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科15
儿科思维导图,从下面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 热性惊厥 化脓性脑膜炎
精神思维导图:包含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三低最基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兴趣下降,神经症和分离(转换)性障碍(癔症)等等
精神疾病知识总结,包括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症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三部分内容。
精神病学的精神障碍章节知识整理,包括:概述、病因、分类、治疗:心身同治和心理干预、症状学(3-5分)、 大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儿科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脑:新生儿闹钟达成人脑重25%;神经髓鞘发育不完善,4岁发育完善
脊髓发育
出生时,脊髓末端位于第2腰椎水平,4岁至第一腰椎
神经反射
1. 原始反射: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
生后3-4月消失
2. 浅反射: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且不再消失,有腹壁反射,男婴的提睾反射1岁稳定
3. 腱反射;新生儿可引出膝反射,肱二头肌反射等
4. 病理反射:18月内小儿,巴宾斯基征双侧对称性阳性;3-4月小儿,凯尔尼格、布鲁津斯基弱阳性
热性惊厥
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因
惊厥特点
病初体温骤升,发作前后一般情况良好
热退1周后脑电图正常
具有反复发作倾向
单纯性(典型):全身性强制-阵挛性发,15min内;一次发热性疾病中只发生1次
复杂性:一次惊厥发作持续15min以上,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局灶性发作
止痉药
小儿惊厥:首选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每次0.3-0.5mg/kg。或选择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肠
新生儿(28天内):苯巴比妥钠
惊厥持续状态(一次超过30min或两次惊厥间隙意识不能恢复):苯妥英钠
化脓性脑膜炎
病因
新生儿和2个月内小儿:大肠埃希菌
2月-12岁: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
12岁后:脑膜炎球菌及肺炎链球菌
起病形式
急骤起病:流脑;病原体: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呼吸道传播,迅速出现休克,皮肤出现瘀斑,意识障碍和DIC;瘀点、瘀斑是找到细菌的诊断依据
典型临表
主要表现:感染、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典型表现: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烦躁、嗜睡,惊厥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
新生儿及3个月内小儿
没典型表现
但是前囟饱满
与新生儿败血症鉴别
并发症
硬脑膜下积液
一岁内,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多见
临表:经有效治疗2-3天后脑脊液好转,体温不退或退而复升;一般症状好转后又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等表现
首选检查:颅骨透照试验、CT
确诊:穿刺>=2ml,蛋白质>=0.4g/L
脑室管膜炎
格兰阴性杆菌脑膜炎;头颅CT增强扫描:脑室管膜强化及脑室扩大;确诊依赖于侧脑室穿刺检查脑脊液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VS肺炎)
脑积水:头围进行性增大
后遗症
实验室检查
血象:WBC和N明显增加
血培养:早期可阳
皮肤瘀点瘀斑图片:发现脑膜炎球菌快速方法
脑脊液检查
确诊依据: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脓性;WBC>=1000x10(6)/L,N为主
生化检查:蛋白质增多,糖和氯化物减少
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细菌:最可靠确诊依据
几种脑膜炎脑脊液改变特点
治疗
抗生素:24h内杀灭致病菌,能透过血脑屏障
病原菌不明
生后2-3周:氨苄西林+头孢噻污
晚期新生儿:万古霉素+头孢噻污
1个月以上患儿:万古霉素+头孢三代
肺炎链球菌
耐药:按病原菌不明来
青霉素敏感:青霉素或阿莫西林
流血嗜血杆菌:氨苄西林
脑膜炎球菌:青霉素 7天
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万古霉素,21天
肾上腺皮质激素
并发症:硬脑膜下积液——穿刺,每侧不超过15ml
脑膜炎球菌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呼吸道传播