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科14
儿科血液系统知识整理,包括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小儿贫血概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精神思维导图:包含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三低最基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兴趣下降,神经症和分离(转换)性障碍(癔症)等等
精神疾病知识总结,包括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症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三部分内容。
精神病学的精神障碍章节知识整理,包括:概述、病因、分类、治疗:心身同治和心理干预、症状学(3-5分)、 大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儿科
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
造血特点
1. 胚胎期造血
2. 生后造血
(1) 骨髓造血:5-7岁时长骨中红骨髓逐渐转变为黄骨髓;黄骨髓潜在造血功能
(2) 骨髓外造血
血液特点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RBC:5-7X10(12);Hb 150-220g/L
白细胞数和分类
出生时:15-20x10(9);婴儿期:10x20(9);8岁达成人水平
血小板:与成人相似
血容量:新生儿占10%;儿童8-10%
生理性贫血
小儿生后2-3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x10(12)左右,血红蛋白降至100g/L以下…………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次交叉相等的时间
出生时:N:0.65;L:0.30
4-6天: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次交叉相等
4-6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再次交叉相等
小儿贫血概述
诊断标准(WHO)
Hb正常
6-59个月:110
5-11岁:115
12-14岁:120
我国(贫血)
Hb
新生儿,145
1-4M:<90
4-6M:<100
分类
病因分类
红细胞生成不足
红细胞破坏过多
分度
新生儿是在成人基础上加一度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最常见类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的来源及作用
临表
实验室检查
血象:小细胞增多和低色素;Hb下降>RBC下降
铁代谢检查:两项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和总铁结合力升高;其余低:血清铁蛋白减少,骨髓可染铁减少(血清铁蛋白SF<12ug/L)
骨髓象:呈增生现象——胞浆少,胞浆落后于胞核(老核浆幼);中幼和晚幼为主。
治疗
铁剂治疗:口服;二价铁;硫酸亚铁
注意事项
小剂量开始,两餐之间服用
加服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避免与牛奶、咖啡、钙剂、茶水等同时服用,否影响吸收
可出现牙齿、粪便变黑,不需要特殊处理
疗效观察
1. 补充铁剂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
2. 2-3天后网织红细胞升高;5-7达高峰;3-4周Hb正常
3. 口服3周无效,Hb上升不足20g/L,找原因
4. Hb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6-8周
输红细胞(引起心功能不全时,抢救措施)
适应症
贫血严重,尤其是发生心力衰竭者
合并感染者
急需外科手术者
原则:贫血越重,输血越慢
预防
母亲保健工作
合理喂养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病因
摄入量不足:羊乳缺乏叶酸
吸收障碍:内因子缺乏,是未必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携带维生素B23吸收
需要量增加:6-18月小儿
利用障碍
发病机制:维生素 B12和叶酸可促进DNA合成,缺乏时导致DNA合成障碍,幼红细胞核发育落后于细胞质,形成巨幼红细胞,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亦可发生巨幼变和核分叶过多
一般:面色苍黄,虚胖,毛发稀少,皮肤上有瘀点或瘀斑
贫血表现
神经精神症状:特殊
VitB12缺乏特有
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震颤,踝阵挛及巴彬斯基征阳性
血象:RBC下降>Hb下降;MCV(fl)>94,MCH(pg)>32、MCHC 320-380
骨髓象:呈增生现象
核幼浆老
粒细胞和血小板有巨幼变
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测定
VitB12<100ng/L;叶酸<3ug/L
补充维生素B12
补充叶酸:用至血象正常
疗效观察:补充叶酸维B12后骨髓巨幼细胞开始恢复转变;于2-4天后网织红细胞升高,6-7天达高峰,2-6周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精神神经症状恢复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