c、明题材
③读意象
a、送别类、思乡类 b、愁吉类、爱情类 c、战争类、闲适类
④读注释
a、留意作者简介 b、明确写作背景 c、关注词语解释
⑤明大意
a、适当联想
⑥读“明示”
a、圈情感词
解读诗歌基本步骤
分析意象、意境
挖掘思想、情感
分析表达技巧
琢磨语言
鉴赏关键词的意味
鉴赏语言风格
题型
分析形象类
景物形象
意象+A+ C
具体客观景物
整体主观情感
事物形象
特征+B+A+C
人物形象
傲视权贵,做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送别友人,思会故乡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主人公形象
客体人物形象
A+C
身份
总体的定性概括
性格
具体逐条分析
外貌
动作
心理
神态
情感
分析语言类
品味词语
炼字型
动词
一般动词
活用动词
字义+手法+翻译+情感+作用
形容词
字义+手法+翻译+情感+作用
副词
翻译+情感
叠词
翻译+情感+作用
色彩词
翻译+情感+作用
数量词
翻译+情感+作用
拟声词
一句领全诗
含义
词义字义
作用
结构、主旨
语言风格
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 绚丽飘施,简洁明快,雄浑壮丽 粗犷豪放,沉郁顿挫,悲壮慷慨 缠绵哀怨
特色+A+C
总体概括
具体举例
分析技巧类
B+A+C
点明技巧
最突出,鲜明
具体分析
解释词语诗句
情感
分析态度类
诗歌主旨
A+C
诗歌类型
内容分析诗句
情感诗人感受
评价观点态度
明确观点
诗人/自己
具体分析
A+C
内容结合诗句
情感
对比鉴赏类
有明确提示的比较
无明确提示的比较
确认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
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
不同诗歌同一意象的比较
传统意象的寓意
仔细捕捉关键词语
善于联系类比
同一诗人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比较
•熟悉诗句,准确鉴赏
•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分析感情基调
•恰当运用思想情感鉴赏术语
•分层分句进行分析,先找同再找异
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比较
•立足诗歌本身,理解诗歌具体的内容
•理解表达技巧的具体运用,并注意区分
•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议论
记叙
描写
感官“五觉”
描写角度
描写手法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白描/工笔
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惜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寓情于事
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象征 联想、想象、用典 渲染、烘托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对偶、夸张、双关、设问、反问、借代、互文
篇章结构
重章叠句
以小见大
铺垫
卒章显志
照应
承上启下
总领全诗
诗歌主题
边塞诗
•赞美边塞风光,感叹艰苦的边塞生活 •建功立业的渴望,视死如归的精神 •反对不义战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爱国诗
上战场
•山河沦丧的痛苦 •对相国的热爱和收复失地的渴望 •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愤懑
不上战场
•对于国家动乱,时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的担忧
山水田园诗
•赞美优美动人的田园山水风光 •表达对田园隐居生活的热爱 •对官场的厌恶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趣 •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
怀古诗
•感慨朝代兴替变化 •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对自己的境况表示不满 •对统治者的政策失当表示不满
有人
缅怀,景仰
有景无人
借景抒情
朝代兴替变化
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咏物诗
•表现诗人高尚的情操 •表达见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表达诗人的喜好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 •讽刺时代或社会上丑恶的人性和现象。
送别诗
•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真挚的友情 •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 •借送别表达志向或怀抱 •寄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爱情闺怨诗
•独守空房,彻夜未眠.
•对远方人/丈夫的思念与担忧
步骤
A、把诗歌默读两遍,先有个总印象 B、找出诗中写景、写人、写物的名词,注意它的修饰成份,弄清楚它写了什么 C、找出诗中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或形容词(惜、哀、悲、痛、笑、乐等),弄清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D、看看标题.题目有什么提示,然后作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