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浸提、分离和纯化、浓缩和干燥
本导图对中药药剂学中的浸提、分离与纯化、浓缩与干燥的知识点总结,丰富全面且思路清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中药学-解表药的思维导图,对中药中解表药进行总结归纳,方便学习记忆。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1~
中药药剂学中浸出药剂的思维导图,介绍了概述及各类型的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其制法等方面,赶快收藏下图参考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浸提、分离和纯化、 浓缩和干燥
概述
浸提、分离和纯化的目的:最大程度浸提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低限度浸出无效甚至有害物质;减少服用量;增强制剂稳定性;提高疗效;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
浓缩和干燥的目的:将不挥发或难挥发性物质与在同一温度下具有挥发性的溶剂(乙醇或水)分离至某种程度,得到具有一定密度的浓缩液; 干燥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
中药成分与疗效
有效成分—起主要药效的物质,一般化学上是单体化合物,含量达到90%以上,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具有一定理化性质; 有效部位—指当一味中药或复方提取物中的一类或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达到总提取物的50%以上的具有药理活性的混合体
辅助成分—本身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或指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或增强制剂稳定性的物质
无效成分—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有的甚至会影响浸出效能、制剂的稳定性、外观和药效等
组织物质—指一些构成中药细胞或其他不溶性物质,如纤维素、栓皮、石细胞等
浸提
浸提是指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提取出来的操作
过程
浸润与渗透—取决于饮片与溶剂的性质
解吸与溶解—取决于溶剂对有效成分的亲和力大小
扩散阶段—创造浓度梯度
静止条件下,完全由于溶质分子浓度不同而扩散
对流扩散,由于流体的运动而加速扩散
影响浸提的因素
中药粒度—主要影响浸润与渗透,通常越细越好;过细会妨碍-粉末吸附作用增强,浑浊不易滤过
浸提温度—提高温度,促进溶解于扩散;过高无效杂质增多,不耐热成分、挥发性成分被破坏
有效成分—通常为小分子化合物,次数2-3次即可
浸提时间—成正比;时间过长,杂质增多、有效成分分解
浓度差—扩散作用主要动力,增大浓度梯度
浸提压力—加压加速质地坚硬的中药的浸润与渗透过程
溶剂pH—解吸和溶解,酸性提生物碱,碱性提皂苷等
新技术—超声提取、微波加热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溶剂与辅助剂
首选水和乙醇
亲脂性有机溶剂—乙醚、丙酮、三氯甲烷、石油醚等,最终产品必须进行溶剂残留量的限度检查
辅助剂—提高浸提效能,增加成分溶解度,制剂稳定性以及除去或减少杂质,提高制剂质量;酸、碱及表面活性剂等
方法与设备
煎煮法—经济、简单、易行;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对湿度、热较稳定
浸渍法—冷浸渍、热浸渍和重浸渍法;适用于粘性药物、无组织结构中药、新鲜及易膨胀的中药,价格低廉的芳香性中药;不适合贵重中药、毒性中药及制备高浓度的制剂
渗漉法—单、重、加压、逆流渗漉法;适用于贵重中药、毒性中药、高浓度制剂以及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中药
回流法—回流热浸、冷浸法;不适用易被热破坏的中药成分地浸提
水蒸气蒸馏法—难溶或不溶于水地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适合于挥发性较强的成分、热敏性物质和脂溶性成分
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法
分离(除去杂质)
沉降分离法—耗时长、药渣沉淀吸附药液多
离心分离法—适用于含不溶性微粒粒径很小或黏度很大的滤浆,或密度不同的不相混溶的液体
滤过分离法—指混悬液(滤浆)通过多孔的介质时固体微粒被截流,液体经介质孔道流出达到固液分离的方法。(影响因素与方法设备)
纯化(除杂)
水提醇沉法
1.料液中含醇量达到50%-60%可去除淀粉等杂质;75%以上,除鞣质、水溶性色素
2.浓缩程度适宜,浓度过大,醇沉时损失过大
3.加醇时,应慢加快搅,避免局部浓度过高,迅速产生大量沉淀吸附有效成分二造成损失
醇提水沉
适于提取药效物质为醇溶性或醇水中均有较好溶解性的中药,可避免中药中大量淀粉、蛋白质、黏液质等高分子杂质的浸出,又可方便除去醇提液中的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
盐析法
酸碱法
大孔树脂吸附法
浓缩
浓缩是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溶液中部分溶剂气化或被分离移除,以提高溶液的浓度或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溶质的过程。 蒸发浓缩、反渗透浓缩、超滤浓缩
影响因素
传热温度差的影响
提高热蒸汽的压力,但易导致热敏成分的破坏
降低溶液的沸点,借助减压降低冷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汽压,及时除去二次蒸汽压
传热系数的影响
方法
常压浓缩
减压浓缩
多效浓缩
薄膜
干燥
利用热能或其他方式除去固体物质或膏状物中所含的水分或其他溶剂,获得干燥物的操作
基本原理
结晶水,结合水与非结合水,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
物料的性质
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与流速
干燥速度与方法
压力
常压干燥
烘干干燥—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稠浸膏、糖粉、丸剂、颗粒剂等
鼓式干燥—常用于中药浸膏的干燥和膜剂的制备
带式干燥
减压干燥
适于稠膏及热敏性或高温下易氧化,或排出的气体有利用价值、有毒害、有燃烧性的物料干燥
流化干燥
沸腾干燥法—适于湿粒性物料
喷雾干燥法—含热敏性成分的液体物料的直接干燥
冷冻干燥
预冻-升华干燥-再干燥;适用于极不耐热的药物
红外线干燥
适用于热敏性药物,特别是熔点低、吸湿性强的药物,以及某些物体表层干燥
微波干燥
适宜于中药饮片、散剂、水丸、蜜丸、袋泡茶等制剂与物料的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